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膀胱癌用什么中成药治疗好?

 yadi1568 2019-08-22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膀胱癌”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膀胱癌是常见肿瘤,在发达国家或地区发病率较高,城市多于农村。我国膀胱癌的发病率在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占第一位,欧美国家则仅次于前列腺癌而居第二位。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上者占93%,男性占85%,30岁以前罕见。

在中医古籍中没有膀胱癌这一病名,属于中医“尿血”、“癃闭”、“淋病”范畴。如膀胱癌常见的血尿症状,中医古籍中对其发生的病因病机有很多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岁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民病溺赤,甚则血便。”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医籍中对无痛性血尿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也作了论述,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九·尿血证治》曰:“病者小便出血,多因心肾气结所致,或因忧劳,房室过度。此乃得之虚寒,故《养生》云:不可专以血得热为淖溢为说。二者皆致血尿,与淋不同,以其不痛,故属尿血,痛则当在血淋门。”《丹溪心法·溺血》曰:“痛者为淋,不痛者为溺血。”《医学入门·溺血》曰:“血从精窍中来,乃心移热于小肠。”《明医指掌·溺血》曰:“尿血者,小便血也。盖心主血,通行经络,循环脏腑,若得寒则凝涩,得热则妄行,失其常道,由溢渗于脬,小便出血也。”《医学心悟·尿血》曰:“心主血,心气热,则遗热于膀胱,阴血妄行而溺出焉。又肝主疏泄,肝火盛,亦令尿血。清心,阿胶散主之;平肝,加味逍遥散主之。若久病气血俱虚而见此症,八珍汤主之。凡治尿血,不可轻用止涩药,恐积瘀于阴茎,痛楚难当也。”《景岳全书·血证》曰:“凡治血证,须知其要,而血动之由,惟火惟气耳。故察火者但察其有火无火,察气者任察其气虚气实,知此四者而得其所以,则治血之法无余义矣。”《景岳全书·溺血证治》曰:“溺孔之血,其来近者,出自膀胱,其证溺时必孔道涩痛,小水红赤不利,此多以酒色欲念,致动下焦之火而然……溺孔之血,其来远者,出自小肠,其证则溺孔不痛,而血随溺出,或痛隐于脐腹,或热见于脏腑,盖小肠与心为表里,此丙火气化之源,清浊所由此分也。故无论焦心劳力,或厚味酒浆,而上中二焦,五志口腹之火,凡从清道以降者,必皆由小肠以达膀胱也。”

有关尿血的证治中医古籍中也作了系统论述,对指导膀胱癌的治疗有一定意义。《丹溪心法·溺血》曰:“溺血属热,用炒山栀,水煎服;或小蓟,琥珀。血虚,四物汤加牛膝膏;实者当归承气汤下之。后以四物加山栀。痛者为淋,不痛者为溺血。溺血先与生料五苓散加四物汤。若服不效,其人素病于色者,此属虚,宜五苓散和胶艾汤吞鹿茸丸,或辰砂香散,或四物加生地黄、牛膝,或四物加黄连、棕灰。又六味地黄丸为要药。”《医学纲目·溺血》曰:“小便出血,是心伏热于小肠,宜镜面草自然汁,加生蜜一匙服之,以八正散加麦门冬,葱煎服;如小便涩痛,以海金沙细末调治之。”《景岳全书·溺血证治》曰:“经曰,胞移热于膀胱则瘾而溺血,即此证也。治宜清利膀胱之火,以生地、芍药、牛膝、山栀、黄柏、知母、龙胆草、瞿麦、木通、泽泻等,或七正散、大分清饮、五淋散之属,皆所宜也。”

【病因病机】 脾肾亏虚,湿热瘀毒积聚于膀胱是膀胱癌的主要病因病机,尿血是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脾肾亏虚可因先天不足,也可因后天感受六淫之邪或饮食、劳倦、情志等所伤。脾虚,水湿不运,日久生热,湿热郁结,气机不畅,气滞血瘀;肾虚,气化不利,水湿不化,湿浊不排,瘀积成毒;湿热瘀毒下注或蕴结于膀胱,则成膀胱癌。肾虚不能摄血,脾虚不能统血,热伤血络,膀胱瘀血,血不循经而出血,故见血尿。《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谓:“热在下焦者,则尿血。”《慎斋遗书·尿血》谓:“尿血者,精不通行而成血,血不归精而入便。然其原在肾气衰而火旺。”

膀胱癌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为湿热毒邪聚于膀胱;虚证为肾气不足,不能摄血,或气血双亏,血失统摄。虚实两证均可致尿血,然实证者多伴疼痛,虚证者多无疼痛。

膀胱癌晚期可致癃闭,其病因病机多由“气虚”、“血虚”、“痰浊”、“风闭”、“血瘀”、“实热”等所致。张景岳将癃闭的病因病机归纳为四个方面:一为因热邪结聚于小肠、膀胱,使水泉干涸而气门热闭不通;二为肝肾有热,使槁血、败精阻塞水道而不通;三为真阴下竭,血海无根,气虚不化而致;四乃因肝强气逆,移碍膀胱,气实而闭。

