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集锦(之三)

 江山携手 2019-08-22

濮存昕“说花甲青春,论人生六十年”感悟,道六字箴言:玩、学、做、悟、舍、了,颇得禅意。

有了学识和本领,就要晓天知地,明白事理。就需要懂得自然规律,参悟世间冷暖苦辣,不纠结于一时短长,知人力在世界的渺小,凡事尽人事还须知天命

凡事不可做的太满,凡人也不可能生的太精,已得其所,安分守己。大智若愚,上善若水。

——活着的思考  作者:叶子

人生的正面和负面都要去尝,在自己未经历、未体验之前,书本或他人的经验等于零。

——何处有更好的生活  作者:杜若

世间最珍贵的,并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所能把握的幸福。如果,想与幸福靠得近些,那就放下生命中的“得不到”和“已失去”,珍惜拥有,过好当下吧

——最珍贵的东西  作者:汪亭

缺什么东西就去要,一次不行求两次、两次不行求三次,求到第十次,还不行就再请另一个人来求。这个世界上95%事情,只要有勇气和胆量,加上死不要脸就能成功。

变革自己,不要指望任何别人,也不能指望任何人,天下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能挽救我们,只有我们自己。

——俞敏洪:在改变的时代改变自己

一大收获就是读书的收获,许多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在那时养成的;当时床头、书桌和沙发上都放着书,早晨醒后一睁眼就会看书,看完一章书再起床做事;如果没有其他安排,上午和下午都会读书、做笔记,晚上睡觉前也是在读书中度过的;读书读得入迷时常跳起来在屋里来回走动,常不知不觉边走边重复书中的精彩内容,常不知不觉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去说出书中的思想和内容,常激动得再也坐不住,穿衣出门到二环边或南礼士路走一圈回来接着再读。

读书上了瘾,就会觉得读书有太多太多的好处:一种好处是自静,这对养性自然有莫大裨益,一个人太燥了,不但会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还会给家人和周边带来不安全隐患;另一种好处是自信,读书是汲取前人智慧的事情,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显性智慧大都汇聚在文本里,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汲取智慧的捷径了;另外,书读多了以后,就明白了许多事情和道理,别人跟你谈话,你大多也能接得上,不至于目瞪口呆,你就有自信了;第三种好处是自控,书读多了,知道了太多的高人、高手、高招,理性增加,知道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会做太多出格和逾矩的事;第四种好处是自燃,书读多了,智慧汲取多了,如果不过于书呆子气,当然也就在某种程度上知己知彼、知天知地、知可为与不可为、知所进退、知享受与奋斗、知努力与收获、知人事与天命了,就可以把人生有限的资源转化成最大化的获得,当然这基本不是指物质的获得。

——许辉:我的书房  2017年03月22日  来源:文艺报

艺术能够打动人,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它能给人的心灵一种安慰。

我从中学到大学,拜了很多老师,最后到先生门下,才体会到什么叫“大师”!

他能把这些知识、学养融化到生活中来,做人、做事、搞书画创作,都能将其完全融会贯通,并体现在生活日用中。这个学问很多学者都做不到,而他却做得非常圆融。先生做学问,最大的特点体现在他一辈子读书不止、学习不止,直到他生命终结。大师离不开书,但从不胡乱读书。先生晚年作过一个对联:“饮余有兴徐添酒,读日无多慎买书”,这实际上正是他晚年生活的写照。书法也是这样。他连续当过两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但他八十多岁还在临帖习字,说来也许别人不信,但这都是我亲眼所见。

先生做学问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严谨,严谨到什么程度?他从来不让人帮他整理或誊抄文章,永远都是自己做。此类事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文物鉴定不是一个鉴定真假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学问境界和艺术修养问题。有了修养之后,你才能知道一件东西的价值有多大,艺术品位有多高。仅辨别真假,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博学慎思而后能笃行明辨,先生是达到了这样境界的。

现在,一般人写近体诗大都写成了“顺口溜儿”,先生不赞成这样的写法,他要求写近体诗必须合乎格律平仄;不合乎格律平仄的,那是“大鼓书词”,不是诗。先生的诗词都讲究格律平仄,这是他作诗填词的底线。另一点,就是他的诗词创作,到应用的时候,临场发挥就能写出来,并且很雅,这个本事一般人没有。

那么书法呢?以我个人的感受,先生书法名气太大,把他的学问和其他方面的才情都淹没了,这是很遗憾的。谈到他的书法,我觉得,那是先生的学问所滋养出来的艺术,不是简单的“写字”。

我有幸向先生学习两种学问:一个是古典文献学,另一个就是书法艺术。所学专业按照博士的课程要求,完成学业,获得学位。书法的学习是“业余”,进入启功先生门下以后,我暗下决心,诚恳向先生请教。因为他有渊博的学识,又有充分的艺术实践,并且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所以,谈书法史和书法艺术真是如数家珍。他就是这样,轻轻松松点拨了我十三年!可以讲,有这样一位恩师,足以使我成为这世界上最幸运也最幸福的人了。他八十岁时,思想境界、学问艺术都已经达到我们这个时代很少有人能企及的高度,他又乐意把这些学问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晚辈,我能够得到这样的机会向他学习,这是何等的幸运?

先生对我生活的关心,有些事儿是无人知道的。我是把工作辞了来读书的,当时,我的孩子已经四、五岁了,所以生活困难不小。上学期间先生经常资助我,这是先生的恩德,但他从不对外人讲。我每逢过年回家,他总是给我拿钱,我推辞,他总是说:“你不要客气,你有需要就只管跟我说,将来你能挣再还我。”我到哪里还呀!他什么时候需要钱呐?!这事儿看似很俗,却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懂得了感恩。我临毕业前,为安排我的工作,先生亲笔给一位高层领导写信推荐我,他在信中写有这样一句话,说志和“其人可靠,其才可用,非弟个人之私见也。倘蒙赐为转达,弟实感同身受”。为此,他亲自安排车辆,要我和他一起去同相关领导见面。当时,他已83岁高龄,这样做,仅仅就是为了给我找一份工作啊!师恩重如山,我终生铭刻在心!

学问是什么?我们平常讲谁有才、有学问,其实都是第二位的,做人才是第一位的。在先生面前,让我们感受到他做人的境界,是我真正的收获。他把很多事情放下了,放下之后再去做事情,是什么样的境界?他的字很值钱,但他自己没有把它当作钱。

先生这就是这样把人格、学问、艺术融汇到一起,最后铸成一个大写的"人"。先生曾经写过一个对联:

能与古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

 每念及此,我深有感触,这实际上正是启功先生的人生写照。

——张志和“纪念启功:能与古贤齐品目不将世故系情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