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一首起源于唐代西部边陲的民歌,也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诗句中的“哥舒”是指唐代名将哥舒翰。 《唐会要》(卷78)记载:“天宝十三载七月十七日,哥舒翰以前年收黄河九曲,请分其地置洮阳郡,内置军焉,以成如璆为太守,充神策军使。”神策军之名即起于此,起初只是唐王朝为防遏吐蕃而设置的戍边军队。安史之乱中,这支军队千余人由军将卫伯玉率领入援,参加了乾元二年(759年)攻围安庆绪的相州之战。唐军溃败,卫伯玉与宦官观军容使鱼朝恩退守陕州。这时神策军故地已被吐蕃占领,卫伯玉所统之军仍沿用神策军的名号,伯玉为兵马使。伯玉入朝,此军归陕州节度使郭英乂;英乂入朝,神策军遂属鱼朝恩。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犯长安,代宗奔陕州,鱼朝恩率此军护卫代宗,随入长安,从此成为禁军。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节度使朱泚发动叛乱(史称“泾原之变”),唐德宗出奔,流亡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在这场平乱战役中,神策军表现得极其英勇,孤军奋战,剪灭朱泚,收复京城,迎接唐德宗回朝,使唐王朝转危为安。在泾原乱兵占据京城、唐德宗出奔流亡期间,文臣武将逃亡、投敌者甚多,侍从宦官却无一人叛变,忠心耿耿,随驾扈从。唐德宗由此深信,只有神策军最为可靠,宦官最为可信。于是,决定把神策军交由宦官执掌。 神策军因护卫有功,得到唐德宗的特别器重,待遇十分优厚。鉴于神策军举足轻重,此后君王无不另眼相看,赋予诸多特权。从生活待遇看,神策军的给养三倍于其他军队,还有一些额外收入;每遇大赦或新皇帝登基,首先要犒劳神策军。从政治待遇看,神策军将吏有优先迁转升任的权力,甚至可以破格提拔。《资治通鉴》(卷246)记载:“(唐文宗)开成以来,神策将吏迁官,多不闻奏,直牒中书令覆奏施行,迁改殆无虚日。”《旧唐书书高瑀传》反映:“自大历以来,节制之除拜,多出禁军中尉。”这表明,禁军中尉(神策军主帅)可以决定节度使(潘镇大员)的任用;神策军将校若能贿赂中尉,就可以获得显赫高位。 由于神策军地位高待遇好,那些权贵富豪子弟便纷纷加入其中,有的为了获得军籍,甚至不惜重金行贿,于是一大批纨绔子弟充斥于神策军。与此同时,神策军也逐渐滑入蜕化变质的轨道。主帅中尉恃宠骄横,培植私党,擅权枉法;将校专横跋扈,侵害百姓,藐视官府,甚至放肆到辱骂朝廷命官、撕毁官府文书的地步;士兵纪律涣散,吃喝玩乐,不搞训练。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出镇征战,京城驻军久无战事,多习“角抵、杂戏”,陪同皇帝游乐,或淘池造楼,营建宫阙。 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大军攻破洛阳,直逼京城长安。危难之际,唐僖宗召见大将张承范,命他率领神策军迎击。当张承范征选弓箭手的时候,却令他大失所望,因为他发现神策军已是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资治通鉴》(卷254)如此描述:当时神策军军士几乎是清一色的长安富家子弟,他们都是通过贿赂宦官取得军籍的,享受优厚待遇,一个个衣着华丽,骑着高头大马,看上去神气十足,却从未经受过战阵考验;听说要开赴潼关作战,他们吓得抱头大哭,泪流满面。为了逃逸征战,他们又以重金雇佣别人来冒名顶替。这些冒名顶替的无非是贫困户或老弱病残,压根儿就没摸过兵器,实在不堪一击。于是,潼关很快被黄巢部队攻克,京城长安随即失陷,唐僖宗只好仓皇出逃。 此一时,彼一时,神策军虽然还叫神策军,可是没有当年那么神勇,眼睁睁看着京城沦陷,只是束手无策,再也不能力挽狂澜。经历了黄巢起义,大唐王朝再次元气大伤,苟延残喘二十余年,最终走向灭亡。当然,大唐帝国的衰亡,其实是诸多原因的结果,不是一支神策军所能挽救的。不过,神策军也是大唐帝国的缩影,其兴衰成败,关联着帝国的命运。 ![]() ![]() 台州刺史杜雄诱刘汉宏,执送董昌,斩之。(刘汉宏(?-886),山东兖州人,唐末义胜军节度使,割据军阀。)昌徙镇越州,自称知浙东军府事,以钱镠知杭州事。
王重荣函襄王熅首送行在,刑部请御兴元城南门献馘guó,百官毕贺。太常博士殷盈孙议,以为:“熅为贼臣所逼,正以不能死节为罪耳。礼,公族罪在大辟,君为之素服不举。今熅已就诛,宜废为庶人,令所在葬其首。其献馘称贺之礼,请俟朱玫首至而行之。”从之。盈孙,侑之孙也。
