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吾邖 2019-08-22

简而言之,神庙是神居住的地方;王陵是法老死后居住的地方。古埃及人看重死后的复活,也重视现实的生活,法老尤其如此。因为法老死后是要复活成为神并获得永生的,所以他们不得不竭尽全力修建神庙(神永久居住的地方)和陵墓(人永久居住的地方),以打通生与死的边界,奔向幸福的来生。

神庙与王陵包括4个因素:神——古埃及有无数的神祗,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许多神开始是当地的神灵,后来被组织、合并形成谱系。埃及有几大神学思想流派,每一派都宣称自己比其他学派优越。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古埃及众神画像(埃及国家博物馆)

庙——供奉众神(或法老)的宗教建筑,是全国政治、宗教活动中心,埃及人进行各种仪式、庆祝各种节日的重要场所。修建神庙、向众神进献礼物是法老的职责、义务,也是普通人民的日常事务。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考姆翁布神庙遗址

王——第一位统治人间的神王是太阳神“拉”,而鹰神“荷鲁斯”则作为统一的上下埃及之王出现。国王是实质性的全埃及最高统治者,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国王具有全国上下任何一个方面的最高权威和绝对权力,并受到“荷鲁斯”的保护。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中王国时期国王雕像(大英博物馆)

陵——专指国王的坟墓。从前王朝时期到希腊罗马统治时期,王陵的经过了土坑墓、泥砖墓、马斯塔巴、金字塔、石窟墓等几种形式,是集中体现埃及人生死观念的建筑。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帝王谷拉美西斯四世陵墓

我们主要是通过神庙和陵墓来了解古埃及,这两种建筑形式是古埃及留给我们最直接的表达语言。神庙是宗教知识的宝库,陵墓是来世世界的展现,这两方面就是古埃及人生命的全部,即对神灵永生的渴望和对死后来世的期待。

古埃及的创世神学各有不同,但太阳的崇拜和神话是核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始终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因此才会出现拉、阿蒙、阿图姆、阿吞等不同的形象,这种现象在古代世界是绝无仅有的。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太阳神拉、阿图姆、阿蒙和阿吞

其中众神之王“拉”(Ra/Re),在古埃及人心中的地位无与伦比,从第5王朝开始成为全埃及的最高神,被赋予了至高无上的力量。他的形象通常是人身鹰头,头顶太阳圆盘,象征白天的太阳。太阳圆盘是“拉”的标志,象征着“拉”的身体或眼睛。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太阳神“拉”(奈菲尔塔利王后墓壁画)

“拉”与隼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为鹰是最接近太阳的鸟类,这种相关性很容易被人利用并使“拉”与“荷鲁斯”结合成为新的神“拉·哈拉凯蒂”(Ra-Horakhty),意为“拉是双地平线上的荷鲁斯”。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拉·哈拉凯蒂(哈特舍普苏特葬祭庙)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上下埃及之王“荷鲁斯”(埃德夫神庙)

太阳神“拉”也可以与其他太阳神结合,如“拉”与傍晚的太阳“阿图姆”(Atum)结合成为“阿图姆·拉”;与另一个太阳神“阿蒙”(Amun)结合成为“阿蒙·拉”,其地位更是无可撼动,是宇宙的主宰。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拉”(左)和“阿蒙”(拉美西斯四世陵墓浮雕)

“拉”是一位自我创生的神(自己生出了自己),而且所有的生命形式都被认为是“拉”创造的,他通过说出他们神秘的名字来召唤每一种生命。人来自与他的眼泪或汗水,因此埃及人自称为“拉的牛”。

“拉”是风神“舒”(Shu)和雨神“泰芙努特”(Tefnut)这对夫妻的父亲。母狮女神“赛克美特”(Sekhmet)(意为:有力量的)从“拉”神眼内的火中诞生(类似于上帝的火焰),是“拉”的一只眼睛;他的另一只眼睛也是他的女儿母牛女神“哈托尔”(Hathor)。猫神“贝斯特”(Bast/Bastet)也是他的女儿,是“拉”复仇的工具。这三个女儿有很多共同特征并且相互关联,较难区分。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拉”的眼睛

PS:“拉”的眼睛可以等同于太阳圆盘,有两条眼镜蛇盘绕在圆盘上,分别戴着上、下埃及的白冠和红冠。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PS:两只眼睛其中左边的属于“拉”,右边的属于“荷鲁斯”。

万能的太阳神“拉”凭借自己强大的力量成为宇宙的造物主,创造了苍天和大地、众神和人类,然后英明地统治着他们。“拉”的统治经历了几万万年,他的躯体终于年迈力衰,于是人类从以前对他争先恐地顶礼膜拜变成了永无止境地嘲笑、吵闹和诽谤。“拉”终于愤怒了,他派他的女儿“赛克美特”(一说是“哈托尔”)到人间去惩罚人类。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拉”神创造的宇宙全景

狮子女神“赛克美特”是众女神中性情最凶恶残暴的,她像母狮一样狂暴,嗜好吸食人血。她来到人间后就开始凶狠地消灭“拉”神的仇人,大地上到处是受害者的尸骨,使人间变成了一片血海。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母狮女神“赛克美特”(考姆翁布神庙)

“拉”看到了人间的惨象,于是心生怜悯。但任何神就连“拉”自己也没有办法阻止女神的杀戮,致使她几乎摧毁了所有的人类。“拉”从菲莱岛找到一种睡眠果(石榴),其果汁颜色和人血一样。“拉”把它加在大麦酿成的啤酒里,让“赛克美特”以为那是人血并喝下。母狮神喝醉了,放弃了屠杀,“拉”又恢复了人间的和平。这是古埃及关于“拉”著名的神话故事,埃及人自此发明了血红色的大麦酒。

