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ZL89 2019-08-23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一般出现在公历8月22-24日之间。处暑节气,代表着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处暑中的“处”字,指多藏、终止。处暑,即是指暑热藏起来了,暑热终止了,也就是指一年最闷热的暑伏季节已经过去,暑气已经离开。

处暑已凉,莫再贪凉


之前在讲立秋节气的时候,我们说过,立秋时虽然在名义上进入了秋季,但是余暑未去,气候以及人体的感觉仍然还处于夏季的暑热之中,而从处暑开始,人体会明显的感觉进入了秋季。

尤其是早晚时段,人们会明显的感觉到“凉爽”。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今年立秋在凌晨,俗语说“早立秋,凉飕飕”,气候凉爽的比较快。又经历了接二连三的秋雨,俗语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更是促进了凉爽的到来。

事实上早在前几天,晚间的气温已经明显凉爽。很多人防备不及,就收到了“秋凉”的侵扰,导致了感冒、腹泻等问题。

过了处暑,能够对抗“秋凉”的“暑热”已然退去,我们就更要注意不能再贪凉了,转为要注意重点部位的保暖。

秋风瑟瑟,注意防风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处暑之后的风,不同于夏季的热风,已经有了凉飕飕的感觉。尤其是太阳下山以后到第二天太阳升起以前的时段。

风是打开人体大门的敲门砖。大风会刮开屋门,也同样会吹开人体防御外邪的大门。尤其在夜晚,人体熟睡之时,抵抗力是最为薄弱的时候,更要注意防风。

处暑之后,夜间睡眠时要注意避风。不能在过堂风中睡卧,不要在敞开的窗下睡觉。最需要注重的是避开窗缝、门缝里吹出来的“贼风”。

另外处暑之后,气候已然凉爽,空调事实上已经可以弃置。

秋喜酸甜,莫要辛苦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热爱美食的朋友们大概已经开始张罗各种聚餐、野炊了。然而秋季的美食也要有所选择。

进入秋季,人体明显的表现出“津液不足”的状态。近几日就诊的患者,已经有不少人出现了明显的口干、鼻干、眼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症状,也就是传说中的“秋燥”。

对抗秋燥,我们适合多吃一些酸甜口味的食物,如胡萝卜、银耳、茭白、南瓜、红薯、藕、百合、山药、梨、柿子、柑橘、香蕉、莲子、花生、黑芝麻、核桃、蜂蜜等。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相对应的,我们要减少辛、苦口味的食物。辛味散,苦味燥,都易损伤津液。如苦瓜、苦菊、生葱、生蒜、辣椒、花椒、八角、茴香等,都不适宜多食。

这也就意味着,喜爱火锅、烧烤的朋友,要多克制一下热爱美食的欲望了。

最适合秋季的茶是谁?


茶文化源远流长,很多人都喜欢饮茶。

喜欢饮茶的朋友在处暑之后,建议抛弃绿茶,选择乌龙茶更为恰当。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乌龙茶也称之为青茶,发酵程度在30%~70%,主要的成茶有武夷岩茶、大红袍、冻顶乌龙茶、高山茶、铁观音等。其性平、味甘,能润肤、润喉、生津、清虚火。最适合秋季饮用。

除此以外,还可以选择白萝卜、银耳、百合、芦根、沙参、麦冬等具有滋阴润燥的食材、药材,煎煮代茶饮,用以缓解秋季干燥引起的不适。

秋高气爽却有人失眠?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秋天干燥凉爽的气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件舒服的事。但也有些人比较苦恼。很多本就阴虚、血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熬夜族,在这个季节很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睡眠轻浅易醒等。这主要是因为阴血本就不足,秋燥又加重的阴血的损耗,导致阴血不能制约阳气,使得人体入夜所处的躯体环境仍然略显暴躁,不能平静。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此类朋友要注意,积极调整生活作息:晚间不做剧烈运动,不做过于兴奋的事情;晚餐时选择一些养阴、养血、润燥、安神的食材煲汤或者做羹,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糯米、奶类等;还要注重尽早上床,即便不能入睡,也尽早的躺在床上或是闭目养神,让身体逐渐平静下来,给睡眠制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秋季养阴也分人


这里要提醒大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滋润的食材药材。下面这几类人就不适合过多的“滋阴”:

处暑驾到,暑伏再见,早晚天凉,注意防风

脾胃虚弱,经常腹泻、腹胀的朋友;

平素畏寒,手脚冰凉的朋友;

皮肤湿疹、经常起小水泡的朋友;

平素痰多,稀白痰为主的朋友。

这些朋友需要根据能为您提供一对一、面对面诊疗服务的中医师的指导来进行药食调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