分享

宁乡风俗大观

 田舍子 2019-08-22

宁乡风俗大观


来源: 今日宁乡  |  2012-02-15 11:44:27   作者:罗建宇整理 

  地花鼓

宁乡风俗大观

  ◆地花鼓又名“对子花鼓”。清同治《宁乡县志》即有“打花鼓”的记载。表演人数多为一旦一丑,以手巾、扇子为道具。演员动作幅度小,调度变化不多,旦角以表演为主,丑角配合,多借用虚拟手法。音乐分为“闹台子”和“唱小调”两类,调式主要为宫调式和羽调式,词曲结合紧密,嵌有衬字、衬句、呼唤词和舌花等。每逢新春喜庆,即行演唱。宁乡传统的地花鼓曲调,至今仍保留四十多个,如《跳粉墙》、《洗菜心》、《铜钱歌》、《八月望郎》、《宁乡正调》等。

龙舞

宁乡风俗大观

  ◆龙舞也叫耍龙灯,宁乡龙舞有“架子龙”和“摆龙”。“架子龙”主要舞法有打扭丝、摆图案、排字。“摆龙”因为头大身长,龙身笨重,只能做一般的翻动。龙舞音乐没有固定曲调,采用民族打击乐器加长喇叭、大锣、大鼓等乐器为前导。龙舞动作有“孔明翻书”、“猛虎跳涧”、“麒麟送子”等72套。

狮舞

宁乡风俗大观

  ◆宁乡狮舞分为灵狮、耍狮和赞狮。灵狮表演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是“狮神”的象征,有专建的狮王庙宇。耍狮又称文武狮,为纯娱乐性舞狮,武狮另带刀棍耙叉表演武术。文武狮常与其他舞蹈形式结伴演出。赞狮表演时结合歌唱,舞时一人伴唱,舞狮艺人配合唱词提示表演。另外还有金毛狮子,又叫讨米狮子,只唱不表演。狮舞音乐一般以打击乐为主。赞狮音乐只能用大锣、小锣或小钹。艺人保留下来的节目有40多个,有《大船撑宝》、《肥猪呷食》等。

皮影

宁乡风俗大观

  ◆宁乡皮影一般是3~4人组成演出班子。影型为牛皮制作,灯源为植物油或煤油。演出时艺人操作影型,称为“顶作”或者“顶条子”,其余奏文武场面,演唱湘剧或者花鼓戏剧目。多系酬神还愿或庆寿是演出。皮影在宁乡的盛行最早可追溯到清代,在继承了传统的传影手法的基础上,宁乡皮影不断丰富内容,改变皮影传播的表示和表现方法,已形成了宁乡特色。有《宝台山》、《八百秋》、《薛仁贵征东》、《造梁》、《双龙套》、《赐福》、《金桥算命》、《洪兰桂打酒》、《张公百忍》等传统节目。

庙会

宁乡风俗大观

  ◆宁乡自古庙宇林立,香火鼎盛,大小庙会多不胜数,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成为民间市集的一种重要形式。随后,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内容。庙会多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如农历的3月19日,5月14日,6月19日,9月19日等日期是宁乡凤凰山传统的庙会日期。庙会期间,信徒云集,祭祀隆重,商品交易活跃,地方节目丰富,一派繁华景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