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成都宽窄巷子的韵味

 昵称45109175 2019-11-26

因为我出生在三国名城、楚都故里的荆州,而祖籍却系千年盐都、南国灯城的自贡,所以自称“蜀人楚子”。因此蜀之首府成都也算是我的故乡,虽然不那么正宗,但是我的表兄弟、表姐妹、侄儿侄女们早就迁“都”,成了地道的成都人了,而成都呢,也就自然而然成了我地道的“表故乡”。

正因为这种历史渊源,让我有了成都情结。近二十年来,除了公差,我几乎每年还要“回”成都寻找一下故乡的感觉,品味一番家乡的味道,体验一把父辈曾经的生活。

也正是这种初衷,我到了成都却从来不去被说得天花乱坠的新区,无论它有多新潮,多美好,也不向往,不羡慕。但必须要去的是老街老巷,无论它有多陈旧,多难看,也不嫌弃,不舍弃。每每跨进老宅的木门坎,坐落市井的小摊桌,品品地道的小吃,尝尝原味的川菜,与亲戚摆摆龙门阵,与好友喝喝盖碗茶,那感觉总是美滋滋的,那安逸劲在其他的地方就是找不到……

已不记得是十多年前的哪一年了,成都在城市“双修”中完成了宽窄巷子的改造工程。从此,成都更有了一块让我朝思暮想、念念不忘的去处。

人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去的次数多了,自然会有感情,对它的来龙去脉会有所了解,对它的认识也会逐渐深刻,更何况是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呢!

俗称的“宽窄巷子”,实际上是由宽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三个东西朝向、平行排列的老街组成的街区。过去这里曾经是成都遗留下来的较成规模的清代古街古坊;现在这里已经是遍布着清末民初风格、青黛砖瓦的四合院落,是成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街区之一。

而“巷子”的由来还颇有故事。据说,1718年康熙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并在当年少城基础上修筑了满城,满城则由几条胡同构成,至民国初年,由“胡同”改称为“巷子”。后经百年变迁,“宽窄巷子”作为成都新一轮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杰作载入了新世纪的史册。

经过新一轮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如今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已由各具清末民初特色的四合院落、兼具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和综合改造的宅院式酒店等数十个建筑群落组成。

在成都,民间有“闲在宽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的说法,对此我颇多感触。

这些年来,只要一有机会到成都,我都会去宽窄巷子感受成都人那种悠闲的调调,在春夏秋冬的不同季节,游过、呆过、品过、闲过、泡过,那感受颇为温馨,那感觉颇有差异。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宽窄巷子所彰显的老成都独特的韵味。

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些在宽窄巷子里清闲,游荡,散漫的日子,那许多悠闲自在的一幕幕情景:

宽巷子的原住民、客栈、老茶馆等城市留痕,与建筑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等成都元素……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小观园的园林,恺庐的门头,龙堂的阁楼,宽坐的佳肴是我闲逛、闲坐、闲住,消遣过闲暇时光的地方。在此品美味,品茗茶,品人生,感受老成都的“闲生活”,好不惬意!

窄巷子因地制宜,突出偏窄道路两旁院落的街面设计,与融入在建筑里的植物形式,营造出安静的氛围……展示了老成都的最典型的院落文化。我曾选择在盛夏时节来这里感悟,把节奏放慢,把心情放松,又曾在栓马石前瞎蹓跶,星巴克里品咖啡,窄井轩中尝小吃。印象最深的还是在蜀韵园里纳凉听戏,一把竹凉椅,一支芭蕉扇,一杯盖碗茶,一段老川剧,享受老成都的“慢生活”,沁人心脾!


井巷子以景观墙面为特点,体现的是宽窄巷子的现代界面,是成都人的“新生活”空间。这里有酒吧、夜店、甜品店,有婚场、特色零售、简便餐饮,还有民俗文化墙,是年轻人向往和聚集的场所。每到良辰吉日,小洋楼广场总是热闹非凡,总有新婚燕尔的男女,盛妆欢宴,男女老少,亲朋相聚,举杯畅饮,祝福新人在此荡起双桨,祝愿伉俪从此开启幸福生活的远航。那场面总不能不令我驻足观赏,追忆往事,无限感慨……正因为如此,井巷子是年轻人时尚、甜蜜、寻梦的天堂,也是过来人回忆往事,触景生情的地方。

宽窄巷子就是这样,无论你来自何方,要去何地,也不管你从事何业,经历如何,都能让你在此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感觉!

