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龙 | 力夫谈诗

 泮溪别馆 2019-08-22

简介

张力夫,名志勇,号畏临轩,1964年生于北京。诗词兼擅,重格调,尚风雅,著有《畏临轩诗词》。长期从事诗词杂志编辑工作,现为北京诗词学会副会长,《北京诗苑》副主编。

国艺新时代网络文艺社群中,有一位诗人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力夫先生”,他总是谦和低调、敦厚文雅。拥有多年诗词编辑工作经验的力夫先生不仅在诗词创作上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还积累了丰厚的诗词理论和创作经验,在诗词评点及修改上往往独具眼力、一针见血,不论是在线上微信群里还是线下沙龙活动中,他总是耐心地解答诗友提出的问题,认真点评和修改每一首托付于他的诗词作品。今天,让我们通过本期由张力夫先生主讲的一次沙龙活动,来了解一下这位当代古典诗坛中重要且特别的诗人。
力夫先生首先讲述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创作历程。受外公影响,力夫先生从小就对古典文学、历史尤其是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九十年代曾聆听过许多大家、尤其是张中行、周汝昌、叶嘉莹等大师的讲座或当面教诲,对自己的诗词观念影响很大。而后又在与当年诗社同好的切磋中进一步精进了创作能力。渐至中年,诗词创作不如从前高产,对诗词的认识却更加深入。在接触西方现代诗和西方哲学的过程中,他愈发感到中国自身古典文化中文史哲的博大精深,这让他对自己喜爱的诗词艺术有了更深的文化自信。
    对一位诗人来说,他不同时期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情感都浓缩在了一首首诗词作品中,讲述诗词的过程,就是剖析自己的过程。力夫先生希望通过向大家展示自己不同年代的诗词,分享自己的诗词故事与创作体会。为节省当场交流时间,力夫先生皆选用绝句作为范例。


力夫的诗词及自我点评

昭君
轻轻叩冢问明妃,娇女塞前欢或悲。
琴曲凭君今乱奏,当时惟有梦相随。

21岁的作品。这大约是自己第一首有意无意之间能有一点寄托的作品。诗较稚嫩,细节不完全经得起推敲。

榆林三首之千佛寺
孤山抱寺径通幽,为卜前程客叩头。
端坐如来终不语,自看无定水南流。

35岁的作品,当时受到众诗友的好评。从15岁便掌握格律会用平水韵作诗,到写出一首有点格调的作品,其间竟然用了二十年时间。学习阶段没有高手点拨、没有诗友交流容易孤芳自赏,导致水平停滞。 

共京战卫中伯元宿凤凰岭下
山陬客至吠村尨,啜茗谈禅守夜釭。
味到拈花皆默默,秋虫私语入轩窗。
 以上40岁时的作品,此时在《中华诗词》杂志做编辑部副主任,与诗友交流渐多,眼界大开,作品有了些神韵的影子。

刘公岛炮台

铁炮森森向海天,大清威武势犹然。
登临我自观潮涌,怕忆风云甲午年。
与上一首属同期作品。登临炮台而却去观海,章法、笔法上都有了一些进步。

都江堰
江堰修成稼穑兴,国称天府得相凭。
秦王霸业争辛苦,千载人来吊李冰。

秦王费尽心机千辛万苦去征服天下,而后来的人们只怀念凭吊为民谋利的李冰。作品中感慨渐渐能融入些深沉的东西。

月蚀
仍信蟾宫桂魄香,圆融渐缺转微茫。
可怜今夜姮娥冷,为有红尘隔日光。
47岁的作品。虽然现实的月亮其实就是一片荒凉,但我们仍会相信有芬芳的桂花,有美好的嫦娥存在。这并不是虚幻,而是人的精神世界还是要有所超脱的。这首可以算是有些寄托在里面。
过太行山怀杨成武将军
月黑卢沟起战尘,强倭铁血祸生民。
自从名将之花落,知我中华尚有人。

近作,算是当下带有正能量的作品。我认为作诗无论何种题材,都应该要追求在作品中保留有风雅成分。正能量虽然重要,属于诗词本身的艺术价值也很重要,影响或许也能更长久。杜甫的诗没有影响他生前的诗坛,却影响了以后的千秋万代。

 
南海子公园
寒水黄芦野鸭飞,石桥凭倚送斜晖。
旧宫禁苑新开拓,不见王孙猎鹿归。
 
宿蓉城
高铁穿山代履痕,蜀川烧酒最销魂。
晓来梦觉阳台上,西岭千秋雪尚存。

以上是50岁之后的近作,比前面第一个例子成熟多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力夫先生向我们娓娓道来他的诗词理念,并用几个关键词简单解释诗词理论用来总结


  • 寄托

    诗词可言志可抒情,是寄托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从古至今滚滚红尘之中爱诗之人还是愿意坚持某种独特精神,而这种精神通过诗词来寄托特别适合。除了可以抒发伟大的鸿鹄之志,也可以寄托各种可大可小的情感和志趣。例如盛唐诗人王维的《辛夷坞》就寄托了他的山林之志: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神韵

