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宝曾被当做鸡饲料盆使用《如果国宝会说话》讲述“陕西故事”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8-22

数以亿计的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祖先留下的与今天的我们对话的密钥。继《国家宝藏》后,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再度在电视荧屏上掀起了文化遗产热。节目每集短短5分钟的时间,深刻却又不失趣味地讲述历史与文明的故事,藏在博物馆中的国宝一个个都“活”了起来。

眉清目秀、静静凝望的人头壶,曾被当做鸡饲料盆使用的陶鹰鼎,最早提及“中国”的何尊,还有辗转流落的大克鼎......《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中亮相的这几件文物均出土于陕西,它们既是高大上的国宝,也是最近备受关注的新“网红”。

人头壶:来自6000年前的凝望

“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查收!”清脆的铃音之后,中央电视台《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以这样的方式开启了和观众的对话。第一集呈现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6000至6500年前的人头壶,镜头巧妙地从浩瀚的宇宙星空切入,当这件收藏于西安半坡博物馆的国宝在幽深晦暗的背景中缓缓转过身来,仿佛真的具有了鲜活的生命。正如旁白所说:“凝望着人头壶上的面孔,仿佛看到具有自我感知和自我反省能力的人类,在与命运、生命与死亡的本质问题上较劲。”

这种“萌萌哒”的讲述方式,迅速激起了观众的兴趣。有网友为人头壶制作了表情包,调侃它“笑得像个6000岁的孩子”。红陶人头壶,1953年出土于洛南县灵口镇焦村遗址,因为当时新建的西安半坡博物馆在筹办《原始社会史》展览,便被调拨过来。人头壶高23厘米,底径6.3厘米,细泥红陶。器形呈人头葫芦身,平底。人仰头,面带笑容,神态安祥。壶背有流,是一件盛液体的生活用具。壶造型古拙,手法简练,艺术价值极高,为陶塑艺术的启蒙作品。它由仰韶文化先民制作于6000-6500年前,是仰韶文化的“活化石”。

国宝曾被当做鸡饲料盆使用《如果国宝会说话》讲述“陕西故事”

人头壶

人头壶是一件盛液体的容器,人头与壶浑然一体。头微微扬起,象征人类最初的凝望,上扬的嘴角,清秀的眉目,修长的鼻梁,刻画了一个鲜活的仰韶文化时期的孕妇。壶背后伸出一根断面呈扁圆形的管道,像壶内注水,眼睛和嘴巴则流水,好似女性的眼泪,象征着人类孕育的痛苦。

由于这件文物不是出土在半坡遗址,没有办法出现在半坡博物馆的专题展览中,使得它很少与公众见面。关于它的资料只存在于学术著作中,这就导致了这件珍贵文物长期少人知晓。“人头壶的功能,我们只能是推测。也许它并不是一个壶,因为它狭窄的出水口并不实用。”文物工作者试图通过它去窥探新石器时代的文明崛起,那个以磨制石器为标志的时代,古老、质朴又神秘。

何尊:最早记录“中国”一词的青铜器

何尊, 1963年出土于宝鸡贾村塬,是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镇院之宝”,也是我国64件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之一。

1975年,为纪念中日建交,国家文物局要在日本举办一场中国出土文物精品展。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聘请青铜器专家、也就是后来的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先生赴京组织筹备。经审核后,马承源很快从全国各地调集了100件一级品文物,其中就有宝鸡出土的一件饕餮纹铜尊。马承源过去只听说过但没有见过这件铜尊,他在故宫武英殿见到实物后,反复看了好几遍,心中一直纳闷,这么大造型的器物为什么没有铭文?随即他用手在铜尊内壁底部反复摩挲,感觉底部某个地方似乎刻有文字。当时他大为振奋,随即让人送去除锈。经过清除泥土和锈迹,果然在铜尊底部发现了长篇铭文。铭文有122字,内容大意为: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开始在成周营建都城,对武王进行丰福之祭。周成王于丙戌日在京宫大室中对宗族小子何进行训诰,讲到何的先父公氏追随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统治天下。武王灭商后则告祭于天,以此地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成王赏赐何贝三十朋,何因此作尊,以作纪念。

就这样,铜尊被定名为何尊。

国宝曾被当做鸡饲料盆使用《如果国宝会说话》讲述“陕西故事”

何尊

“营建洛邑,宅兹中国”,何尊最大的价值是铭文中“中国”二字作为词组最早出现。在华夏民族形成的初期,由于受天文地理知识的限制,人们总是把自己的居域视为“天下之中”,即“中国”,而称它族的居域为东、南、西、北四方。在古代,“国”的本意指城、邦,并非国家;“中国”原意为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它并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历史上的“中国”也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周代文献中记载,“中国”一词有五种含义:京师,即首都;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中原地区;指国内、内陆;诸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然而,何尊上的铭文“余其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这里的“中国”是方位的意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曾表示,“最早中国”的形成诞生经历了一般聚落、族邑、中心聚落、邦国和王国等阶段。在华夏文明融合其他文化系统进程中,东风西渐,群雄逐鹿,“早期中国”发展进程提速,“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周初,成王营建东都洛邑,在祭典上诰命中有“余其宅兹中国”——最早提及中国的记载,青铜器“何尊”铭文把最早的“中国”指向洛阳盆地。

陶鹰鼎:曾被当做鸡饲料盆使用

今大家见到的鼎基本都是铜鼎,也就是说是金属做成的。然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的无数国宝级文物中,其中有一件出土文物是来自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的陶鹰鼎。