河阳大将刘经,畏李罕之难制,自引兵镇洛阳,袭罕之于渑池,为罕之所败;经弃洛阳走,罕之追杀殆尽。罕之军于巩,将渡河,经遣张全义将兵拒之。时诸葛仲方幼弱,政在刘经,诸将多不附,全义遂与罕之合兵攻河阳,为经所败,罕之、全义走保怀州。
初,忠武决胜指挥使孙儒与龙骧指挥使朗山刘建锋戍蔡州,拒黄巢,扶沟马殷隶军中,以材勇闻。及秦宗权叛,儒等皆属焉。宗权遣儒攻陷郑州,刺史李璠奔大梁。儒进陷河阳,留后诸葛仲方奔大梁。儒自称节度使,张全义据怀州,李罕之据泽州以拒之。
初,长安人张佶为宣州幕僚,恶观察使秦彦之为人,弃官去;过蔡州,宗权留以为行军司马。佶谓刘建锋曰:“秦公刚鸷(凶猛。《晋书·虞潭传》:“起大义,而刚鷙之鸟来集,破贼必矣。”《新唐书·永王璘传》:“其子 襄城王 偒 ,刚鷙乏谋,亦乐乱,劝 璘 取 金陵 。”)而猜忌,亡无日矣,吾属何以自免!”建锋方自危,遂与佶善。
寿州刺史张翱遣其将魏虔将万人寇庐州,庐州刺史杨行愍遣其将田頵、李神福、张训拒之,败虔于褚城。滁州刺史许勍袭舒州,刺史陶雅奔庐州。高骈命行愍更名行密。
是岁,天平牙将朱瑾逐泰宁节度使齐克让,自称留后。瑾将袭兖州,求婚于克让,乃自郓盛饰车服,私藏兵甲以赴之。亲迎之夕,甲士窃发,逐克让而代之。朝廷因以瑾为泰宁节度使。
安陆贼帅周通攻鄂州,路审中亡去;岳州刺史杜洪乘虚入鄂,自称武昌留后,朝廷因以授之。湘阴贼帅邓进思复乘虚陷岳州。
秦宗言围荆南二年,张瓌婴城自守,城中米斗直钱四十缗,食甲鼓皆尽(粮食、武器、更鼓都用尽了,),击门扉以警夜,死者相枕。宗言竟不能克而去。
僖宗光启三年(丁未、八八七年)
春,正月,以邠州都将王行瑜为静难军节度使,扈跸([hù bì]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唐 韦嗣立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诗:“乘春祓禊逐风光,扈蹕陪鑾 渭 渚傍。”《旧五代史·世袭传·李茂贞》:“ 朱玫 之乱, 唐僖宗 再幸 兴元 , 文通 扈蹕 山南 ,论功第一。” 宋 陆游 《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诗:“扈蹕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 清 龚自珍 《满江红·代家大人题苏刑部<塞山奉使卷子>》词:“我亦高秋三扈蹕,穹庐落日鞭丝骤。”)都头李茂贞领武定节度使,扈跸都头杨守宗为金商节度使,右卫大将军顾彦朗为东川节度使,金商节度使杨守亮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彦朗,丰县人也。
辛巳,以董昌为浙东观察使,钱镠为杭州刺史。
秦宗权自以兵力十倍于朱全忠,而数为所败,耻之,欲悉力以攻汴州。全忠患兵少,二月,以诸军都指挥使朱珍为淄州刺史,募兵于东道,期以初夏而还。
戊辰,削夺三川都监田令孜官爵,长流端州。然令孜依陈敬瑄,竟不行。
代北节度使李国昌薨。(李国昌(?-887年)本名朱邪赤心,字德兴,唐朝末年沙陀部首领,朱邪铁勒后代、朱邪执宜之子,袭父职为阴山府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大中年间,以战功迁蔚州刺史、云州守提使。咸通十年,任太原行营招讨、沙陀三部部落军使,镇压庞勋起义有功,拜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徐州观察使,赐名李国昌,预备属籍,赐京城亲仁里官邸一所。李国昌恃功益横恣,不服王化。乾符六年,朝廷令昭义节度李钧、卢龙节度李可举、吐谷浑都督赫连铎合击李国昌于蔚州,国昌父子北奔鞑靼。中和三年,以其子李克用参与镇压黄巢,攻破长安有功,被拜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不久病卒。同光元年四月,其孙李存勖建立后唐,追尊为后唐献祖,谥号为文。)