    清代诗词理论研究不断出现高峰,值得我们重视。神韵说是清康熙年间王士祯倡导的诗论。好诗其实都具有某种神韵,“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比较重视情景交融的言外之意。写诗忌讳写得太实、太露,比如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再比如张祜的“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所体现的言外之感分明能打动你,有种说不出的美感,这便是神韵的体现。


  • 格调

    格调说是清乾隆年间沈德潜推崇的诗论。其实格调往小了说就是诗词的具体风格,往大了说就是要与风雅精神为伍。“温柔敦厚,斯为极则”。格调说推崇的是杜甫的那种沉着沉郁,忠君爱国、汉魏古诗中的高古君子之风,乃至上溯到诗经中的自然淳朴之风。过去评价一首作品的格调往往有高低之分,所谓格调高也就是看谁的作品离风雅精神更近。


  • 性灵

    性灵说也是清乾隆时期的袁枚所倡导的诗论,袁枚认为神韵、格调只代表诗中一端,不能概括全部,真正的好诗都是因为有发自于真心的性情。“诗之传者,纯是性灵,不关堆垛”。这就是在强调自然而然,境由心生,反对过于雕琢词句,过于追求用典的晦涩诗风。

★★★  神韵、格调和性灵包括境界说等种种诗词理论,其具体内容中有很多技术性指导和总结,他们还试图从根本上用一个词概括和揭露诗的本质,我们写诗的人最好能融会贯通,不必偏执于一端,创作中遇到题材不同各取所需便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陶渊明的诗,王国维看到了境界,王士祯看到了神韵,沈德潜看到了格调,袁枚看到了性灵,可见如果写出好诗是自然合道的。任何理论都会着眼于诗的意境,都强调诗人要积累学识,还有就是都重视作品中的风雅特征。我们读诗、学诗、写诗,没有一个人是因为古典诗词太通俗才喜欢它的,恰恰是因为风雅让我们爱上诗词。风雅精神是中华诗词根本的文化审美价值所在,是诗词的灵魂。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晦涩,并不意味着不能用通俗语言来写出好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等等等等,语言一点也不晦涩,甚至还可以很通俗,但是却分明蕴含着中华文化中独创的风雅精神,创作中努力融汇传承方是正道。诗意过于直白、语言过于随便(打油诗另论)、过度吹捧或过度漫骂,都是与风雅精神背道而驰的。

  • 捷径

    对于学诗的朋友,在积极创作实践的前提下,想要尽快提高水平,个人经验有两个捷径。一是以古人为师,认真阅读揣摩古往今来的经典诗词、文及理论,你要做首七律,就先认真读上几十首七律,你要填浣溪沙,就先读上几十首浣溪沙,涵养之间一定会有所收获。二是诗友之间要有真诚主动的作品交流和思维碰撞,有条件的话多与高于自己水平的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诗友关系应该是平等的,谦虚的,别急眼,要知道有人批评你对于水平提高是大好事,当然改不改由你自己最终来选择,这样便容易发现问题,还可以共同进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的这两句诗论是至理名言,希望得到重视。

书法家刘君(左)及其夫人(右)

书法家:熊俊生

书法家:姚铁力

诗人:马惊飚

诗人:戴长洪



 

诗友赠诗

 
在“国艺新时代”这个网络文艺社群中,力夫先生是大家公认的老师,不论是想学诗、想改诗、想评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请教力夫先生。为了感谢力夫先生长期以来的帮助和支持,诗友们也用诗人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崇敬之情。请欣赏诗友们赠送给力夫先生的作品:

读力夫先生诗得句有赠(新韵)

果志京

燕京紫陌入千山,一处清溪四五弦。

遣句闲庭吟野色,寻芳远岭绘春烟。

东篱月下双棋客,北斗峰头九尺男。

酒向新章浇韵老,诗心自在水云间。

左:果志京,右:肖斌

敬赠尊师力夫先生

商瑶

庚申回首草三芽,犹记当年点玉瑕。

晓悟诗真寻古趣,更尊力厚数方家。

为文劲骨承风雅,传道行云播李花。

恩念平生缘得遇,敬师一盏雨前茶。

注:与力夫老师相识于三年前,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当时与老师素昧平生,却受到了老师非常用心的指点,尤其是为我改的那首《长征中的毛泽东》点晴之笔,十分精彩,令人敬佩。


张力夫与商瑶,书法:刘清景

赠力夫老师

安洪波

友谊楼台初友谊,风波年纪各风波。

人生知己何其少,诗句行程那么多。

诗:安洪波   书法:肖斌(右)

赠力夫先生

高国普

世味浓如酒,人生淡若茶。

等闲识风雅,端的毋须夸。

高国普与张力夫,书法肖斌(右)

敬赠力夫先生

成思行

夫子平生多历炼,氤氲一例入诗心。

风流儒雅人咸敬,韵律飞出世外音。

诗:成思行,书法:刘清景

敬赠张力夫先生

卫一帆

闲裁岁月作诗章,表里风华寄四方。

烟雨尘嚣皆不扰,一壶新酒送斜阳。

书法:姚铁力(右)

沙龙进入尾声,书法家们进行笔会,诗词与书法的碰撞中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书法家:肖斌

书法家:郑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