综上所述,膀胱癌病位在膀胱,与脾肾有关,证属本虚标实,早期以实证为主,晚期则以虚证为主。

【病因病机】 膀胱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长期接触芳香族类物质(如染料、皮革、橡胶、油漆等)的工种,膀胱癌的发生率较高。

(2)吸烟是增加膀胱癌发生率的原因,吸烟者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2~3倍。

(3)体内色氨酸代谢异常。

(4)膀胱黏膜局部长期遭受刺激。

(5)大量服用某些药物,如非那西丁类等,可致膀胱癌。

(6)埃及血吸虫病患者,发生鳞癌的几率较高。

【病理表现】 膀胱癌镜下的组织学类型包括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其中90%是移行细胞癌,而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未分化癌少见。移行细胞癌的预后较其余3个类型好。

【临床表现】

1. 症状

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也常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大多为肉眼血尿,少数为镜下血尿,都是间歇出现。当自行停止时可造成疾病已愈的错觉。出血量多少不一。血尿严重时可出现血块,有时可发生排尿困难。位于膀胱颈部的肿瘤有时可引起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及尿潴留等症状。当肿瘤位于膀胱底部病变浸润膀胱壁深部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有腰椎、骨盆转移时可引起腰骶部疼痛。晚期膀胱癌大多有大量血尿、排尿困难、尿痛、尿潴留及膀胱区严重疼痛等症状。

2.体征

肿瘤坏死组织脱落时,尿液中有组织排出。肿大的转移盆腔淋巴结压迫髂静脉及淋巴管后可引起下肢水肿。

【临床分期】

1.TNM分期

T 原发肿瘤

Tx 原发肿瘤不能确定。

T0 未发现原发肿瘤。

Tis 原位“扁平肿瘤”。

Ta 非浸润性乳头状。

T1 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

T2 肿瘤侵及浅肌层。

T3 肿瘤侵及深肌层或膀胱周围脂肪。

T3a 浸润深肌层。

T3b 侵及膀胱周围脂肪。

T4 侵犯附近器官,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腹壁。

T4a 侵犯前列腺、子宫、阴道。

T4b 侵犯盆壁、腹壁。

N 区域性淋巴结

Nx 区域性淋巴结不能确定。

N0 无区域淋巴结受侵的征象。

N1 单个同侧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不超过2cm。

N2 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在2~5cm之间,或多个淋巴结转移,直径均未超过5cm。

N3 转移淋巴结,直径>5cm。

M 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不能估计。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2.TNM临床分期

0期 TisN0M0,TaN0M0。

Ⅰ期 T1N0M0。

Ⅱ期 T2N0M0。

Ⅲ期 T3aN0M0,T3bN0M0或T4aN0M0。

Ⅳ期 T4bN0M0,TN1~3M0,M1。

【诊断】

1.症状体征

无痛性血尿间歇发作,伴有膀胱刺激症状。肾癌、肾盂癌、输尿管癌也可有无痛性血尿,但膀胱刺激症状较少。

2.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是简单易行的实验室检查,可在离心后高倍显微镜视野下找到红细胞,以证实血尿的存在。

3. 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检查,对于有血尿的患者都应反复检查。

4. 尿液流式细胞术(FCM)

FCM是通过测定尿液中每个细胞内的RNA和DNA含量,评估肿瘤恶性程度,也可作为肿瘤判断标准。

5. 肿瘤标志物检查

癌胚抗原、β-葡萄糖醛酸苷酶、类风湿因子、乙酞-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和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等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均缺乏特异性。

6. 膀胱镜检查和肿瘤组织活检

对于临床可疑膀胱肿瘤的病例,都应毫不迟疑地进行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不但可以明确肿瘤的存在与否,还可观察到肿瘤的发生部位和病变系单发或多发,又可直接了解到肿瘤的形态。经膀胱镜的活组织检查,对于病理确诊有特殊价值。

7. 膀胱造影

膀胱造影不但可证实肿瘤,还对确定肿瘤是否浸润特别有价值。

8. 尿路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

依靠静脉肾盂造影来直接诊断膀胱癌,其阳性率很低,但静脉肾盂造影作为常规检查的价值在于能除外肾盂和输尿管的肿瘤,以便鉴别来源于肾盂、输尿管的转移性膀胱肿瘤还是原发性膀胱肿瘤。

9. B超

B超检查应包括双侧肾脏和腹部膀胱区,一方面可除外血尿来源于肾脏的病变,另一方面对于膀胱肿瘤有一定的阳性诊断率。

10. CT

CT诊断膀胱癌的准确率较高,可观察膀胱壁的厚度,肿瘤的大小及侵犯范围,膀胱周围组织以及淋巴结的受侵转移情况。

11. MRI

MRI对膀胱癌诊断的准确率高于CT,其优点是可了解肌肉浸润的深度。

【治疗】

1.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是膀胱癌治疗的首选方法,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作为辅助疗法,中医中药可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起到抑制肿瘤及改善生活质量等作用。