三月 ,癸未,诏伪宰相萧遘(萧遘(gòu)(?-887年),字得圣,祖籍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唐朝宰相,中书侍郎萧置之子。 萧遘出身于兰陵萧氏齐梁房,进士及第,历任校书郎、太原从事、右拾遗、起居舍人、播州司马、礼部员外郎、考功员外郎、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黄巢之乱时,萧遘随唐僖宗入蜀,被拜为宰相,担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黄巢起义平定后进拜司空,封楚国公。光启二年(886年),邠宁节度使朱玫率军入京,田令孜挟持唐僖宗逃往宝鸡,萧遘未及跟随。朱玫主张另立新君,萧遘反对,拒绝草拟文告,被罢为太子太保,退居河中府。光启三年(887年),朱玫之乱平定,宰相孔纬诬陷萧遘从逆,萧遘因此被赐死。)、郑昌图(郑昌图,字光业。籍贯及生卒年不详。唐懿宗咸通十三年(872)壬辰科状元及第。至广明元年(880)任凤翔副使,曾官司勋员外郎,官至户部侍郎。咸通中,以进士车服僭差,不许乘马。时场中不减千人,谁势可热手,亦皆骑驴。清瘦儿郎犹自可,就中愁杀郑昌图。相国魁伟甚,故有此句。)、裴澈(裴澈,唐朝大臣。孟州济源(今河南济源)人。裴俅之子,裴休的从子。登咸通进士第。僖宗朝,拜相,历官门下侍郎、右仆射、同平章事、判度支。以拥立伪煴诛。有兄裴渥、裴滈。留诗一首,《吊孟昌图》一章何罪死何名,投水惟君与屈平。从此蜀江烟月夜,杜鹃应作两般声。),于所在集众斩之,皆死于岐山。时朝士受熅官者甚众,法司皆处以极法;杜让能力争之,免者什七八。
壬辰,车驾至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恐车驾还京虽不治前过,恩赏必疏,乃以宫室未完,固请驻跸府舍,从之。
太傅兼侍中郑从谠罢为太子太保。
镇海节度使周宝募亲军千人,号后楼兵,禀给倍于镇海军;镇海军皆怨,而后楼兵浸骄不可制。宝溺于声色,不亲政事,筑罗城二十余里,建东第,人苦其役。宝与僚属宴后楼,有言镇海军怨望者,宝曰:“乱则杀之!”度支催勘使薛朗以其言告所善镇海军将刘浩,戒之使戢士卒,浩曰:“惟反可以免死耳!”是夕,宝醉,方寝,浩帅其党作乱,攻府舍而焚之。宝惊起,徒跣叩芙蓉门呼后楼兵,后楼兵亦反矣。宝帅家人步走出青阳门,遂奔常州,依刺史丁从实。浩杀诸僚佐,癸巳,迎薛朗入府,推为留后。宝先兼租庸副使,城中货财山积,是日,尽于乱兵之手。
高骈闻宝败,列牙受贺,遣使馈以齑粉([jī fěn]齑、粉均呈碎末状,因比喻粉碎的东西。《旧五代史·汉书·苏逢吉传》:“自是将相失欢。 逢吉 欲希外任,以紓 弘肇 ( 史弘肇 )之怒。既而中輟。人问其故, 逢吉 曰:‘苟领一方镇,祇消得 史公 一处分,则为齏粉矣。’”《明史·李善长传》:“当 元 之季,欲为此者何限,莫不身为齏粉,覆宗絶祀,能保首领者几何人哉?”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如果不把 蔡文姬 送回, 曹丞相 的大兵一到,你要立地化为齑粉!”粉碎。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佳兵》:“﹝火药﹞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齏粉。” 清 朱象贤 《闻见偶录·智毙妖狐》:“从人闻声齐入,并擒助力,拳脚交加,竟为所毙。衾裯齏粉。视之,乃一大狐。”)。宝怒,掷之地曰:“汝有吕用之在,他日未可知也!”扬州连岁饥,城中馁死者日数千人,坊市为之寥落,灾异数见,骈悉以为周宝当之。
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忌利州刺史王建骁勇,屡召之;建惧,不往。前龙州司仓周庠说建曰:“唐祚将终,藩镇互相吞噬,皆无雄才远略,不能戡济多难。公勇而有谋,得士卒心,立大功者非公而谁!然葭萌(古苴侯国,蜀王封其弟葭萌为苴侯,秦置县因以为名。治所在今四川广元西南。三国蜀汉改名汉寿。)四战(犹言四面受敌,出自《商君书·兵守》。)之地,难以久安。阆州地僻人富,杨茂实,陈、田之腹心,不修职贡,若表其罪,兴兵讨之,可不战而擒也。”建从之,召募溪洞酋豪,有众八千,沿嘉陵江而下,袭阆州,逐其刺史杨茂实而据之,自称防御使,招纳亡命,军势益盛,守亮不能制。
部将张虔裕说建曰:“公乘天子微弱,专据方州,若唐室复兴,公无种矣。宜遣使奉表天子,杖大义以行师,蔑不济矣。”部将綦毋谏复说建养士爱民以观天下之变,建从之。庠、虔裕、谏,皆许州人也。
初,建与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俱在神策军,同讨贼;建旣据阆州,彦朗畏其侵暴,数遣使问遗,馈以军食,建由是不犯东川。
初,周宝闻淮南六合镇遏使徐约兵精,诱之使击苏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