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文学史常识

 玄真子551120 2019-08-23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的武装势力灭掉元朝,统一中国,建立明王朝。公元一六四四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明王朝统治中国约近二百八十年。明代文学的主要成就,不在诗文,而在小说与戏曲。其文学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明代前期有成就的作家作品大多集中在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施耐庵作《水浒传》,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题材曲折反映元末明初的现实,建立了长篇章回体的小说体制,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高峰,随后近百年间的长篇小说创作是异常的冷落。文言短篇小说方面,产生了瞿佑所做的《剪灯新话》和李祯所作的《剪灯余话》,虽然思想艺术成就不高,但处于唐代传奇和清初《聊斋志异》之间,起到联结纽带和桥梁的作用,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明代前期有成就的诗文作家集中在元末明初。宋濂、刘基、高启是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是文作家。明代后期小说创作渐成繁荣景象:余劭鱼的《列国志转》、熊木木的《北宋志传》和《新刊大宋中兴通俗演义》、吉衣主人的《隋史遗文》以及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西游记》和《三宝太监下西洋》等作品。明代后期在杂剧、传奇和戏曲理论方面都出现了发展的新形势。明代后期的诗文,成就不高,但流派之争激烈。

宫廷杂剧:明代前期南戏中兴,杂剧进一步衰落,以皇室贵族朱权、朱有燉为代表的杂剧作家创作的宫杂剧成为此期杂剧创作的主流。宫廷杂剧的特点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追求典雅,讲究形式,思想内容不足取,但对原有杂剧体制和表演方法有一些突破,为杂剧的转变开了先河。

台阁体及于谦:明代前期随着封建统治的巩固,诗坛上逐渐为“台阁体”所统治。“台阁体”诗以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台阁大臣为代表,他们的诗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粉饰现实、追求雍容典雅的风格,流风不佳。当时不受台阁体影响而能独树一帜的是人只有于谦,他的诗内容充实,感情真切,不事雕琢。、

“三灯”:是指明前期瞿佑所作的《剪灯新话》,李祯的《剪灯余话》及邵景詹的《觅灯余话》。

“三言”:指的是冯梦龙在宋元至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基础上创作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

“二拍”:指的是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三言二拍是当时有影响的话本和拟话本集。

临川派:明代后期万历年间,昆腔传奇进入极盛时期。昆剧的题材内容、创作方法、艺术结构和体制风格等方面都有了程度不同的发展和突破;出现了不同倾向和主张的创作流派;以汤显祖为首的“临川派”作家着重于性灵词彩,讲究意、趣、神、色,而不拘泥于格律。

吴江派:指的是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昆剧作家,他们强调文字通俗,讲究曲调格律。两派相互驳辩竞争,推动了昆剧的发展。

“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指的是汤显祖的四种传奇作品;《紫萧记》《牡丹亭》《南柯梦》《邯郸记》合称为“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汤显祖的剧作能体现他的戏剧和思想主张。

《四声猿》:是指明代后期徐渭的《渔阳弄》《雌木兰》《女状元》《翠乡梦》四个杂剧作品。这四个杂剧真正代表了杂剧作风的转变。徐渭的杂剧富于浪漫主义精神,往往通过喜剧闹剧的故事情节表现出悲愤的内容,达到“嘻笑之骂怒于裂眦,长歌之哀甚至痛苦”的境界,表现了他狂放不羁的性格和愤世疾俗的叛逆精神。

“前、后七子”:李孟阳,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人,后徙河南扶沟。生于公元一四七三年(明宪宗成化九年),卒于公元一五三〇年(明世宗嘉靖九年)。弘治进士,官户部郎中。梦阳当台阁体风行的时候,深厌其平庸熟烂,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称七子(前七子),誉之者推为杜甫以后一人。惟模拟过甚,为后人讥。他的七言古近体诗,陵跨一时,起了转移风气的一定作用。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人。生于公元一五二六年(明世宗嘉靖五年),卒于公元一五九〇年(明神宗万历十八年)。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早年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攀龙早卒,世贞独主诗坛者二十年。 宗臣、梁有誉、徐中行、谢榛、吴国伦。

唐宋派:是指明代中期嘉靖年间的文学流派,主要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茅坤等。他们在文学上,提出继承唐宋八大家古文传统的主张,激烈抨击复古派。

《童心说》:是明代后期作家李贄的一篇文章。

李贽:李贽(公元一五二七- 一六〇二年)字卓吾,晋江人。明代晚期进步思想家。曾言:“天下之人,本于仁者一般。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焚书·复京中朋友》)著有《焚书》、《藏书》、《答焦漪园》等。后来被捕下通州狱,被害而死。所著《焚书》曾被焚二次,清朝也把他的著作列为禁书。

公安派:是指明代晚期受进步思想家李贽影响的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等“三袁”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对复古派进行进一步的批评,提出比较系统的诗文主张,打垮了复古派的统治地位。

“公安三袁”:指的是袁宗道(字伯修)、袁宏道(字中郎)、袁中道(字小修)三兄弟(世称三袁)。他们都是湖北公安人,故称“公安派”。三袁中名声最著的是袁宏道(一五六八-一六一〇),他是万历进士,曾任吴县知县,有《袁中郎全集》。他参加文学活动很早,是李贽的弟子。

竞陵派:和公安派几乎同时出现的以钟惺、谭元春为首的反复古主义的文学流派。钟惺(一五七二-一六二四)字伯敬,著有《隐秀轩集》。谭元春(生卒年不详)字友夏,著有《谭友夏合集》。他俩以同选《诗归》齐名,世称钟、谭。又因他们都是湖北竟陵人,故称“竟陵派”。其著作和公安派一样,曾被全部列为禁书。

复社:复社是明末中、小地主阶级与反动贵族地主在政治上分裂的表现。也是东林党和阉党斗争的继续。复社表面上是“以文会友”、“兴复古学”的文社组织,而实质上是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政治集团。

    张溥、张采是复社的领袖。张溥(一六〇二-一六四一)字天如,太仓人,崇祯四年进士,编著有《七录斋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诗经注疏》、《大全合集》等。张采字受仙,太仓人,崇祯元年进士,著有《知畏堂文存》和《诗存》等。他俩共学齐名,号称“娄东二张”。 复社组建于公元一六三三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