2.中医辨证施治

(1)湿热下注证

证候: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腰背酸痛,下肢浮肿,或腹满纳呆,或心烦口渴,夜寐不安,舌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或弦数。

基本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运用:八正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萹蓄20g,滑石20g,瞿麦20g,生大黄6g,车前子10g,生薏苡仁30g,白茅根30g,生侧柏叶15g,栀子12g,甘草梢15g,小蓟15g,土茯苓20g,蒲公英30g,白英10g,龙葵15g,蛇莓10g。

方中萹蓄、瞿麦、车前子、滑石、栀子、生大黄、土茯苓清热泻火,利水通淋;白英、龙葵、蛇莓、蒲公英清热解毒抗癌;另外加侧柏叶、小蓟、白茅根凉血止血;生薏苡仁健脾利湿;甘草梢缓急止痛,解毒医疮,诸药合用则达到清热利湿,解毒抗癌之目的。

加减:腰痛腿软加川断15g,狗脊15g。

(2)肾气亏虚证

证候:血尿,呈间歇性、无痛性,伴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或伴纳呆食少,消瘦,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基本治法:健脾补肾,温阳止血。

方药运用:肾气丸(《金匮要略》)加减。

熟地黄15g,怀山药30g,山茱萸12g,茯苓12g,生黄芪30g,血余炭20g,仙鹤草30g,菟丝子30g,制附子3g,肉桂6g。

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菟丝子滋肾养阴,填补肾精;茯苓、黄芪、山药健脾益气,以助生化之源;制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加血余炭、仙鹤草以达到温肾止血之目的。诸药合用健脾补肾,温阳止血。若乏力,气短,神疲可合用补中益气汤。

(3)瘀毒蕴结证

证候:血尿,尿中可见血块,或尿恶臭带腐肉,排尿困难或闭塞不通,少腹坠胀疼痛,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脉沉细。

基本治法:清热解毒抗癌,通淋散结。

方药运用:龙蛇羊泉汤(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验方)加减。

龙葵30g,蛇莓15g,土茯苓30g,灯心草10g,白英12g,海金沙10g,苦参15g,白茅根30g,蜂房5g,蟾皮6g。

方中龙葵、蛇莓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白英、蜂房、蟾皮、苦参、土茯苓除湿解毒,散结消瘤;白茅根凉血止血;海金沙解毒通淋。诸药合用清热解毒抗癌,通淋散结。

加减:尿闭用八正散加苍术10g,黄柏10g,乌药10g。

3.中成药

(1)八正合剂:由生大黄、车前子、萹蓄、木通、滑石、瞿麦、栀子、甘草梢等组成。有清热解毒抗癌通淋之功效。主治膀胱癌、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

(2)复方喜树碱片:由喜树果、竹茹、白茅根等组成,每片0.3g,每次2~4片,每日3次,饭后口服。适用于膀胱癌。

(3)复方斑蝥丸:由斑蝥、大黄、人参、猪苓等组成。有扶正抗癌的作用,适用于乳头状膀胱癌、腺癌等。

4.外用药

膀胱癌晚期多出现疼痛,如小便时下腹疼痛;肿瘤浸润输尿管时出现腰痛;骨转移时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中药外敷,有效成分可透皮吸收,通过腠理、脉络,深达脏腑,调节阴阳,扶正祛邪。

复方止痛散,由制乳香、制没药、血竭、儿茶、延胡索、红花、刺猬皮、麝香、白芍等组成。上药共研细末,装胶囊或用醋调,内服外敷配合应用。适用于膀胱癌晚期下腹疼痛。

5.外科治疗

手术的范围和方法应根据肿瘤的分期,恶性程度,病理类型及肿瘤的大小、部位,有无累及邻近器官等综合分析应用。手术治疗包括膀胱肿瘤局部切除术,部分膀胱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激光及光动力学治疗等。

6.放疗

膀胱癌的放疗效果不理想,目前主要用于晚期肿瘤患者的姑息治疗,或手术、化疗患者的辅助治疗。

7.化疗

(1)腔内化疗:膀胱肿瘤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而浅表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后,临床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也是肿瘤复发的问题,且肿瘤复发后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将加重。因此在手术前除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外,为防止复发,术后应立即进行膀胱腔内的化疗。较常采用的是化疗药物膀胱腔内灌注。主要有:①塞替哌60mg,加入生理盐水60ml,每周灌注1次,10~12次后改为每月1次;②丝裂霉素4~10mg,加生理盐水40ml,隔日灌注1次,10次为1疗程;③喜树碱,每次10mg,加20ml生理盐水灌入膀胱,每周1次,10~12次为1疗程;④环氧甘醚,每次1g,溶于100ml注射用水中,灌入膀胱,每周1次,10~12次为1疗程,以后每月1次;⑤阿霉素,每次40mg,灌入膀胱,每周1次,10~12次为1疗程,以后每月1次。本疗法的优点是:膀胱局部药物浓度高,与黏膜接触时间长;能杀灭电切后残留的有活力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对膀胱黏膜癌前病变发挥有益作用;无全身用药的毒副反应。