这十来年,我的职业经历跨度不大,从规划专业到建设行业。所以,我在宽窄巷子里的视角总与规划建设有关,关注点不是规划布局,就是建筑形式。

从规划布局来看,宽窄巷子实际由三条步行街组成,且中间有巷道连通,具有人性化的便捷设计;而在宽窄巷子两端则分别设置了东、西两个广场,具有聚集人气与疏散人流的规划功能,偶尔还是促销的场地。从整体功能规划上看,宽巷子商业占比约为70%;窄巷子商业与文化景观占比大约为四六分成。商家店铺与院落墙壁间隔,文化景点与私家住宅穿插,使得游客在宽窄巷子游览的节奏跌宕起伏,富有韵律,既不会有审美疲劳,又不致感到山穷水尽,让游客动静结合,张弛有度。

从建筑形式来看,宽窄巷子主要是四合院式的建筑,具有川西建筑特点,其中民国时期的遗存则多为中西合璧式建筑。正是这些不同建筑风格的混搭组合,使得宽窄巷子拥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特别是其建筑高度大多在6至7米,与街道宽度4至5米相匹配,横竖比例适度,落差变化幅度恰到好处,使得行走空间与观赏空间的舒适度完美融合。

宽窄巷子的环境塑造也是赏心悦目的,无论你游走到哪里,逛悠到何处:一幕幕会所、茶馆、院落,盖碗茶、龙门阵、老川剧等文化荟萃的氛围无处不在吸引着你的眼球;一处处浮雕墙、铁花墙、照片墙,雕塑、雕花、橱窗等与游客互动的元素无时不在调动着你的情绪;一个个植物景观、树池花池、灯具花箱、生态铺砖等部品部件的靓丽有意无意引导着你的驻足……

当然,有目共睹的是,宽窄巷子改造工程中除了对老建筑青砖墙、高门楼、花墙裙等标志性元素的保留或翻新,也不乏以青砖、灰瓦、棕木为主要材料构筑的新建筑,甚至还有现代建筑方式的落地玻璃和钢结构。尽管如此,新老建筑在这个特定的区域,总体上仍是遥相呼应,汇成一体的。

真正能让宽窄巷子活起来的,还是这里承载的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通过文化内涵和商业形式的有机组合。记得那是个国庆长假,为了打造荆州古城的一条特色商业街,我作为“向导”曾与一个考察团队到访宽窄巷子,那次关注的重点是宽窄巷子文化传播与商业业态的融合方式。其实,不用太专注,宽窄巷子的每一处风景和细节无不在商业运作中传播着文化。在井巷子的一段民俗文化墙前,五、六个艺人身着经过特别修饰的传统服饰,正在寻求与游客的互动,一本正经地要摆出“老板与伙计”的姿态,等着游客参与这合影收费的服务。本来我没想过要过这把“老板”瘾,可是在这几个惟妙惟肖,川味十足的“伙计”盛情邀请下,没经得住诱惑,居然大大方方地秀了一把,引来同行一阵开怀大笑。由此我们也大受启发,看来,在特色区域的商业运作,不仅需要创意,而且需要文化,只有文化融入商业,商业承载文化,两者融合互动才是激活历史文化街区特定功能的活动因子。

有鉴于此,曾几何时,当我躺在宽窄巷子梧桐树下的凉椅上,手摇芭蕉扇纳凉悠闲的时候,作为一名规划建设的管理者也曾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同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荆州,究竟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古城保护利用路径呢?

宽窄巷子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保护改造历史街区的成功经验,无疑是可资借鉴的。

而作为生活在荆州的“蜀人楚子”,我是多么期待荆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有如成都宽窄巷子那样的规划理念、建筑手法与传统艺术,在诸如荆州古城三义街之类的特色区域塑造出具有“三国名城、楚都故里”韵味的历史文化街区……

我知道,这不仅是城市规划师的使命,也是城市建设者的责任!

关联阅读

行走丨访墨西哥散忆

行走丨“五彩”斑斓的巴黎

行走丨三清山:观岩觅“仙”之旅

行走丨南北威尼斯:亦真亦幻难取舍

行走丨宜昌:三峡有人家 清江皆画廊

行走丨龙门石窟:看“热闹”、悟“门道”

吟诗丨 楠溪江畔演绎了一场清雅重阳诗会

雅聚丨“山水永嘉、诗意栖居”重阳诗会

笔会丨等你,在塘栖雷迪森庄园

笔会丨心宿,东钱湖边的一声蛙鸣

雅聚丨诗味谷雨浓,吟咏在龙景

诗会丨谷雨,在东阳龙景雷迪森

诗会丨忆那一场烛光中的诗宴

行走丨在西湖,我走散了自己

行走丨廊桥,一场故乡的遗梦

行走丨平桥秋光(外一首)

行走丨东坪,最美的遇见

行走丨在黄河谣(组诗)

行走的格桑花(组诗)

行走丨龙宫记(组诗)

行走丨浙里山水还依旧

行走丨小镇芳华

行走丨幽

旅途上的故事,请告诉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