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气不足,大汗自出!出伏后依然爱出汗,你该警惕了

 狼郎琴瑟 2019-08-23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中医内科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这篇文说,给您聊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病案。

记得刚刚行医的时候,有一回,来了一个60多岁的患者。什么病呢?爱出汗。前胸后背出汗,手脚心也爱出汗。这个毛病,已经出现五六年了。他看过西医,也看过中医。也许是久病成医,他一开始对我这个年轻小大夫不太信任。

  

看过他的舌象和脉象之后,我坐在那里合计了好一会儿。我倒不是对眼前的病人没思路,而是在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想错了,是不是自己的思路有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啊?我发现,他整个人属于一个阳虚的状态。阳虚对多汗一症的诱发,是比较明显的。既然如此,按照补阳的方向用药,就是对的。既然如此,前医为什么看不到呢?是不是我这个年轻小大夫,看问题不全面?

没办法,这就是我刚行医时候的状态——战战兢兢,动不动就自我怀疑。

末了,给患者除了一个简单的主意:准备黄芪、粳米和韭菜,黄芪先煮水,取药汁,然后和米一起煮粥,燃火粥熟的时候加入一点韭菜,再煮一会儿,争取一次吃完。

  

老患者听说,就怀疑,韭菜配黄芪,会不会上火啊?我说你不会,回去照做。这个病并非那么复杂。结果,一个多月之后,这个患者回来找到我说,多汗的症状已经好了不少了。这名患者十分激动地说:“我这毛病都五六年了,想不到你一个小大夫就能治好”。

我笑了——谁说小大夫不能治病?

其实,这个患者的自汗、多汗,和它的肾阳虚是有直接关系的。现在想,之所以前医没有看到,可能和患者体质的变化有关系。在从前的某个时段,阳虚的表现可能不明显,仅仅是体现为气虚等。因为气虚,是阳虚之渐嘛。

阳虚是怎么导致多汗的呢?《素问》早就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我们体表的卫气,其实就是阳气的一种表达。阳气不足,卫气虚弱,不能固摄津液,就会多汗。而阳气的根,又在于肾。所以由于阳虚而导致的多汗,患者多有一些肾阳虚的问题在。卫气这个东西,虽然源于脾胃,但是它的根,还是在肾里面。

所以说,我们不能一看到自汗、盗汗,就想到阴虚有热。它还可能是阳虚的一种表达。那这个时候怎么办?我前面提到的食疗方子,就比较适合。具体,就是黄芪30克,粳米50克,韭菜50到100克。黄芪加水水煎2次,每次都煮到沸后30分钟,合并药液1000毫升,和粳米一起煮粥,快熟的时候加入韭菜。这里面,韭菜能入肾,补肾阳,黄芪可以补气、固表。

  

写到这里,我想提醒一下此时此刻的读者——眼下已经入秋了,出伏了。夏天爱冒汗,这正常。但是这个时候你依然天天大汗淋漓的,一动弹就一身汗,就要小心了。暑热之气,会打开人的毛孔,令我们出汗。但是现在暑热之气消退了,毛孔还是舒张,就得考虑卫气不能固护体表,导致津液外泄了。这背后就很可能隐藏肾阳不足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如果去滋阴,去清热,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肾阳不足导致的多汗,什么症状?我说一下,您千万记住,这就是浑身出汗,盗汗或者自汗,气短乏力,精神疲惫,有些怕冷怕风,可能伴随心悸,尿频,腰背酸软,舌质发淡。符合这些症状,要多一些考虑了。

好了。文说到这里告一段落。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