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衡》第十二卷│量知篇第三十五(7)

 昵称32901809 2019-08-23

《论衡》第十二卷│量知篇第三十五(7)

【原文之七】

能斲削柱梁,谓之木匠。能穿凿穴坎,谓之土匠。能雕琢文书,谓之史匠。夫文吏之学,学治文书也,当与木土之匠同科,安得程于儒生哉?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铢。有司之陈笾豆,不误行伍。其巧习者,亦先学之,人不贵者也,小贱之能,非尊大之职也。无经艺之本,有笔墨之末,大道未足而小伎过多,虽曰吾多学问,御史之知,有司之惠也。饭黍梁者餍,飡糟糠者饱,虽俱曰食,为腴不同。儒生文吏,学俱称习,其于朝庭,有益不钧。

《论衡》第十二卷│量知篇第三十五(7)

《论衡》第十二卷│量知篇第三十五(7)

【字词】

1、斲:(zhuó)古同“斫”,原意为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

2、铢:(zhū)古时重量单位

3、笾:(biān)古时祭祀和宴会时盛果品等的竹器

4、餍:(yàn)吃饱;满足

【拙解】

能用刀斧削木为柱梁者,称之为木匠。能凿穴穿洞者,称之为土匠。能精写文书者,称之为史匠。文吏所学,只是学习处理公文,应当与木匠土匠同类,怎能与儒生相比?御史处理文书,不出分毫差错。掌管祭祀官吏陈列祭品,不会错摆行列。这是熟能生巧的工作,也需事先学习,人们不尊重做此类事的人,因为那只是低贱之能,并非尊贵要职。没有经书学问之本,只有笔墨书文之微技,大道知之不足而小伎俩又过多,虽然自言学问多,也只是有御史之睿智,祭祀官吏之聪慧。食黍粱吃饱,食糟糠亦吃饱,虽然皆称吃饭,但对人的作用是不同的。儒生与文吏,皆称熟练掌握其学到的东西,然而他们对于朝廷来说,有用之处是不相等的。

【小议】

尝有一词例,此处未必完全适用,姑且拿来一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或者换成时髦的词,叫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古时,统治阶层也是非常重视“上层建筑”的,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儒家经书被尊为至圣,五常之道自然也是朝廷选才用官的标准之一。推行儒学,必然需要一些能够熟读经书、开口落笔便能引经据典的儒学大家。此类儒生可助朝廷以儒学之道教化臣民,遵儒之道守朝廷之规,皆做顺民。如此看,儒生对于朝廷而言,作用当然不可小觑。但是,汉武帝等史上贤明之君,深知不可能只依赖儒生便可治天下,因为很多儒生只知引经论事,在解决民生国策等实际问题时,便会露怯了。这时,王充看不上的文吏的作用便体现出来了。文吏遍及天下州郡县乡,倘如王充所言低能且少德,何来天下大治?哪来太平盛世?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精神文明必须抓,物质文明不可少,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社会才能不断发展进步。好像用了些官话,道理当是不谬。


王充(公元27年-97年),字仲任,东汉时期思想家,唯物主义者。

《论衡》共三十卷,八十五篇,其中《招致》篇仅存篇目,实存八十四篇,是东汉思想家王充重要的唯物主义著作,展示了一定的唯物主义思想,但也包含了一些重“命”思想。《论衡》的出现,在中华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作者身处的时代使其世界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并不影响其著作的历史重要性。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研究和对待历史经典和思想文化的科学态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诸子百家各有千秋。品读国学经典,从中汲取有益养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