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蕗蕨

 ndkdkd 2019-08-23

蕗蕨

附生蕨类植物,植株高15-25cm。根茎褐色,铁丝状,长而横走,几光滑,极少毛,粗约0.8mm;下面疏生纤维状的根。

中文学名蕗蕨

拉丁学名Mecodium badium (Hook. et Grev.) Cop.

别 称栗色路蕨

植物界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亚 门真蕨亚门

蕨纲 Filicopsida

亚 纲薄囊蕨亚纲 Leptosporangiatidae

真蕨目 Eufilicales

膜蕨科 Hymenophyllaceae

蕗蕨属 Mecodium

更多

    形态特征

    植株高15-25厘米。根状茎铁丝状,粗约0.8毫米,长而横走,褐色,几光滑,下面疏生粗纤维状的根。叶远生,相距约2厘米;叶柄长5-10厘米,粗约1毫米,褐色或绿褐色,无毛,两侧有平直或呈波纹状的宽翅达到或近于叶柄基部,翅连叶柄宽2毫米以上;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10-15厘米,宽4-6厘米,三回羽裂;羽片10-12对,互生,有短柄,开展,三角状卵形至斜卵形,长1.5-4厘米,宽1-2.5厘米,先端钝,基部斜楔形,密接;小羽片3-4对,互生,无柄,开展,长圆形,长1-1.5厘米,宽5-8毫米,先端钝,基部下侧下延,密接;末回裂片2-6个,互生,极斜向上,长圆形或阔线形,长2-5毫米,宽1-1.5毫米,圆钝头,全缘,单一或分叉,间隙宽1-2毫米。叶脉叉状分枝,两面明显隆起,褐色,光滑无毛,末回裂片有小脉1条。叶为薄膜质,干后褐色或绿褐色,光滑无毛,细胞壁厚而平直。叶轴及各回羽轴均全部有阔翅,无毛,稍曲折。孢子囊羣大,多数,位于全部羽片上,着生于向轴的短裂片顶端;囊苞近于圆形或扁圆形,直径1.5-2毫米,宽大于高,唇瓣深裂达到基部,全缘或上边缘有微齿牙,其下的裂片稍缩狭。

    地理分布

    本种在我国东部、南部及西南部很常见。产湖北(恩施)、江西(萍乡)、福建(上杭、仙霞岭)、台湾、广东(梅县区、惠阳区、乐昌、曲江区从化区、博罗、罗浮山、信宜、九龙)、海南岛(白沙五指山)、广西(兴安、龙肿、凌云、瑶山)、贵州、云南(濞潺、西畴、蒙自、麻栗坡)等地。生长在密林下溪边潮湿的岩石上,海拔600-1600米。印度北部、锡金、越南、马来亚及西里伯等地也有分布,北达于日本。

    药用价值

    【性味】苦;涩;凉

    【归经】入心、脾二经

    【功能主治】解毒清热;生肌止血。主水火烫伤;痈疖;肿毒;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消炎生肌,用于烫火伤、痈疖、疮疥等。

    【摘录】《中华本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