陶鹰鼎出土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太平庄,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塑艺术品,高36厘米,整体造型为一只蹲踞的鹰,体态丰肥,两翼微微撑起,两足敦实有力,宽扁的鹰尾下垂落地,与粗大的双腿做成陶鼎的三个支足,构成“三足鼎立”。鼎的腹部塑为鹰强壮的躯干,器口开在鹰的背部,器身上部前段加塑鹰头,其尖喙和双目极形象。圆凸的眼睛正视前方,炯炯有神,增添了威猛之势。

说起这件陶鹰鼎,还有一段有趣的过程。1957年的一天,渭南市华州区柳枝镇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村东犁地,猛然一震,犁铧碰上硬物,他以为是地里的石头,就准备将石头挖出来,谁知挖开犁松的虚土,却是一件鸟一样形状的陶器,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陶鹰鼎。不过,当时他并不知道自己挖到的是一件国宝,于是他随手带回家,做了鸡食盆。1958年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的考古队在华州区发现了著名的泉护村仰韶文化遗址。考古队在泉护村遗址进行发掘的同时,还在附近作调查工作。太平庄是泉护村的西邻,两个村庄村连村,地连畔,殷思义见到考古队热火朝天的工作,就主动向来村里调查宣传的考古队员讲了自己曾挖出一件陶器,并将陶鹰鼎送交给考古队,这才使这件珍贵文物见于世人,最终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国宝曾被当做鸡饲料盆使用《如果国宝会说话》讲述“陕西故事”

陶鹰鼎

“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中,以鸟类造型的陶器,目前仅见此一件,是原始制陶工艺的杰作。其设计巧妙,比例相宜,造型优美,形态逼真,制作精致,注重造型与实用的完美结合,至今仍是国内少见的珍品,是五千年前我们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在文博专家刘钧看来,以陶鹰鼎为首的动物造型陶塑开启了商代鸟兽形青铜器造型之先河,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

陶鹰鼎作为首批禁止出国参展的64件国宝之一,最后一次出国,是在1993年瑞士洛桑,为了帮助中国申办2000年奥运会而举办的一次展览,回国之后,一直再没有出过国。

大克鼎:深埋地下躲过战火

大克鼎又称膳夫克鼎,鼎腹内壁还铸有长铭文,28行290字,主要记录西周孝王时期一名叫克的大贵族先祖受到周王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赏赐的内容,为西周土地制度、社会制度研究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史料。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在陕西扶风出土,此后短短60余年间,大克鼎辗转数人之手,几度上演宝物历险记。直到新中国成立,才被最后珍藏的主人,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潘达于捐献给国家,成为上海博物馆举世皆知的珍贵藏品。

据史料记载,大克鼎出土后,被金石、文字学家潘祖荫以重金购得。在这之前,他已拥有西周史颂鼎、大盂鼎,有这样三个无价之宝镇家,潘祖荫自然十分兴奋。潘祖荫逝世后,因其没有子女,遗产由其弟潘祖年全权处理。潘祖年将潘祖荫的文物、书籍装船运回苏州,青铜器中即有著名的大盂鼎和大克鼎。潘祖年对家藏文物把得极严,定下了“谨守护持,绝不示人”的规矩。

潘达于18岁嫁到潘家,丈夫潘承镜是潘祖年的孙子,不幸只过了3个月,丈夫便去世了,第二年,祖父潘祖年也去世了。潘达于带着一双过继的年幼子女,守着大量文物财宝,借住在苏州城里南石子街“老二房”的旧宅里。两件稀世珍宝曾引来欲重金购买的海外来人,但被谨记祖父遗训的潘达于拒之门外。

国宝曾被当做鸡饲料盆使用《如果国宝会说话》讲述“陕西故事”

大克鼎

虽然潘家对于家藏宝鼎秘不示人,可是二鼎早已声名远扬。“八一三”事变后,日本兵逼近苏州。苏州居民纷纷离家逃难。当时的潘家主持人潘达于深感重任难当,于是决定将宝鼎深埋地下。她嘱长年在家的木匠做了一个大木箱,又请了两位可靠的潘氏兄弟,掌着油灯,在夜晚撬开了住房地坪的方砖,深挖一个土坑,连着干了两个晚上,将二鼎装于大木箱,再将装妥的木箱深埋地下,照原样铺好方砖,不露丝毫破绽。这就是两件宝鼎的第二次入土。同时把潘家的其它藏品如书画、书籍之类藏到了比较零乱的柴房的隔墙内。日本兵占领苏州后,一批又一批的日本强盗到潘家搜索、抢劫,有的是漫无目的的乱抢,有的是得知了潘的收藏情况后有目的地搜索。日军驻苏司令松井曾受上司之命查问过潘家的收藏,派了一批军队在潘家的庭园掘地三尺,最终也没有找到宝鼎,他只好以毁于战火作搪塞。

1944年,埋在地下的木箱腐烂,方砖塌陷下去。潘达于又和家人一起圆木做架,将两尊大鼎徐徐吊出土坑,堆在屋角,里面放上破衣杂物,外面遮以旧家具,再将这一进房屋钉死,不住人也不能走人,稀世珍宝就这样一直被静静保存在苏州的陋巷旧屋中。1949年8月,新成立的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文物的法令和政策。1951年7月,已从苏州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听说文管会正积极筹备建立博物馆,保存民族文化遗产,便给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写信,希望将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献出来。同年10月,文管会以隆重的授奖典礼表彰潘达于的捐献之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