(2)全身化疗:适用于T4期膀胱癌伴有转移者,对于T2、T3期浸润膀胱癌,术前或术后亦可辅以全身化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常用的化疗药物有ADM、5-FU、DDP、MTX、 VLB、CTX和HPT,其中以DDP的疗效最好。如果几种药物联合应用则疗效更好。常用的为M-VAG方案,即第1、15、22天注射MTX 30mg/m2,第2、15、22天注射VLB 3mg/m2,第2天注射ADM 30mg/m2、DDP 70mg/m2。每28天重复1次。

(3)动脉内灌注化疗:对T2、T3期膀胱癌,为预防手术时肿瘤扩散及术后复发,或使本来难以切除的肿瘤变成可以根治,可行动脉内插管的区域性化疗,使肿瘤部位达到较高药物浓度,降低全身的毒副反应。此疗法也是晚期膀胱癌姑息治疗措施之一。常用的药物有:ADM、DDP、MMC、5-FU、TESPA等。

(4)免疫治疗:最常用的为卡介苗(BCG),其用法和用量不完全相同,以膀胱内灌注给药为主,每次100~120mg,每周1次,6次为1疗程。免疫治疗还包括局部或全身应用白介素-2、干扰素等。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针对病因采取预防措施,如已经肯定外来致癌因素,如染料、橡胶、皮革等,能引起膀胱癌的发生;吸烟和服用某些药物,可使膀胱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这就要求改善染料、橡胶、皮革等工业的生产条件,提倡禁烟,避免大量、长期服用可致膀胱癌的药物。

(2)高度重视血尿患者的密切随访,尤其对40岁以上的男性不明原因的肉眼血尿,原则上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包括膀胱镜检查等手段进行膀胱肿瘤的筛选。

(3)开展群众性的普查工作,尤其对高发人群的普查。

2.护理

(1)保持会阴特别是尿道口的清洁,预防感染。进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解除畏惧、紧张、恐惧、失望等不良心态,引导其忘掉疾病,心情舒畅,更好地配合各种治疗。注意起居有时,适当的体育锻炼,或气功锻炼来调整身心。

(2)饮食调理,常用的配方包括:①赤小豆内金粥:赤小豆50g,鸡内金研细末1.5g,如常法煮赤小豆做粥,将熟时入鸡内金调匀。日2次,趁热饮。有解毒通经利小便等作用。适于膀胱癌治疗后清解余毒。②大麦米粥:大麦米75~100g,白糖或红糖少许。先将大麦米加水煮粥,熟时加入白糖或红糖,调匀,作早餐或点心食。可养胃生津。适于膀胱癌治疗后脾胃虚弱者。

(3)鼓励患者树立战胜肿瘤的信心,树立未来的生活目标。使患者从精神到身体做好战胜肿瘤的准备,促使早日康复。向患者讲解清楚,膀胱癌经积极的治疗与积极地配合治疗,是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的。资料表明,有生活目标,有良好的心态,机体的脏器功能、免疫功能活跃,对抗癌有利。

【临证经验】

1.常用药对

(1)蜂房5g,蟾皮6g 清热解毒抗癌,攻坚散结止痛。

(2)桑螵蛸10g,小茴香10g 桑螵蛸为肝肾命门之药,与小茴香合用治下焦虚损,通五淋,利水道。阴虚火旺,膀胱有热者少用。

(3)炒栀子10g,丹皮10g 清毒热,散瘀血,止尿痛。

2.验案举例

案一.朴某,男,68岁,吉林人。

患者于2000年3~4月间偶尔尿频、尿急、尿痛,遂于当地尿检,诊断为血尿,建议进一步检查,来京于某医院经膀胱镜活组织检查,诊断为膀胱底部移行细胞癌,即行手术治疗,术后又进行了腔内和全身化疗,于2000年7月17日来诊。现症见:膀胱癌术后,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纳呆食少,消瘦,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检查:白细胞3.5×109/L,既往患有冠心病,血压130/84mmHg。

辨证:脾肾亏虚,毒邪蕴结。

治则:健脾补肾,祛毒散结。

处方:肾气丸加减。

熟地黄10g,怀山药20g,山茱萸12g,茯苓12g,牡丹皮12g,泽泻15g,杜仲10g,木瓜30g,蜂房5g,蟾皮6g,桑螵蛸10g,小茴香10g,炒栀子10g,白英10g,蛇莓10g,龙葵20g,鸡内金30g,炒神曲30g,生甘草10g。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嘱咐患者回家连续服用4个月。

