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悔不当初,何必今日!潘金莲的哀叹背后隐含着多少委屈与悔恨!

 寻梦向天歌 2019-08-23

寻梦向天歌/文             

《金瓶梅》这部千古奇书妙就妙在,每当故事情节发展到关键之处,每当人物故事转折之时,就用一句高度浓缩的格言或警句来总结评价,收到以一当十、醍醐灌顶的艺术效果。

 作家兰陵笑笑生在故事情节设置上,最擅长运用前后对比、前因后果、前呼后应的手法,来观照人物命运的复杂多变。

 譬如要写潘金莲遭受西门庆殴打凌辱,必先写到潘金莲因受宠而狂妄,不知收敛,若是生非,激怒西门庆殴打孙雪娥,从此与孙雪娥结下私怨。

正因为有潘金莲前面的狂妄结怨,故而才出现她后来遭受凌辱的恶果。且潘金莲所受毒打与欺辱远比孙雪娥深重。显然,这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传统伦理观念的现实反映。

潘金莲因骄耍横,不知收敛,硬是激将西门庆殴打了孙雪娥,导致同孙雪娥结下私怨。

随后她又因寂寞难耐,打发下人玳安去李桂姐家里接人,还以词的形式写了份情书,表达独守空房、盼郎归家的急切心情。结果,这份情书在玳安儿当众交给西门庆时,被李桂姐当场抓在手里,让祝实念念给大家听。

情书中暴露的相思情怀,引得李桂姐醋意大发,从而使李桂姐对潘金莲由吃醋而嫉妒,怀恨在心。

 玳安儿没有接回西门庆,又回复在家的几位老婆说,西门庆非但人不回来,不仅踢骂了玳安儿,还说那个再使人来接,回来后都要痛骂。

在场的吴月娘与孟玉楼都表示不解,埋怨着西门庆。潘金莲怨气最大,她非常不满地发泄道:“十个九个院中淫妇,和你有甚情实!”

潘金莲一句不经意的怨气话,碰巧让在窗下潜听的李娇儿听到,误以为潘金莲骂她是淫妇,为此,潘金莲又与李娇儿结仇。

若要不知,除非莫为。没有不透风的墙。潘金莲与琴童苟且偷情之事,风声正好吹到了孙雪娥、李娇儿耳朵里。两人不谋而合,就是借机把这丑事告诉西门庆,出出心中恶气。

两人先是撺掇着告诉吴月娘,吴月娘起初不信,以为她二人为泄私愤,故意挑拨离间。后来,潘金莲与琴童之间的苟且之事又被秋菊发现,秋菊告诉给小玉,小玉又说给孙雪娥。这孙雪娥与李娇儿又来吴月娘跟前告状,要吴月娘说给西门庆。看到吴月娘息事宁人的姿态,两人铁了心要亲自告诉西门庆,让潘金莲有好果子吃。

     面对遭受凌辱后的潘金莲,作家兰陵笑笑生这样写道:“潘金莲平日被西门庆宠的狂了,今日讨这场羞辱在身上。正是:为人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这十四个字的警句,不仅是当时潘金莲等妇女地位、遭遇的真实写照,更是对故事情节演绎的高度概括。言简意深,内涵深透。

          首先是潘金莲等妇女命运遭遇的缩影和反映骨子里争强好胜的潘金莲,在同几个女人争风吃醋的角逐中,被西门庆一场暴打,犹如当头一闷棍,使她心痛如割,满腔怨恨。

        潘金莲想到了自己低微的身世,童年时代的她,虽然出身平民,但是家底并不贫寒,当裁缝的父亲还能勉强维持清淡的生活。

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她还不到八岁时,父亲却意外地死去了。丢下可怜的母亲,七口之家的生活重担落在了母亲孱弱的肩上。

        母亲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忍痛割爱,把刚刚九岁的金莲卖到了王招宣府里。好在金莲自幼聪明伶俐,利用王招宣府里的优越条件,读书写字,吹拉弹唱,一学就会。

        到了十二三岁时,活泼灵动的金莲就开始“描眉画眼,傅粉施朱,品竹弹丝,女工针指,知书识字,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致,乔模乔样。”

        到十五岁的时候,不幸再次降临到金莲身上,王招宣又死去了。她又一次跌进了人生的冰窖里。这次,幸亏母亲硬是把她从府里给拉了出来。为了生存,母亲又一次以三十两银子的价格,把她转卖给张大户家。

        十八的姑娘一朵花。十八岁的金莲出脱得“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她的花容月貌早就让张大户垂涎三尺,暗地里想着收用她。只是碍于主家婆凶狠,无法下手。

金莲也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最终还是让色胆包天,贼心不死的张大户逮住一个机会,这天正好主家婆到邻家赴宴,张大户暗地里把金莲收用了。

说来潘金莲命该如此!自从这张大户收用金莲之后,全身竟然离奇地添上了五大怪病。而那主家婆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从男人身上的怪病,得知了张大户收用潘金莲的真相。

