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1)续 5、观察物理现象的方法 学生要学会观察物理现象的基本方法: 整体观察法:即抓住物理现象的主过程,能从整体上把握所观察的物理现象。 多维度观察法:即从不同角度,不同的面,不同层次去揭示物理现象的主要的、本质的特征。 分析观察法:即剖析物理现象的成因,变化条件及结果。 表面张力的肥皂膜实验 如在观察课本中表面张力的肥皂膜实验中,要求学生观察比较分析: (1)将铁丝圆环放入肥皂膜中,取出时可形成肥皂膜; (2)再将圆环中间拴上细线,仍可形成膜,但细线没有拉直; (3)这时将细线右侧膜扎破则细线向右被拉成弧形; (4)若将细线打成一个圆,把圆环中间的膜扎破,则细线被周围的膜拉成圆形。 此实验观察中,肥皂膜的变化,实验出现4种情形,有顺序,有对比,有不同。 据此可分析,细线形成的形状,反映本质是肥皂膜有表面张力;以及表面张力的方向,表面张力各个方向的大小。 这就是用分析观察法,剖析物理现象的成因、变化条件和结果的过程。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观察到在膜上有七彩条纹,这个物理现象是光的薄膜干涉,可作为以后学习光的干涉的伏笔。 6、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本身也是物理学习的内容,了解科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之一。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过程技能的学习在研究学习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应该掌握的;发现问题、建立假设、实验验证等许多研究性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学生掌握研究未知世界的手段。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1) 提出问题: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物理学相关的问题,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物理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 (2) 做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控制变量,设计实验。 (3) 制定计划:拟定研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料与器材,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实验具体方案。 (4) 实施实验:进行观察、调查和实验,收集数据,评价数据的可靠性。 (5) 得出结论: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撰写研究报告,交流研究过程和结论。 这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基本流程,历史上许多的科学发现,都是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这也是学习物理,形成科学素养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即对问题用科学研究的方法去验证,而不是信口开河,想当然,一切以事实为根据,这也是一种良好的科学素质。 爱因斯坦 对光的本性——波粒二象性的认识过程就反映了这种科学实证精神: 有对光子的粒子性的实验现象、假设、科学实验证明和解释理论,也有对光的波动性的实验现象、假设、科学证明和解释理论,到最后通过实验证明,形成对光的本性——波粒二象性的统一认识。 由光的波粒二象性启发,德布罗意又提出来'物质波'的假设,后来电子射向晶体的实验也证实了物质波的存在。 在现代的科学研究,无论是能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或者实验证明,或者提出一种理论解释,只要能做成一项,就是一件伟大的科学发明! 7、物理实验仪器使用和原理设计的基本方法 测量仪器使用时的基本共性: 测量原理、最小刻度、量程、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 所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都必须明确这样5项,才能够正确使用测量仪器。 如游标卡尺,测量原理是将主尺的1亳米在游尺上放大10倍,最小刻度0.1毫米,最大可量15厘米左右,使用方法是主尺和游尺的结合读数,注意零刻度是否准确等。 测量的本质就是将被测量物与标准作比较。 实验的目的就是要测量出所需要的数据,作为分析判断的依据,实验的方法是否正?往往决定了实验是否能够成功。 实验设计的方法可归纳以下几种: (1)累积放大法,把某些物理量累积测量或把它们放大后显示出来的一种方法。 如单摆实验周期的测量,测量50次周期的时间,然后再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侧量微小长度,将微小长度在另外一个方面进行放大,再进行测量。 光放大 (2)平衡法,根据物理系统内部普遍存在的对立的、矛盾的双方使用系统偏离平衡的物理因素列出平衡方程式,从而找出影响平衡因素的一种方法。 如用天平测质量、验证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卡文迪许扭秤等。 卡文迪许扭秤 (3)控制变量法,在多因素影响的物理现象中,控制某些量不变,研究其中某一因素变化对现象结果的影响。 这是物理学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实验方法! 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控制质量的不变,分析加速度与物体受力情况的关系,或者控制力不变,研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这种控制变量法的思想,也是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科学的判断,都要用到这种控制变量的方法。 (4)转换法,把某些不易测量的量(不易显示的量)转换为容易测量的量(易显示的量)。 如把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转化为电表指针的偏角; 用从等高处平抛两球的水平位移大小替代它们的水平速度大小等。 (5)留迹法,把瞬息即逝的现象(位置、轨道、图像等)记录下来的一种方法。 如用纸带打点记录小车的位置;描绘平抛小球轨道;闪光照法;云室记录微粒轨迹等。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