2001年1月15日二诊:自2000年7月开始,一直服用初诊处方至今,腰酸腿软明显减轻,眠纳可,二便调,血象正常,脉沉细,苔薄白。处方:太子参15g,生黄芪30g,当归10g,熟地10g,山萸肉12g,山药20g,土茯苓20g,丹皮12g,杜仲10g,木瓜30g,蜂房5g,蟾皮6g,桑螵蛸10g,小茴香10g,炒栀子10g,白英10g,蛇莓10g,龙葵20g,鸡内金30g,炒神曲30g,生甘草10g。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另服加味西黄丸,每次2粒,每日2次。服药近1年病情稳定,未再继续服药,于2003年死于心肌梗死。

按语:膀胱肿瘤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且肿瘤复发后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将加重。该例患者术后立即进行膀胱腔内的化疗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服中药治疗2年多病情一直稳定。我们体会: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已经证实对膀胱癌确有疗效的抗癌中草药,可有效地防止膀胱癌术后的复发与转移。我们常用的有蜂房、蟾皮、桑螵蛸、丹皮等。

案二.唐某,男,69岁,山东人。

患者于1990年10月无意中发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拟诊膀胱癌,遂来京就医,经膀胱镜病理诊断:移行上皮细胞癌。进行膀胱激光治疗、化疗药物膀胱灌注治疗8个月,于1991年12月12日来诊。现症见:尿频尿急,尿道烧灼不适,小腹重坠,纳眠差,大便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检查:尿镜检,每视野下RBC 2~3个,WBC 15~20个,脓细胞2~3个,细胞管型0~1个;Hb 10g/dl,WBC 3×109/L。

辨证:瘀毒蕴结。

治则:气血双补,清热解毒抗癌,通淋散结。

处方:右归饮、龙蛇羊泉汤加减。

龙葵30g,蛇莓15g,土茯苓30g,灯心草10g,白英30g,海金沙9g,苦参15g,白茅根30g,炒栀子10g,丹皮12g,蜂房5g,蟾皮6g,知母10g,草河车15g,生熟地各10g,山萸肉10g,生黄芪30g,当归6g,五味子10g,山药20g,炒枣仁30g,鸡内金30g,生麦芽30g,淡竹叶15g,生甘草10g,萹蓄50g。水煎,每日1剂,早晚服。另服加味西黄丸,每次2粒,每日3次。服药20剂尿检基本正常,后继续服上方加减。服药3年未见异常,自动停药7个月,因小便时不适感而进行膀胱镜检查,发现原病变处点状增生,再次行激光治疗,加味西黄丸与汤药治疗,处方仍以龙蛇羊泉汤加减,每3~6个月复诊,连续服用两年未见异常,改用加味西黄丸2年停药。最后一次随访时该患者已86岁,生活可自理。

按语:该例患者气血双亏,夹湿热瘀毒,因此在治疗时充分注意到实证和虚证同时存在的相互关系,寓滋补气血法于清热解毒、通淋散结之中。患者坚持服药时病情稳定,自行停药再次复发。这给我们一个提示:不管是服中药还是化疗、放疗必须坚持足够的疗程。

【名家经验】

1.贾堃诊治经验

贾堃曾治疗膀胱癌转移1例。赵某,51岁。尿血3个月,反复发作,少腹痛,腹胀,纳呆,肝区隐痛,乏力,消瘦,脉弦细,舌苔白,质绛,舌下瘀斑,经B超及CT检查:膀胱后壁3.1cm×1.8cm,呈菜花样肿块,肝左叶可见5cm×4.7cm,右肝前叶可见4.3cm×3.4cm异常区。病理:膀胱移行细胞癌。诊断:膀胱癌肝转移。中医辨证:瘀痰结聚,脾肾亏虚。治法:口服抗癌药平消片,每次2片,每日3次。按中医证型辅助以化瘀散结,健脾补肾汤剂。处方:羌活、蜂房各10g,郁金、白术各15g,猪苓、仙鹤草、姜石各60g,瓦楞子、补骨脂各30g。血尿多加阿胶30g,少腹痛加川楝子15g,气短乏力加黄芪60g。治疗1年多,主要症状均明显好转。1988年4月及7月两次B超复查,肿块缩小,症状消失,恢复工作。1989年5月B超复查:膀胱肿块缩小一半以上,肝右前叶肿块消失,肝左叶异常区亦明显缩小。至发稿时为止,已存活4年余。

2.雷永仲诊治经验

雷永仲主任医师认为,治疗膀胱癌应以病机为中心,但应掌握癌的特点:一者毒也,二者结也。毒因气机阻结而生;结因毒侵而气机更涩。毒者,投以解毒之剂,结者,以软坚消癥散结之药伍之。

验案举例

宁某,女,63岁。患者血尿4年,1966年3月经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癌。于3月24日求雷氏治疗。主诉血尿不止,并伴血块。下腹部作胀,苔薄黄,脉细数。方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建曲。清热利湿加知母、黄柏、猪苓、泽泻、车前子、滑石。凉血止血加大小蓟、藕节炭、蒲黄炭、贯众炭、生地、阿胶。软坚消瘀加半枝莲、琥珀末。治疗后血尿即止。4月31日经膀胱镜复查及活检,又发现右侧输尿管上方有膀胱移行上皮乳头状癌。自膀胱镜检查后血尿又作。服药19日后血止。其后如劳累、少寐或中断治疗后,则见尿血,持续服药后则血止。治疗随访14年11个月时,一般情况良好。