这主家婆得理不饶人,整天在张大户面前吵吵嚷嚷,大骂不止。更为恼火的是,这老婆子对金莲也是辱骂不休,甚至动手动脚。

张大户看到恶婆娘的所作所为,有潘金莲在他家一日,绝对鸡飞狗跳,不得安宁,那婆娘眼里容不得沙子,岂能容得下潘金莲。

这张大户见风使舵,顺水推舟,看到在他家内宅住着的武大郎老实巴交,又无妻室,便赌气倒赔了房奁,不要分文,将潘金莲白送给了武大郎,还给武大郎银两当本钱做卖炊饼生意。

原来,这张大户终究是个色狼情种,被潘金莲美色所迷,用一石二鸟之计,打着鸠占鹊巢的如意算盘。每天趁着武大郎出门卖炊饼,就偷偷地与潘金莲厮会。既是武大郎偶尔碰上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敢吭气儿。直到有一天张大户一命呜呼,潘金莲这才摆脱了老色鬼的无理纠缠。

怀着一颗追求幸福生活的热心,却一次次被冷水给浇得冰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经历了同“三寸丁谷树皮”武大郎的无爱婚姻,潘金莲那颗被冷却的心依然满怀期待,遇到小叔子武二(武松),一度让她满血复活,春心荡漾,让她闻到了一股男子汉的刚劲气息。

她想使出浑身解数,牢牢地抓住这个剽悍的男人,使自己压抑的身心得到释放。可惜,她的殷勤,她的苦心,她的撩拨,全都如同竹篮打水一场空,她遇到的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铁石心肠!

当希望又一次犹如肥皂泡一样崩裂之后,向来就很要强的潘金莲把怨气全部洒在不争气的武大郎身上,骂服骂够了武大郎,骚动的心总算平复下来,日子也如同死水一般向前推移。

也许是命运之神向她伸出援手,暗地里安排她借助那根调皮的“叉杆”,与西门庆在那样的场合下回首相望,一见钟情。鬼使神差一般,潘金莲挡不住荡漾春情,一步步滑入情感的泥潭。女人啊!女人!一旦为情所困,一旦被男人的甜言蜜语所迷惑,就会不顾一切地思谋着跟自己倾心的男人在一起,共渡爱河。

她冒着抛家别舍的巨大风险,背负着谋杀亲夫的恶名,投入到情场老手西门庆的怀抱,她只想自己所做的一切能够换来男人的一片真心。

谁曾想,穿行于风月场上的西门庆,起初对她还痛爱有加,百依百顺,寸步不离,可是一段时间卿卿我我的热乎劲儿之后,便露出了沾花惹草、朝三暮四的色鬼本性。

只要看见女人,立马眼热眼红!这且不说,更令人气愤的是,西门庆竟然听信身边女人的谗言,不问青红皂白,同几个女人合伙,对她大打出手,拳脚相加,残忍折磨。

潘金莲想不明白,命运对她为什么如此苛刻!她虽然出身寒微,但她不向命运低头,渴望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她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这有什么过错!

潘金莲想不明白,她为自己喜欢的男人铤而走险,背负骂名,她渴求这个男人同自己长相厮守,耳鬓厮磨,两人世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她让自己喜欢的男人始终陪伴着她,寸步不离,这又有什么过错!

更让潘金莲想不明白,也许至死都想不明白的是,男人只要有银子,为什么就可以为所欲为,三妻四妾,甚至妻妾成群?不仅如此,男人到处沾花若草,眠花宿柳,有谁敢出来说个“不”字!而女人,可怜的女人!为什么女人被当作商品买进卖出?为什么女人生来就是男人的附属品,任人宰割?为什么女人寂寞难耐,与别的男人偷情,就被当作天大丑事,惨遭凌辱!

其实,潘金莲的遭遇、潘金莲的命运就是当时社会更多妇女的缩影与写照。漫长的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说教成为束缚妇女的精神枷锁,妇女地位普遍低下。尤其是已婚妇女地位更为卑下,婚姻关系能否维系取决于丈夫的好恶。丈夫愿意维系,女人便是丈夫的附庸;丈夫不愿维系,就要被丈夫扫地出门。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等西门庆的妻妾们,为了争得宠幸而明争暗斗,争风吃醋,充分说明她们对自己的处境及地位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

另一方面,封建父权家长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成为主从与尊卑关系,当时社会男性可以纳妾,却要求妇女必须恪守贞洁观:一女不事二夫,从一而终;丈夫死后,女子要为丈夫守节(未嫁夫死,也要守节),寡妇不能改嫁,否则被视为“淫妇”。封建统治者甚至设立贞节牌坊来表彰守节的女子,以此来满足男性对女性的独占欲。有的女子在丈夫死后,甚至要作为殉葬品以死殉节。

