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的12个法则,让孩子越来越优秀

 昵称65625155 2019-08-23

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决定了每个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尽相同。

但是有些原则还是相同的,例如家庭环境的影响,榜样的影响等,当你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时,不妨看看这12法则,也许会对你有帮助。

1、希望法则

让孩子看到希望

凡事不可求全责备,要求不要过高,以免孩子产生无力感。

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表扬孩子的努力,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更要及时鼓励孩子,给孩子希望。

希望是孩子前进的动力。

2、管理法则

孩子未成年时,管束是家长的责任

孩子未成年之前,所有的行为家长都要负责,所以家长必须履行管束责任,不能让孩子的行为影响他人的利益。

怎么管理这是个问题,必须科学、人性,但不能强势压制,不顾孩子的感受,以自己的感受为孩子的感受。

管束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承认孩子是独立个体。

3、归属法则

保证健康的家庭环境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做父母的,如果你不能保证为孩子提供健康的家庭环境,就不要养孩子。

生而不养不教,是对孩子的不负责,对社会的不负责。

健康的家庭环境无关物质,至少是没有争吵、不暴力,有爱的家庭。

有钱人家不一定就是健康的家庭环境,贫穷人家也不一定就是不健康家庭,一切看家长的努力经营。

4、力量法则

永远不要与孩子斗强

大人比孩子有力量,与孩子争赢斗强,本来就不公平,还教给孩子极强的好胜心。

在和孩子玩游戏,输赢不重要,让孩子开心才是最终目的;为了让孩子做事,也不要采用激将法,他们的心理还不成熟,不能真正理解你的意思,适得其反。

不管谁犯错都要及时道歉,争强容易做到,示弱却很难,正因为难,才显得可贵。

5、4W法则

随时了解孩子的动向

随时知道孩子在哪里(where),和谁在一起(who),在干什么(what)以及什么时候(when)回家。

这样看似严密监控孩子,不,家长起码知道孩子在哪,但并不一定要阻止。

了解和控制是有区别的。

6、结构法则

让孩子了解道德和法律的界限

从小要求孩子遵纪守法,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即使是淘气、顽皮,也要给孩子建立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此时的严格是为了今后能做个正直的守法公民。

但很多时候这种教育得家长以身作则,你不做违背道德、法律的事,他自然不会做。

7、二十码法则

给孩子空间

二十码是代表一定的空间,在这空间内任由孩子发展,培养他的独立性,不侵犯他们的隐私,尊重他们的选择。

如果你的孩子嫌你管的太严,问东问西,不妨采用这个法则。

当然,家长还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注视着并随时准备切入,而不能跑到二百码或二百里之外撒手不管。

8、后果法则

让孩子承担自己的后果

有些道理一直跟他讲,他是明白不了的,不如让他体验自然后果,教训可比道理记忆深刻。

例如叫了半天孩子不写作业,那就让他吧,等到第二天想起作业没写,挨老师骂后,他自然就会主动写作业了。

所以,当代价是可承受范围之内时,让孩子去体验,不要怕他犯错,不犯错的人生是不会有进步的。

9、慎用惩罚原则

科学的惩罚才是正确的

不是所有的犯错都可以用惩罚能纠正的,反而会起反作用。

例如孩子没写作业,你就罚他抄课本,结果他认为抄课文就是件苦差事,以后讨厌它。

有时候科学地惩罚,比打骂效果好得多。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改正,不是征服孩子,当孩子乱扔垃圾时,不妨让他去扫地。

既解决了垃圾问题,还做了家务。

10、声音法则

倾听孩子的声音

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想法,也需要被重视。

让孩子听你话的前提是你认真听他的话,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他,他就会尊重你。

所有表达力强的孩子,背后都有个肯听他们说话的温和父母。

11、榜样法则

榜样的作用很重要

谁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一定是父母。

孩子的教养、兴趣、爱好等,多半来自生长环境的耳濡目染。

如果父母本身是勤奋好学的,那孩子也是好学的,如果父母是不求上进的,那孩子也是懒得的。

有句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说的不是智力影响,而是榜样。

12、求同存异法则

尊重孩子的想法

孩子和大人的视角不一样,也许他们的看法很天真、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也值得尊重。

有想法的孩子说明思考过,只有不会思考的孩子才没有想法,你愿意自己的孩子成为哪种。

其实这些正是童心的可爱之处,如果大人认为孩子的想法奇怪而泼冷水,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也会让他们因为得不到理解而失望。

并且,有时候站在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说不定有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