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同样作为劳动人民的我们,也应该拥有自己的音乐,有自己丰富的精神文化。 2019年8月18日下午,尖椒在深圳组织了一场“真人图书馆”活动。 在参加真人图书馆前,我其实充满疑惑,不知道这个分享会是做什么的。 那天下大雨,我来迟了,错过了大家自我介绍环节,有意思的是,大家都把自己的名字或昵称贴在了胸口。 这个聚会,把有共同兴趣的人聚在了一起,邀请了一位在工人音乐道路上前进的女士分享她的事迹和观念。除了各位女性参与者,分享者小娜把自己的乐队成员也带来了,他们是在场的唯二两位男性,这让大家听到了不同角度的声音。 分享会,真的是分享会,大家可以非常自由地向小娜提问,或者互相讨论彼此的观点。我最开心的是,大家能平等地围坐在一起,不问出身、工作和学历,在互相尊重的氛围里,讨论感兴趣的话题:关于工人音乐、关于性别平等、音乐语境里的女性刻板形象......大家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疑惑、感受和想法。 我是底层女工,身处的环境就是不断地干活,闲的时候大家都爱讨论吃喝玩乐或者拉撒睡。除了在网上,我从来没有进入过这样一个讨论抽象话题的圈子。在以前的环境里,我讨论这些话题时,从未感到过安全。因为如果我在现实中去和身边人讨论这些不“不切实际”的话题,他们都会把我当做发神经、想太多或者吃饱了撑着,我的发声被这样轻易粗鲁地抹杀了。但在这里,我感到自己是自由安全的。 感到安全,并不是说大家都互相迁就赞成彼此的观点,而是主持人和参与者都努力维持一个平等尊重的环境,哪怕观点有不足或听者无法理解,大家会用不包含攻击的方式回应,而不是轻易批判和指责。 分享会期间,我觉得最有共鸣的是,小娜说:“工人也可以有自己的音乐,音乐不是只属于精英阶层的。” “我们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音乐上占有自己的空间。” 就像他们在豆瓣公共栏展示的那样,他们发出底层劳动者的声音,他们希望工人们能创作出引起共鸣的属于自己群体的音乐。 我喜欢音乐,我记得在一个心理学公开课视频里,有位老师说:“音乐都是有规律和节奏的,那么人为什么会喜欢有规律和节奏的声音呢,为什么会天然地喜欢音乐呢?因为在胎儿时,我们每天感受到的,就是妈妈有节奏的心跳声。妈妈有规律的心跳声安抚着我们,使我们感到熟悉和安全......这或许是一个人听到的最早的‘音乐’。” 这段话使我印象深刻。我们都在在胎儿时接受着妈妈心跳声的安抚,这种“安抚”不受阶级差异的影响,如同音乐,是人类共有的表达情感的方式之一,是没有国界和阶层的。 在远古的时候,劳动人民在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就会敲打石器、木器去表达喜悦欢乐之情。 承载着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诗经》,里面不仅有贵族的篇章,也有底层劳动人民的歌谣。 现在同样作为劳动人民的我们,也应该拥有自己的音乐,有自己丰富的精神文化。 音乐是困苦生活中对自己的慰籍,是减压的好方式,它比吸烟、喝酒或玩游戏更有用。 我想利用音乐去表达自己深沉的难以诉说的情感,分享自己生活的酸甜苦辣。如果以后有机会,我会去拜访他们的乐队。 大家谈性浓烈,因为时间的关系,最后的音乐工作坊推到了下期。乐队成员董军说,他要给大家一个完整愉快的音乐创作体验,仅仅一个小时是不够的,必须有一个下午。他保证到时会非常有趣。 乐队还赠送我们每位参与者一份限量版音乐CD,好开心(●°u°●)。非常期待下一次的音乐工作坊。 因为尖椒第一次开展真人图书馆的活动,瑕疵难免。 最后的总结环节,主持人组织了大家自由讨论关于这场活动的感受和改进意见,在这里大家又有了不同的观念碰撞,比如:一位成员希望参与者全部都是女性;另一位成员则希望有男性参与,希望听到不同角度的声音。 我觉得,在平等尊重的环境里,参与者们的观点分歧也变得很有意思。 “麻辣青年女性成长营”第一期共有三次活动,“真人图书馆”是第一期。 下一期是瑜伽工作坊,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扫码报名参加哦。 延伸阅读 一呼一吸之间,找回身体的平衡 | 线下活动 小天地,大梦想——#我的廉租生活#故事征集 请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本文系橙雨伞公益和尖椒部落共同开发和制作。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转载自关爱女性,赋能女性远离暴力的跨界公益项目“橙雨伞”(微信ID:chengyusan666)+中国女工权益与生活资讯平台“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并保留以下作者信息: 作者:小花 我五行主水木,缺金。 这里是广告 【胸针 钢铁姑娘环卫女工 文字款亚克力胸针 CHIMAGUN原创满百包邮】,椱ァ製这段描述€dD3tYQBVi87€后到◇綯℡寳 复制淘口令,打开淘宝即可购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