          其次是对故事情节发展前后呼应的生动诠释。小说艺术,特别是长篇小说结构方式有多种:前后呼应、铺垫、过渡、设置悬念等。所谓呼应是指全篇的前后文在内容上存在紧密的联系,可以是对同一情况做出解释、说明、交代。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突出文章主旨。

古人非常重视文章结构上的前后呼应。王安石《游禅山记》一文中写华山洞的位置和命名缘由,为下文写游华山洞作交待,其中写华山洞命名缘由又与开头一句照应,能使文章自然流畅,水到渠成。又如《报任安书》一文更是首尾呼应的典范之作。如司马迁说到汉武帝晚年的酷法时,先是说“传曰:‘刑不上大夫’”,而后在段末又说:“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由于通篇前后呼应,一段之间又前后呼应,使得全文显得异常紧凑,次序井然。

     作为鸿篇巨制的《金瓶梅》,作家兰陵笑笑生在谋篇布局上更是把前后呼应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全书既有整体上先总后分的前后呼应,又有上下回之间的前后呼应。比如在总体框架结构上,开篇先是通过一首格律诗讽喻了世人沉迷“酒色财气”不能自拔的极端危害性,接着展开描述西门庆等人怎样被“酒色财气”所俘虏、所击倒的残酷过程。    

在上下回之间的前后呼应上,作家先写潘金莲遇到武二郎(武松)之后,极尽献媚勾引之手段,后有潘金莲为泄私愤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先写潘金莲巧舌如簧、搬弄是非,激将西门庆怒打孙雪娥,后写孙雪娥伺机报复,勾结李桂姐挑拨西门庆残酷侮辱潘金莲。如此前后呼应的情节发展变化还有许多,仔细揣摩,妙不可言。

作品运用前后呼应的结构形式,使行文能成为一个整体,表现在内容上能起到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的效果。在行文上,可以在前文内容上做好铺垫,交代原因、背景或关键要素,下文再次引申事件产生的结果或效果,这样会使行文变得自然流畅;在感情上,采用前后情感回环式照应,也会使文章的主旨得以提升,在事件中明晰事理或哲理。前后呼应是一种很好的结构方式,能够充分照顾行文的思路,按照故事情节发展需要,合理安排好文章的布局结构,灵活创新地运用前后呼应方式,能够使整部作品亮点纷呈,熠熠闪光。

           第三,反映了善恶有报,因果报应的伦理观念,告诫人们不能狂妄骄横,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把事情做绝。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假如潘金莲不要听信谣言是非,自以为是,锱铢必较,激将西门庆怒打孙雪娥,结下仇怨,怎么会受到几个女人合伙报复,遭受那样的奇耻大辱呢?

         原本西门庆的女人个个都是鸡肠狗肚,偏偏这潘金莲又不知自重,仗着几分比别人优越的姿色,就想让西门庆整天守着她不要离开,要知道这西门庆又不是潘金莲一个人的男人,西门庆是几个女人甚至多个女人共有的男人!怪不得善恶有报来得那么迅猛而激烈!

         有一句话叫:是非日日有,不听自然无。面对口舌是非,偏偏这潘金莲对是非就是特别上心,不仅平时喜欢察言观色,而且还有一个爱在窗外偷听的癖好,一旦听见风吹草动,潘金莲岂能轻易放过,再经过一番加油添醋,必然小题大做,引起轩然大波。心高气傲的潘金莲,看起来,痛痛快快地发泄了内心私愤,到头来却也是两败俱伤,不遭受耻辱的伤害才怪呢!

  《金瓶梅》虽然描写的是大宋徽宗皇帝正和年间(公元1111年)的现实生活,距现在已经900多年,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小说对酒色财气的深度讽喻仍然具有深透的借鉴意义。是金子总会闪光!充分体现出长篇名著《金瓶梅》强大的艺术生命力量!

  就拿潘金莲赌气挑拨西门庆怒打孙雪娥,随后遭到孙雪娥报复,自取其辱这一故事情节来说,就让我们从中得到许多启示和教益。

 潘金莲被西门庆羞辱毒打,既给潘金莲当头浇了一盆冷水,给她上了非常沉痛的一课,又会让人联想到“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古话来。

  仔细玩味这句话,出处还有一段典故。据宋·姚宽西溪丛语》记载,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照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这句俗语还有下半句,更加精华,也是老祖宗教给我们的做人道理:“得放手时须放手”。 古人说“动辄得咎”,只要你有所行动、有所选择,就会面对得失。有时候,我们选择放手,是为了更多的收获。有时候我们是不得不放手,事不由人。无论面对哪种情况,都需要做到“得放手时须放手”,否则事情只会越来越糟。

        人性自私,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没有这点自私,我们无法从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的巨变中存活下来。世上确实有顶天立地愿意付出自己全部的圣人,可世上更多普普通通,只想好好活下去的普通人。如何更好地生存,是数千年前古人就已经开始思考的问题。当然,那些智者发现,只计较眼前的得失,往往容易忽略更多更远处的收获,正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得饶人处且饶人”,看见是饶旁人,其实也是饶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