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董古玩有着怎样的魅力,吸引着各个阶层的人为之疯狂?

 Bao5685 2019-08-22



近二十年来,社会财富迅速向古董收藏界集中,

欲望携带着各种一夜暴富的传说,

像一个美轮美奂的深渊,拽着人身不由己地往下坠。

一件文件鉴定出真伪后,相比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

更多人看重的是它的市场价值,1后面有几个0?美元还是人民币?

那些虚无缥缈的数字更能让人血脉贲张。

2017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明宣德青花鱼藻纹十棱菱口大盌2.02亿港币成交

真文物的背面,便是假文物的诞生。

中国历史上就曾有过几次文物的造假高峰,

明朝时,“苏州骗子”就已经很猖獗,大量复制的古旧书画,沽以高价。

清乾隆时期,因为皇帝喜好文物收藏,民间造假之风再起,

乾隆、嘉庆年间宫廷编纂了大型著录文献《石渠宝笈》,

其中所列的书画金石,索性成了造假者的目录手册。

民国时乱世乱象,许多藏之深阁的古董浮出水面,多方易手,

古董造假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高潮。

时至今日,

工艺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已经将文物仿制行业推到一个新的境地,

甚至达到了连高科技也难以检测的地步。

几千公里以外的某个小山村,

廉价的高仿品甚至还未脱去潮湿腐败的气味,换一个地点,便立即价值连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