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传统】蒸黏豆包 

 木香草堂 2019-08-22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黏豆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东北冬季一道常见的主食。目前在农村老一辈人一进腊月还会包豆包,但已很少将其单独做为主食,而是转化为东北地道的特色食品。【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每年老妈都要蒸豆包,虽然就她们老两口爱吃,但那程序一样也不可省,前天淘的米,昨天磨成面,今天包喽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包豆包的面是用大黄米加少量玉米磨成粉,和好后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发酵。在农村是热炕头,在城里只好搁在暖气旁了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豆包馅是把豇豆、红小豆蒸熟后捣成豆馅,再掺上白糖,早些年蔗糖紧俏,只好使用糖精代替,包时把皮窝成碗状,把馅团成团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苏子叶是包豆包最好的“屉布”,豆角叶次之。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包好的豆包粘上苏子叶,再放到秸秆做成的盖帘上,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使用苏子叶代替屉布有两个功效:一是防止蒸熟的豆包粘蒸屉;二是给豆包增加苏子香气。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这苏子叶是老妈开垦楼下的花坛种出来的,今年花坛已改为停车场,再也吃不到自己收获的苏子叶了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豆包包够一锅时用蒸锅蒸熟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新出锅的豆包热气腾腾,但也很有黏劲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要手蘸凉水才能把豆包捡到户外的盖帘上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今天的气温很低,最高气温才零下11度,也是晾豆包的好天气。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用不多久豆包就会冻硬,捡到盆里搁进冰箱保存,在农村直接搁进户外的大缸里就能一直保存到开春,这样随时可以蒸食。豆包的好处就是不但食用便捷,而且黏米还很抗饿。
【老传统】蒸黏豆包 <wbr>121223  

   东北的豆包经常是成缸地做,所以在东北农村,经常会把左邻右舍的大姑娘和小媳妇请来做帮手,围坐在炕头上连夜赶着包豆包,场景十分壮观。而且,一边包还要一边蒸,蒸好了晾凉,放在屋外冻硬了,就装到缸里储存着。但是包豆包毕竟是个很枯燥的活儿,于是往往还要请个会讲故事的老奶奶,坐在炕头上给干活的姑娘媳妇们讲各种民间传说故事,在漫漫长夜里提神解乏,这就是“东北十大怪”中“冬包豆包讲鬼怪”的由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