3.顾振东诊治经验

顾振东倡导益气养阴之法治膀胱癌。他认为,就诊的膀胱癌患者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年老体弱或晚期肿瘤不适合手术者,此类患者有间歇性无痛性血尿,或伴有血块,少数患者还出现尿流阻塞、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腰痛膝酸,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纳呆少寐,舌红或暗红,薄黄苔或少苔、光剥无苔,脉细数或虚数,顾氏多以“膀胱癌基本方”(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生地黄、山茱萸、麦冬、白芍、黄柏、知母、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车前子、甘草)益气养阴、清热通淋治之。血尿甚者,加水牛角、三七粉、小蓟;腰痛者加杜仲、续断、细辛。另一类为膀胱癌术后(包括复发后又手术)的患者,此时虽无膀胱癌相关症状,但仍多见头目眩晕、少气懒言、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咽干、耳鸣、舌红苔薄、脉细数等症,顾氏则以上方减黄柏、知母、败酱草、车前子等清热通淋之品,加黄芪、何首乌、枸杞子、黄精以增益气养阴之效。纳呆者,酌减养阴之品,加砂仁、陈皮;眠差者,加酸枣仁。

4.孙秉严诊治经验

孙秉严曾治愈一例膀胱癌。陈某,女,63岁,农民。病史:患者于1967年3月出现血尿及血块,每次尿出血块时小腹及腰痛甚。同年5月经天津某医院膀胱镜检查诊为“乳头状癌”,见膀胱颈部有较大肿瘤2个,小者无法数清。医院建议手术切除,患者拒绝治疗。患者随后就诊于天津孙秉严大夫,见面色白中透黄,身体消瘦,舌红,苔薄黄,脉沉细而数,十指有较大甲印。证属湿热郁滞毒结。治以清热利湿驱毒。方药:当归10g,生地15g,知母15g,黄柏10g,斑蝥4个,滑石15g,蝉衣10g,半枝莲15g,海金沙10g,苦丁茶15g,木通30g,牛膝10g,陈皮10g,半夏15g,水煎服。新丹,每日2剂。化毒片,每日5片。服药至1968年4月16日,诸症均减,医院复查示:2个较大肿瘤未发展,小肿瘤全部消失。继续服药至1980年6月28日,到该医院再次复查,尿道通畅,膀胱颈部及整个膀胱均正常。经随访,已15年未复发。

5.李岩诊治经验

李岩主任认为,肿瘤患者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已多属中晚期。晚期肿瘤患者的特点,除肿瘤本身广泛扩散外,还有并发症、继发症、后遗症存在,这些都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比如多数45岁以上的肿瘤患者,常常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脏病、气管炎、肝炎、糖尿病、内分泌紊乱、神经官能症等。又因肿瘤采取手术、放疗、化疗后,有的引起局部溃疡、发热、出血、消瘦、贫血、精神创伤、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对于晚期肿瘤患者不能放弃治疗,同时要注意治疗并发症、后遗症,用中医治疗时要注意抓住主证。

验案举例

金某,男,64岁。病史:患者1960年4月因全程血尿,经宁夏某医院肾盂造影,诊为肾盂癌,建议作肾切除,患者未同意,即予一般对症处理。到1972年病情加重,进行膀胱镜检查,发现有片状浸润型肿瘤,并从尿中找到癌细胞,上海某医院诊为膀胱癌,建议手术,患者仍未同意,而服清热解毒中草药150余剂,症状有所好转。经膀胱镜检查及肛诊,仍见膀胱颈部及三角底部水肿,间嵴肥厚,有前列腺肥大结石。治疗:患者于1976年10月11日就诊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附属医院中医科李岩主任。症见排尿困难,须弯腰成90度,加强腹压方能排出,小便涩滞,腹痛难忍,夜间更重,影响睡眠,口干舌燥,脉弦舌红。证属下焦瘀热,灼伤津液,阴虚火旺,血热妄行。治以降火滋阴,化瘀止痛。方药:降火丸,主要药物为苦参、山豆根、夏枯草、大黄、龙葵、青黛、干蟾皮、蜂房、半枝莲、野菊花、生甘草。犀黄丸,主要药物为牛黄、麝香、乳香、没药。蟾蜍酒,活蟾蜍5只,黄酒500g,共蒸1小时,去蜍取酒,珍藏备用,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化瘀通淋汤,主要药物为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土鳖虫、泽兰、龙葵、金银花、女贞子、桑寄生、刺猬皮。患者服药两个月,小便较前通畅,腹痛减轻,偶见血尿,尿常规化验阴性,未见癌细胞。同年12月11日请泌尿科会诊,前列腺较大,无结节,无砂石感,诊为前列腺良性肥大合并结石,患者带药回原地观察。此后17年随访,来见复发征象。

