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觉得恐龙究竟是因为什么而灭绝的呢?

 地理沙龙 2019-08-22

地球的年龄大约为46亿年,而地球上的生命大约诞生于38亿年前,最初的生命形式是“原核细胞生物”,在此之后,地球上的生命开始不断的进化,遵循着“从海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原则不断进化。不过,在地球生命的进化历程中,也会有不断有物种灭绝消失,有时还会发生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

在地球生命演化历史中,发生过两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第一次是在古生代末期,也就是二叠纪末期,距今大约2.5亿年前,当时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事件,估计有96%的生物都灭绝了,包括95%的海洋海洋生物和75%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第二次是在中生代末期,也就是白垩纪末期,距今大约6500万年前,当时地球上大约45%的物种灭绝了,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从此退出了生物进化舞台的中央,地球生命演化进入“哺乳动物时代”。

对于这两次生物灭绝事件的发生,科学家研究认为最可能的原因都是由于“小行星”的撞击导致。科学家在许多地方的中生代末期的地层内,发现了铱元素含量的异常,高出相邻岩层平均值大约30倍,这成为了支持小行星撞击地球假说的有力证据,因为铱元素在地球表面并不常见,但是在小行星或者陨石中却存在铱元素较高的现象。

依据岩层中铱元素的含量,经过计算,推测当时有一颗直径大约为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在北美洲尤卡坦半岛的北部沿海,地质学家发现了一个部分淹没于海底的陨石坑,其直径大约为180至200千米,陨石坑中到处开裂的岩石表明,这里曾经发生过剧烈的爆炸,这里是中生代小行星最有可能的撞击地点。小行星撞击地球以后,一部分恐龙在爆炸中直接死亡,而更多的恐龙是由于爆炸产生的遮天蔽日的粉尘,阻挡了太阳辐射,导致植物无法光合作用而死亡,食草恐龙和食肉恐龙由于缺乏食物来源而灭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