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教授一针见血:如果这3点“放纵”孩子,长大后一般没出息

 藍天追雲 2019-08-23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由于可见,比起不易改变的先天资质来说,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今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清华教授更是直言,父母如果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习惯放纵孩子的以下这3点,那么无论天赋多高,长大后想要成才都会难上加难。

清华教授一针见血:如果这3点“放纵”孩子,长大后一般没出息

1、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对于孩子来说,小时遇到问题,会习惯性寻求父母的帮助,而等到融入集体生活之后,需要做决定拿主意的时候,却习惯听从别人的建议,而没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想法。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日常生活,如果只是一味地听从别人的建议,而不清楚自己的喜好以及对未来的目标,那么自然会对未来的计划没有发自内心的主动性,久而久之只会导致庸庸碌碌的结果。父母爱护孩子是出于本性,但是如果要想为了孩子能够长远的发展,那么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2、凡事喜欢一拖再拖

“拖延症”似乎成为现代很多年轻人的通病,甚至连一些小孩子也会沾染上这种习惯,在清华教授看来,拖延的本质在于缺乏正确的时间观念以及责任意识,如果放任自流,那么只会浪费时间精力,很难实现自己的预期目标。当预期目标定位10分,而拖延却只能将事情做到5分,一拖再拖认为只要达到3分就可以,那么久而久之,只会导致孩子对本要承担的责任更加忽略,等到长大后再想捡起自己的“雄心壮志”,只怕会是难上加难。

3、计划只看眼前利益

有的孩子贪图一时的玩耍快乐,而对本要完成的学业弃之不顾,如果凡事只愿看眼前的利益,那么要想有所大成就,概率只会微乎其微。学习、工作、科研等等凡事要想达到目标的过程,都必然是伴随无数的磨难以及失败,甚至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大多知识枯燥无趣,而不是充满乐趣轻松,所有有的孩子无法坚持度过孵化过程,只愿看到眼前的利益,那么自然无法实现的目标,而等到回头看的时候,却只留无数的遗憾。

在清华教授看来,孩子的天资只能决定未来能够达到高度的上限,而如果放任孩子在以上这3点,那么只会导致能够达到成就的下限一低再低,所以对于家长来说,要想让孩子长大有出息,那么对以上这3点要严加教导,才能让孩子有所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