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有其厚重的色彩。在她饱经风雨的大地之上,很多地方都有着她数不清的故事,哪怕是一座桥、一间房、一块石头,都可能穿越千年,回响古今。 精读一座城,几天时间是不够的,更何况还是这样历史悠久的城市。楠书房发起这次活动,旨在选择有代表性的一个点,去深入、去挖掘、去思考,一座城的过去、一座城的今天、一座城的未来。 洛阳行已结束,但游学还会持续 身体和灵魂都可以在路上 期待八月,安阳相见 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 ![]() ![]() 如果不去接触未知,我们的感觉将变得迟钝,好奇心也随之消失 ![]() ![]() ![]() ![]() ![]() ![]() ![]() 不为远方,只为遇见 ![]() ![]() ![]() ![]() ![]() 志于道、依于仁 、据于德、游于艺 ![]() ![]() 在21日“美成在久论坛”的尾声,我们向与会者发放了一份简单的问卷,让大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对于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我们的感受非常复杂,因为它们既在客观上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又见证着历史上民族的伤痛;既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又破坏了文物的母体;既说明了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又使我们的自尊受到伤害。 ![]() ![]() ![]() 有的被调查者说“文物在哪里得到最好的保护,就留在哪里”,有的人说“花钱买回自己的东西,有点傻”,还有的人说“无论有多少正面理由,非法流出的文物必须回归”。不同的观点,不同的角度,背后却是对文物和它们所代表的文化的热爱。 更多关于对待流失文物态度的调查,请见《美成在久》17期评论部分。 彩蛋:文物也来“搞事情” ![]() ![]() ![]() ![]() 倾听文物的前世今生, 仿佛与古人亲身交流,思其所思感其所感。 它会让我们懂得,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姿态, 面对历史,面对未来, 在这片土地上,拥有属于自己的远见与内涵。 穿越万里路,才看得清历史深处。 楠书房与您同行...... 行程预告 八月下旬,我们将奔赴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 在这个甲骨文的发源地, 一同赏析精美绝伦的古玉与青铜器, 与历史对话,用心聆听它们的诉说 · END · |
|
来自: 品谋图书馆馆藏 > 《流失海外的国宝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