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处暑: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文冠厚朴 2019-08-23

2019年8月23日18时,正式进入处暑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暑,意味着暑气的终止,天气是真的凉快了。

天干物燥,“鸭”“梨”当道

汪曾祺说:“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总想吃点好吃的。”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各种美食数不胜数。

究竟怎么吃才最养人呢?

吃鸭肉,贴秋膘

处暑节气,民间有吃鸭肉的习俗。

秋风起,鸭子开始囤积脂肪。

初秋的鸭肉肥而不腻,口感最佳。

处暑这天,老北京人要去店里买上一只百合鸭。

而在江苏等南方地区,做好鸭子菜,先要端上一碗,送给邻居尝尝。

老话讲,这叫“处暑送鸭,无病各家”。

鸭肉的做法五花八门,但老姜和鸭肉是公认的“黄金搭档”。

老鸭味甘性凉,是处暑之际最适宜的润燥食物。

生姜味辛性温,既能去除鸭肉的腥味,又能中和鸭肉的寒凉。

炖鸭肉时还可以加入一些应季蔬菜,如莲藕、山药等。

莲藕清热凉血,山药健脾养胃。配合鸭肉食用,能有效缓解阴虚火旺,起到降火去燥的作用。

炖秋梨,防秋燥

五行中,与秋对应的便是“五气”中的燥。

处暑节气,暑气退散的同时,也带走了空气中的水分。

人们极易出现咽干唇燥、皮肤瘙痒等症状,养生方面尤其要注意防燥。

秋燥伤肺,所以秋季养生应以补水、润肺为主。

俗话说:“处暑秋梨最养人。”

梨,又名玉乳,被古人誉为“百果之宗”。

它味甘、微酸、性凉,《本草纲目》记载能“润燥止渴,清肺凉心,消痰降火”。

梨子水分含量高达85%,生吃梨子爽脆多汁,能瞬间改善秋燥带来的咽喉不适。

脾胃虚弱者将梨煮熟后再吃更加适宜。

搭配银耳、百合、枸杞、蜂蜜等炖煮,既养人又养颜。


调整起居,缓解秋乏

进入处暑节气,除饮食外还应调整作息时间。

起居方面,建议每天多睡一小时,宜“早卧早起,与鸡俱兴”。

早卧就是大概晚上9至10点入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

早起则是早上6至7点起床,有助于阳气的舒展。

处暑节气昼夜温差大,是消化系统的“多事之秋”。

需要注意的是,晚上睡觉不要贪凉,记得关好门窗。

尤其注意肚脐保暖,在腹部盖上一层薄被,能帮你远离脾胃疾病。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处暑节气是冷热交替的时期,自然界的阳气逐渐趋向收敛,人体内的阴阳也随之转换。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适当少穿衣服,有利于收敛阳气,锻炼人体的抗寒能力。

过早添衣,一旦气温有所回升,出汗后伤风,反而更容易感冒。

可每天晨起坚持用冷水洗脸,然后按摩鼻部。

将双手拇指外侧搓热,沿着鼻梁两侧按摩30次。

每日重复1到2次,重点按摩鼻孔两侧的迎香穴。

这种方法能够帮助鼻腔适应冷空气的刺激,从而有效预防感冒。

处暑之后天气变化,既要防燥,又要防寒。

饮食留意,起居留心,迎接即将到来的金色秋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