“拉”神每天的工作是漫游天际。白天乘坐“曼杰特”(Mandjet,意为万年之船)、夜晚乘坐“麦塞克泰特”(Mesektet)两艘太阳船(总称为阿泰特Atet)穿行在天空和地府“杜阿特”(Duat)之间。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拉”神的太阳船

坐在“麦塞克泰特”船上的“拉”神呈现公羊神的形象,游走于地下尼罗河之间。混沌之神阿佩普/阿波菲斯(Apep/Apophis)经常呈现出一条大蛇的形象,他饮干地下尼罗河的水,阻扰“拉”前行。“拉”在旅途中有“赛特”(Set)等众神会帮助他当他降伏巨蛇、对抗阴间的怪物。“拉”继续完成在地下的航程,第二天清晨继续行驶在天界的尼罗河,周而复始。因此,“拉”具有重生和更新的能力。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公羊形象的“拉”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拉”化成猫的形象斩杀巨蛇

太阳神寓意着光明、胜利和万物生长,他的升起和降落以及周而复始的循环是古埃及人生死观念的反应。“拉”神的主要崇拜中心在赫利奥坡里斯,从第5王朝开始,国王乌塞尔卡夫在阿布西尔建造了第一座祭拜“拉”神的太阳庙。据所知共有6座,多已残破不堪,其中4座场地不明。

乌塞尔卡夫的太阳庙名叫“拉的要塞”,神庙建筑群主体由位于沙漠边缘的一座低矮的山上,有堤道连接到乌塞尔卡夫靠近尼罗河谷的河岸庙。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乌塞尔卡夫的太阳庙(下)与河岸庙(上)

神庙被严重毁坏,占地44*83平方米,最初由一个类似马斯塔巴墓葬的石质方形建筑和其上一个像方尖碑的塔组成,完全没有浮雕。外面被围墙包围,两个只有一个房间的小礼拜堂和祭坛放置在主体结构前。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乌塞尔卡夫的太阳庙建筑群3D复原图

纽塞拉建造了第5王朝最后一座太阳庙,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位于阿布西尔北部的阿布古罗布。这座神庙名叫“拉心中的喜悦”,它首次使用泥砖建造,后来被改建成了石质建筑。太阳庙被围墙包围,其主体相当于葬祭庙,与堤道、河岸庙连为一体。中庭面积有100*75平方米,高大的基台上立有方尖碑,其前面为直径6米的雪花石膏祭坛(今天仍可看到)。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纽塞拉太阳庙废墟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纽塞拉太阳庙花岗石入口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纽塞拉太阳庙雪花石膏祭坛

方尖碑上雕刻有象征赫利奥坡里斯创世神学中的原始丘,是这座神庙最重要的建筑。方尖碑南面是礼拜堂,围墙的东北角是动物牺牲区,围墙外南侧有泥砖砌的船型坑。神庙装饰着无数精美的浮雕,描绘了纽塞拉时期塞德节庆祝活动。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纽塞拉太阳庙复原图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纽塞拉太阳庙浮雕

太阳庙的建造标志着从皇室崇拜到太阳神崇拜的转变,国王不被直接看作神而是反过来成为了神的儿子。国王通过建造太阳庙,似乎获得了“太阳王”或“太阳神”的新含义。太阳庙也是国王致力于大型建筑结构的第一个实例,被后世的法老所继承。

古王国时期的太阳神庙建筑群修建在尼罗河西岸,有一条进入和一条出来的通道,主体建筑大多由三部分组成:在运河或耕作区附近有一个小河岸庙,有一条堤道将河岸庙和沙漠边缘连接起来,沙漠高地上矗立着太阳庙。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古王国时期太阳庙基本形制

太阳庙中长方形类似马斯塔巴(Mastaba)的部分最初来源于前王朝末期。马斯塔巴是早王朝至古王国时期流行的国王墓葬。这个名称来自阿拉伯语“凳子”,形象地说明了这种墓葬的形制。马斯塔巴墓包括地上和地下两部分,起先由泥砖建成,后来使用石灰石。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马斯塔巴的地面形状

地上部分为长方形平台,侧面由底至顶向上内收,剖面为梯形。上层建筑内设若干房间,墙面有浮雕或壁画,最重要的一间放有假门、供桌以及象征国王灵魂的雕像。从地面的竖井通到地下的埋葬间,除此之外地下还有作其他用途的若干房间。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马斯塔巴的构造

第1王朝最大的马斯塔巴属于登王,他是早王朝时期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42年),也是最有作为的君主。他第一次使用红白双冠与树蜂头衔,意味着两个权力合一和上下埃及之王。他鼓励艺术、发展技术、完善国家行政机构(其他事迹记录在帕勒莫石碑上)。他在萨卡拉和阿拜多斯分别建有一座马斯塔巴,最终埋在了阿拜多斯。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登王的形象(T墓出土象牙标签)

登王位于阿拜多斯乌姆·卡伯的陵墓,编号为T,附近皆为第1王朝时期的其他国王陵墓。T墓是第一座以花岗岩阶梯为引导的王陵,地板用来自阿斯旺红色和黑色的花岗岩铺设而成,也是第一座使用石材的墓葬。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登王的T墓入口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登王的T墓平面图

它的地面结构完全消失,长方形墓坑占地23.5*16.4平方米,墓的东、北部有两排密集的附属埋葬间,殉葬136名男女奴隶。墓中出土了20个象牙或乌木的标签和印章,提供了诸多历史信息。

解读古埃及宗教文化神庙与王陵系列(二):“太阳的轮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