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代绘画之龙宿郊民图轴欣赏

 秦缘情 2019-08-22

龙宿郊民图轴

 

龙宿郊民图轴(立轴 绢本 设色 160x15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源龙宿骄民图,绢本设色,纵156厘米 横160厘米,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该图原名“龙袖骄民图”,原意为天子脚下的幸福之民。后董其昌改为“龙宿郊民图”,以为内容“大都箪壶迎师之意”。画面崇山连绵,水面空阔,山头圆浑起伏,用长披麻皴,表现了江南山水的土质特征。
        据说在古时候,有一种风俗性的歌舞,参与者在唱歌时以臂相连,并以脚踏地做为节奏,人称「踏歌」。不知图中的村民,是否就在从事这样的活动?《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砚头',山坡用'披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可曾想过找个类似端阳这样的民间节日,趁着云淡风轻的好气候,登上村落旁的小山丘,如此,除了能眺望山水间的美丽风光,更可饱览庆祝活动的热闹景象。这大概就是《龙宿郊民图》所呈现的样子。
        关于这幅画作的来历,人们早先并不知道创作者是谁,晚明文人、书画鉴藏家詹景凤所撰的《东图玄览编》大概是现存最早对此记录的典籍文献了。据詹景凤称,万历年间曾在成国公朱希忠家见过此幅无款画作,“此图无款识,亦无前代明贤题字,相传为董源《龙绣交鸣图》,图名亦不知所谓”。
 

全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