6.王俊槐诊治经验

王俊槐先生强调持续服药治疗本病。他认为,膀胱癌均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瘀止血之法,持续服药1~3个月,能延长患者寿命,甚至痊愈。

验案举例

瞿某,男,73岁。1994年9月10日就诊。就诊时自述尿血月余且无疼痛感,小便呈暗红色,有血块,小腹有胀感,伴头昏、纳差、形体消瘦,大便正常,舌质暗,苔白滑,脉弦大而无力。于1994年9月7日在某大医院作膀胱镜检,见膀胱左侧壁有一约2.0cm×2.0cm大小新生物,呈菜花状,距左侧输尿管口约0.5cm,左侧输尿管口成像清晰,左侧壁及顶壁未见异常。作病理切片诊断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Ⅰ级)。尿常规示:红细胞(+),脓细胞(++)。证属湿热瘀毒下注,损伤络脉。治以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化瘀解毒。处方:生地炭、侧柏炭、藕节炭、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白茅根、旱莲草各30g,赤芍、白芍、茜草根各15g,栀子炭、粉丹皮、山楂炭各10g,三七粉(另包冲服)20g。上方连进3剂,服药1剂血止,小便略黄,诸症渐失,饮食颇佳,大便正常。原方再进5剂,复诊时尿常规正常,仅口干,舌质欠润,苔少,脉弦细。此为血少津亏所致,拟原方加干芦根30g,西洋参15g,清热生津以养血。再进15剂,复查尿常规、B超未见异常病变。追访至1995年1月上旬,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健康如常人。

