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老三的休闲书屋 2019-08-23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兰君专栏】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原创作者|兰君(资深教育主编,校长传媒专栏作家,中科院家长学院特邀专家,著有《父母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优秀母亲教子锦囊》等)

开场白

最近,电视剧《小欢喜》正在热播。它的切入点很巧妙,直击中国教育的痛点——高考。全剧围绕着“中国式家庭教育”的焦点话题,讲述了三个不同背景下的中国家庭高三应考的生活故事。剧中,宋倩、刘静与童文洁的妈妈形象可谓代表了中国式妈妈的三大典型。这部剧在兰姐姐看来,简直就是大型家庭教育现场,以此为鉴,我们可以映照比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并及时强力纠错,真正让我们的家庭教育两生欢喜,亲子共成长。

01

对付熊孩子,动手动口之前先动动脑!

海清在剧里饰演方一凡的母亲角色童文洁,可以说,童文洁是万千妈妈当中最具普适性的典型代表。她对这个儿子可以说恨铁不成钢,学习成绩垫底不说,还一直不让爸妈省心,三天两头惹是生非,是个典型的熊孩子。童妈的日常就是焦虑、急躁,动不动就大动肝火。除了爱动手,语言暴力也是张口就来,儿子惹事后,童文洁声嘶力竭的教育认错的儿子,“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我为什么要生你,我吃饱了撑的,我就不该生你,学习学习不行,打架打架门清!”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的确,中高考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是平凡人鲤鱼跃龙门的门槛。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会交杂着紧张、焦虑又充满期待的心情。

强势粗暴型的童文洁幸好家里有与之互融的老公方圆,以柔克刚,最终尊重了孩子艺考的正确选择。方圆经常劝解童文洁在教育孩子时要平和,要注意情绪,还要学会横着看竖着看。这个家庭最大的亮点是“有爱”,虽然也经常鸡飞狗跳,是非不断,但是培养的孩子都是积极的阳光的,是万千痛并快乐着的普通家庭的缩影。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大多数父母容易犯的错,是把自己想到但做不到的事,强加到孩子身上,以为说到了,孩子就应该做到。而过程中,不参与不督导,让孩子在拧巴中变得凌乱叛逆,一步步摆开阵势,站到了父母的对立面。

作为父母,情绪的平和对孩子的帮助非常大,好的关系胜过万千说教。兰姐姐曾经采访过全美最美教师雷夫,在家庭教育当中,他特别推崇安静的成长力量,有著名的六字真言“不抱怨、不争辩”。在他看来,情商低的表现就是讲道理,一和孩子讲道理,就会挑起孩子的辩论欲,很容易形成尬聊,甚至暴力沟通。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02

有共同语言才能冰释前嫌

剧中的另外一个家庭,高三考生季洋洋常年和工作忙的爸爸妈妈分开,从小被姥姥、舅舅带大,所以一直是别人眼中成绩不好的坏孩子。在一家人终于团聚后,空降式的父母和孩子一直格格不入。这是一个家庭教育先天不足的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父母严重缺失,孩子基本上成了“留守儿童”。虽然父母事业有成,家境优渥,爸爸还是区长。但这一切都弥补不了孩子成长的缺憾,即使上了高三,在家里和在学校里,季洋洋也是一副乖张冷漠、我行我素的模样。

爱是最好的家教,季洋洋父母爱的力量还是强大的,特别是妈妈刘静。她像一泓温柔的水,引导老公和儿子一步步交溶到了一起。为了尽快了解儿子,他们夫妻俩去学赛车、了解网络,努力的靠近儿子。在身患癌症的情况下,也坦然告知儿子,教会儿子勇于面对,敢于承担,在孩子成人的最后关头,用家庭爱的力量爱的教育力挽狂澜,让孩子逆势成长,有了欢喜的结局。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真正尊重孩子,是家庭教育良好沟通的一把钥匙。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他们有自我意识、认知模式、规范规则等,不强加自己的思想给孩子,尊重他们的爱好,给予适当的空间,便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剧中的季妈季爸知道儿子喜欢赛车后并没有反对,反而和他一起探讨如何才能开得更好的问题,这也是亲子关系缓和的第一步,有了共同语言才能冰释前嫌。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03

押注式教育把孩子逼上绝路

乔英子在世俗眼里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好、家境好……特别是有个好妈妈,名师加身,全天候全方位无死角的照顾孩子。虽然离异,爸爸却是个标准的女儿奴,对女儿有求必应。这样的成长环境看上去很美。但其实是剧中问题最严重的一个家庭!

单亲家庭中长大的乔英子懂事,听话,成绩出类拔萃。妈妈宋茜是名师,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她辞职在家,生活中唯一的目标就是把女儿送进清华。在她身上看到的是可怕的押注式教育,只盯着孩子的分数。貌似理解孩子,但从内心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所以,表面听话懂事的孩子内心其实在慢慢朽掉。表面笑嘻嘻,心里哭唧唧。最终乔英子失眠、抑郁,差一点跳海自尽。孩子轻生,谁是无情的剪刀手?不能不引起我们沉痛的反思啊,这方面的教训和事例太多了。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兰姐姐发现不少家长用力过猛,在“一切为了孩子”的妄论中犯了家庭教育最大的错,那就是:忘我。忘记了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也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生活中,好多家长只盯着孩子的成绩,这样做常常适得其反,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独立自主精神的孩子离成功更近。更多地让孩子做主,把孩子推到前台,让孩子尽早独立。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结束语

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完善自我,修正自我的过程。家庭教育再难,也难不了一个在行动中不断学习、勇于尝试、自我改变的人。

世间哪有不疼的爱?当妈妈是世间最高最难的修行,比任何课程哪怕是宗教都艰深得多。当得了好妈妈,必然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做妈妈,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握在手易,放开手难。始终尊重他是独立的生命个体,不要用爱让孩子窒息。也不要期求回报,因为付出的过程就是最好的回报,最大的欢喜。

《小欢喜》引发思考:用力过猛的父母们,该醒醒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