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霜唑是由日本石原产业株式会社研发的磺胺咪唑类杀菌剂。氰霜唑(120116-88-3)为超级保护性杀菌剂,对霜霉病,疫病,根肿病,猝倒病等有特效,特别对晚疫病和霜霉病有极高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比其他杀菌剂低2~38倍,且用药期灵活、持效期长。 商品名称:科佳、赛座灭等 化学名称:4-氯-2-氰基-N,N-二甲基-5-对甲苯基咪唑-1-磺酰胺 理化性质:原药为白色无味粉状固体,熔点152.7℃,溶解度(20℃):水中(Ph5)为0.21mg/L,丙酮中40.69g/L,乙腈中28.75g/L,蒸气压1.33×10-5Pa,分配系数为3.2 (25℃)。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急性经皮LD50>5000mg/kg,急性吸入LD50>2000mg/kg,大鼠眼刺LC50>5.5mg/L,兔皮刺有轻微刺激,兔皮肤过敏性有极轻微刺激,豚鼠无致敏作用。Ames试验、小鼠核试验均为阴性,大鼠(90天经口)亚慢性毒性作用,无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鲤鱼LC50>69.6mg/L (48h),虹鳟鱼LC50>100mg/L(48h),水蚤EC50>0.487mg/L (3h),月牙藻EC50>0.858mg/L (72h)。鹌鹑急性LD50>2000mg/kg,饲料LC50>5000mg/kg;鸭急性LD50>2000mg/kg,饲料LC50>5000mg/kg;蜜蜂经口LD50>151.7μg/只,接触LD50>100μg/只,蚯蚓急性NDEC>1000mg/kg。 主要剂型:10%悬浮剂,40%颗粒剂 作用机理:氰霜唑是线粒体呼吸抑制剂。能阻碍病原菌在各个生育阶段的发育,是通过有效成分与植物病原菌细胞线粒体内膜的结合,阻碍膜内电子传递,干扰能量供应,从而起到杀灭病原菌的作用。 作用特点:氰霜唑是一种超级保护性杀菌剂。具有很好的保护活性和一定的内吸治疗活性,针对性强,效果好,耐雨水冲刷,使用安全、方便。对霜霉病,疫病,根肿病,猝倒病等有特效。有效期长达10~14天,可减少用药次数。 适用作物:马铃薯、葡萄、黄瓜、白菜、番茄、洋葱、莴苣、荔枝等多种作物。 防治对象:氰霜唑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类病害,如霜霉病、霜疫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根肿病等病害。 使用技术 辣椒疫病 1、防治辣椒疫病,发病初期,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药液要喷到所有叶片和果实上,最好在摘除病果后再打药,7~10 天1次,连防 2~3次。病害大流行时5~7天喷1次。 番茄晚疫病 2、防治番茄晚疫病。夏秋番茄(露地)及日照不足的大棚番茄,在发病初期施药,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2500倍液喷雾,可有效防治晚疫病的发生和危害。 黄瓜霜霉病 3、防治黄瓜霜霉病、疫病,定植缓苗后开始用药,用10%氰霜唑悬浮剂 2000~2500倍液喷雾,7~14天1次,连用2次;发病高峰期,用10%氰霜唑悬浮剂1000~1500倍液喷雾。建议与烯酰·锰锌、霜脲·锰锌等药剂轮换使用,以延缓霜霉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4、防治西瓜疫病。未发病或发病初期用药,每亩用10%氰霜唑悬浮剂 53.3毫升,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7~10天一次,连喷3~4次。 5、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先拔除、烧毁或深埋病株,并用10%氰霜唑悬浮液3000倍液喷雾。 大白菜根肿病 6、防治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可在播种前用10%氰霜唑悬浮剂2000~3000倍液浸种10分钟。或用10%氰霜唑悬浮剂1500~2000 倍液充分淋苗床土。大田用10%氰霜唑悬浮剂1500~2000倍液在移栽苗周围浇土(淋水深度达到 15 厘米),每株250毫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