【述评与体会】 膀胱癌单纯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即使是浅表肿瘤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后临床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也是肿瘤的复发问题,且肿瘤复发后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将加重。因此在手术前除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外,为防止复发,术后应立即进行膀胱腔内的化疗,同时中医中药治疗。资料也证实,通过辨证施治确能取得与单纯西医治疗相当或更好的疗效。如蒋氏等将所收治的晚期膀胱癌患者56例分成中医药治疗组36例,化疗组20例。中医药治疗组辨证分为阴虚火旺、脾气亏虚、湿热内蕴等三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凉血止血、化瘀解毒之剂。基本方用小蓟饮子加减,阴虚火旺者加知母10g,黄柏10g,山茱萸15g,牡丹皮12g,旱莲草15g;脾气亏虚者加白参10g,黄芪15g,升麻6g,茯苓15g,白术10g;湿热内蕴者加萹蓄10g,瞿麦10g,金钱草30g。中药服2个月为1疗程。西药以CMD(CTX+MTX+DDP)方案化疗。评价疗效时发现在改善症状(如血尿,尿频,腹痛)方面中药组优于化疗组;其1、2、3、4年生存率中药组亦高于化疗组,特别是4年生存率,中药组更明显优于化疗组。观察研究的结果提示中医药辨证治疗确能改善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明显毒副反应。中医中药对膀胱肿瘤患者的疗效与不同的分期及分类有关。如谢氏等以中药龙蛇羊泉汤,水煎服,每日1剂,长期服用,治疗2年以上未复发者,改隔天服药;3年以上无复发者可停服,也可每周服2剂。对坚持长期治疗和观察的21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临床分期属T1、T2期者17例,T3期4例;病理分类:乳头状瘤6例,移行细胞癌2例,乳头状癌12例,鳞状细胞癌1例。结果:21例患者中,生存5年以上的19例,生存率90.47%,死亡两例均为T3期患者;其中12例肿瘤未复发者均为T1、T2期患者。各种病理类型无肿瘤复发的情况:乳头状瘤6例中有5例无复发,移行细胞癌2例中有1例未复发,乳头状癌12例中有5例未复发,鳞状细胞癌1例无复发。结果说明龙蛇羊泉汤为主的中药对膀胱肿瘤有治疗和预防复发的作用,并发现该方对乳头状瘤的患者和临床分期为T1、T2期的患者效果较好。张氏等用地榆炭,醋煎剂(地榆炭100g、食醋500ml,共煎液口服或灌肠),斑蝥制剂(斑蝥烧鸡蛋和复方斑蝥丸),结合瘤体注射和辨证、辨病施治,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23例患者,总有效率78%;患者在服药后血尿、尿频、尿痛、排尿困难症状迅速改善和消失。个别病例的肿瘤形态和大小均有较明显的缩小。对取得疗效和无效的病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膀胱腺癌、浸润型癌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反复且预后较差。认为该疗法仅适用于非浸润型T1、T2期的乳头状肿瘤。中医中药在抑制膀胱癌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有明显作用,实验中也得到了证实。杨氏等以猪苓粉喂养被用BBN(N-丁基-N-亚硝胺)灌胃过的大鼠(为猪苓组),并与单独喂养BBN的大鼠对照研究(为病理对照组),得出以下结果:猪苓可使大鼠平均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病理对照组的周期淋巴细胞数;在规定时间内,病理对照组100%诱发出膀胱肿瘤,而猪苓组的膀胱发病率(61.1%)显著低于病理对照组;且每鼠平均肿瘤数和瘤直径,猪苓组亦显著低于病理对照组(P<0.01)。中医药与西医先进技术的结合,使膀胱癌的疗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纪氏等用复方莪术液(莪术30g,蟾酥70g,猪苓30g,经提炼制成复方合剂50ml为一瓶)作膀胱癌术前灌注,每次50ml,每日1次,共灌注10次。对接受灌注的31例膀胱癌(均经膀胱镜检查及病理确诊)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局部观察,发现肿瘤组织表面溃烂,瘤体明显缩小,呈苍白坏死样改变,易碎。镜下见肿瘤表面细胞坏死,间质血管扩张,呈片状出血。电镜下肿瘤细胞膜破裂,细胞器散入细胞间质;部分细胞核膜消失;大部分瘤细胞呈长梭形,细胞间隙增宽。从而证明该药有抗膀胱癌作用,并因在镜下发现多个淋巴细胞围攻癌细胞现象而证明该药还有增加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李氏等以白蛇六味汤(白英、蛇莓、龙葵、丹参、当归、郁金)给一组膀胱癌患者服用,连服30剂后手术切除癌组织,另一组不服白蛇六味汤而直接切除癌组织。两组癌组织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发现服中药组的癌组织基本上不能生长或生长极差,瘤细胞呈退化状态。而未服中药组瘤细胞最早可在接种6小时后自组织中心向周缘部分移行或生长。进一步的动物实验还证实,白蛇六味汤可以增强环磷酰胺(CTX)的抗癌效果。张氏曾报道用枯痔液注射剂作瘤体注射治愈膀胱肿瘤患者或使病情好转,具体做法是:在膀胱镜引导下用枯痔液(砒石,明矾,雄黄,乳香,3%稀盐酸),每次3~6g,每周1~2次。最适用于肿瘤直径不超过2cm未侵入黏膜下层者,而对瘤体较大,短蒂、粗蒂或深及黏膜下层者脱落较为困难,且患者不良反应较大,效果较差。徐氏等对18例无法手术及晚期的膀胱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插管技术,将导管插人髂内动脉后跨过臀上动脉,根据血管造影找到膀胱肿瘤的供血动脉,把喜树碱微球170mg(含喜树碱20mg)通过导管栓入此动脉,栓塞治疗后17例患者肿瘤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瘤体缩小,血尿症状全部消失,未见明显毒副反应,1例无效,认为喜树碱微球经髂内动脉分支超选择栓塞治疗无法手术或晚期的膀胱癌是一种安全、简单、效果较好的治疗方法,尤其对膀胱癌出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认为,膀胱癌为癌毒之邪蕴积于膀胱。常见基本证候为湿热、血瘀、阴虚、气滞、气虚、血虚。其病位在膀胱,涉及肾、脾、肝。湿热者,以三仁汤加减。常用杏仁、生薏苡仁、白蔻仁、竹叶、川朴、半夏、生石膏、灯芯草、海金沙、金钱草、车前草、通草、泽泻、半边莲。肝胆有热者,用龙胆草、黄芩、丹皮、炒山栀。血瘀肿瘤坚硬者,用地龙、炮山甲、凌霄花、夏枯草、鳖甲、龟板。阴虚者,以六味地黄丸加减,药用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枸杞子、石斛、沙参、麦冬、五味子、女贞子、旱莲草、菟丝子、黄精。气滞者,加柴胡、佛手、川朴、炒枳壳。气虚者,以四君子汤加减,药用太子参、炒白术、茯苓、黄芪。余毒未清者,用白英、土茯苓、龙葵、蛇莓、干蟾皮、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金荞麦、草河车。胃脘部不适,消化道黏膜受损者,用白芷、炒蜂房、血余炭、生蒲黄。纳呆者,用鸡内金、生麦芽、九香虫、砂仁。便稀者,用炒诃子肉、禹余粮。身疼者,用延胡索、徐长卿。腰痛者,用川断、桑寄生、牛膝。尿血者,用血余炭、白茅根、阿胶、仙鹤草、生蒲黄。小腹寒痛或下焦有寒或积水者,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乌药、仙灵脾、荜茇。眠不实者,加远志、炒枣仁、夜交藤、磁石、珍珠母、合欢皮。尿频或尿失禁用海螵蛸、桑螵蛸。尿混浊者,用萆薢。尿血出现贫血者,用当归、阿胶、何首乌。肾功能不正常者用益母草、晚蚕砂。

近四十年,膀胱癌的中医药治疗有了很大进展,尤其是近十余年中,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大力开展,推动了膀胱癌防治研究的进程。目前对膀胱癌的早期诊断、预防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尤其是膀胱癌发病率与病死率的不断上升,应引起重视。几千年来,中医药学尤为强调“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相信中医药在肿瘤的防治方面会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