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癌症战斗不息的斗士,致敬Sandra Horning博士!

 生物_医药_科研 2019-08-24

▎药明康德/报道

从癌症幸存者到肿瘤学家,从患者护理人员(caregiver)到医药公司高管,桑德拉·霍宁(Sandra Horning)博士在一生中扮演过多个角色,而她与癌症也结下了“不解之缘”。本周,罗氏(Roche)公司宣布,这位在罗氏和基因泰克(Genentech)奋斗了10年的首席医学官兼全球产品研发负责人将于今年年末退休这10年里,桑德拉将15款新药带给了患者,引领罗氏向世界上最难攻克的疾病进军。罗氏的公告表示,她对科学和患者的执着是激励罗氏员工的榜样。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位传奇女性与癌症之间的斗争历史。

图片来源:基因泰克官网

与癌症的初次相遇

桑德拉在爱荷华州(Iowa)的一个叫做克里斯顿(Creston)的小镇长大,在那个年代,医生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由于身体多病,桑德拉小时候出入诊所的经历塑造了她对医生的印象——他们是帮助其他人的好人。当她14岁的时候,她立志也要成为一名医生。

1971年,桑德拉在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获得学士学位,并且开始准备报考医学院。然而,她人生中的第一场灾难降临了,她的父亲被诊断出患有转移性晚期癌症。

“我父亲只坚持了6个月,在我刚上医学院3个星期的时候就去世了。这是我生命中一个重要节点,它改变了我的经济状况,让我必须马上成长和成熟起来。它也坚定了我改变世界的决心”桑德拉说。

21岁的桑德拉在悲痛之余也十分愤怒,为什么他的生命就这样嘎然而止?为什么我们对如何治疗癌症知之甚少?桑德拉决定将她的一生投入到与癌症的斗争中去。

桑德拉的决定将她带到了加州的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在那里她完成了医学肿瘤学的进一步进修并且成为斯坦福大学的一名教授。

靶向疗法时代的见证人

在斯坦福大学,桑德拉对淋巴瘤的分类和其背后的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病理学的同事们一起,桑德拉进行了对淋巴瘤分类的先驱性工作,发现淋巴瘤可以分为T细胞和B细胞两种不同谱系。桑德拉在淋巴瘤领域的工作让她成为这一领域的专家。

“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参加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时的情景,那时候ASCO年会还是个小会议,而关于化疗的报告是会议的主流。我记得心里想,这还远远不够!

▲Rituxan(图片来源:基因泰克提供)

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随着科学家们对癌症生物学理解的进步,“靶向疗法”时代的曙光初现。桑德拉也和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了检验靶向CD20的抗体疗法Rituxan(rituximab)的临床试验这些临床试验最终为Rituxan获批与化疗联用,一线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提供了宝贵的试验数据。

那真是令人兴奋的时代”桑德拉说。

亲身经历癌症

作为一名肿瘤学家,桑德拉是许多患者听到癌症诊断那一刻的见证人。他们的生命在一刻间被永远改变,她知道他们的彷徨和忧虑,然而在1996年,这个时刻降临到她自己的身上。

在参加完1996年的ASCO年会之后,桑德拉不能再忍受自己乳房内的不适,虽然她去看的几位医生说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作为医生的直觉让她坚持要求进行组织活检。而检查的结果带来了她不想看到的消息——癌症。

“当获得癌症诊断时,你会想到死亡,”她说:“那是你首先想到的事。”

桑德拉觉得,为了自己12岁和14岁的儿子,她也要活下来。她的大儿子刚刚中学毕业,获得诊断消息的那天,小儿子正在庆祝12岁的生日。

接受手术治疗之后,桑德拉一边进行为期6个月的化疗,一边继续她的研究工作。她决定不掩藏自己的疾病,而且要活得精彩。

1997年的ASCO来临了,化疗虽然夺取了桑德拉的满头金发,但是她买了一套假发。于是在ASCO年会上,桑德拉“摇身一变”成了一名红发女郎,上台参加研讨会。

▲参加医学会议的桑德拉·霍宁博士(图片来源:基因泰克官网)


“我的癌症经历教给了我多年临床经验无法传授的东西。我亲身体验到了癌症如何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即使治疗成功,它还会给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带来深远的影响。”因此,当她在2005年被选为ASCO主席时,癌症幸存者的生活质量成为她致力改善的关键问题之一。她鼓励肿瘤学界不但要研究治愈癌症的方法,还需要找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段

这时,桑德拉的母亲已经经历过两次癌症诊断和治疗。作为一名癌症患者的护理人,桑德拉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与癌症的斗争。在担任ASCO主席期间,桑德拉是鼓励肿瘤学家为癌症幸存者提供治疗方案的先锋。“我要确保那些癌症幸存者得到和癌症患者一样严格和专业的护理。“她说。

这些经历也让她找到了与癌症战斗的最终战场。

发现未来的突破性疗法

2009年,桑德拉决定,为改变癌症治疗发挥自己最大力量的方式,是加入到开发明日突破性疗法的团队中去。她离开了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职位,成为基因泰克肿瘤学/血液学临床开发全球负责人。在那里,她不但参与了多款创新疗法的临床开发,还与业界人士,患者群体和FDA一起,推动了突破性疗法认定(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这一促进新药开发的加速通道,在2012年的诞生这一认定能够将FDA对特定新药的审评时间缩短好几个月,让FDA成为助力新药开发的重要伙伴。

桑德拉·霍宁博士在帮助制定突破性疗法认定标准方面也作出了突出贡献(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而基因泰克秉承创新的研发文化让该公司成为突破性疗法认定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目前,该公司的药物管线总共获得过26项突破性疗法认定。其中,于2013年获批的抗CD20抗体Gazyva(obinutuzumab)是突破性疗法认定通路下第一款获得FDA批准的新药

在肿瘤学领域,桑德拉帮助获批的新药还包括治疗乳腺癌的Perjeta(靶向HER2的“first-in-class“HER二聚化抑制剂)和Kadcyla(靶向HER2的抗体偶联药物),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抗体偶联药物Polivy,以及PD-L1抑制剂Tecentriq。一周前,罗氏的”不限癌种“疗法Rozlytrek(entrectinib)也获得FDA批准上市,治疗携带NTRK基因融合的癌症患者,以及携带ROS1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对于桑德拉来说,这些创新疗法都在帮助她完成一生中追逐的目标——不但有效治疗癌症患者,而且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与癌症战斗不息的斗士

桑德拉·霍宁博士(图片来源:基因泰克官网)

无论是作为患者、护理人员,还是作为医生、新药研发的领袖,桑德拉在不同的“战场“上从未停止过与癌症的战斗。如今,年已七旬的她仍然神采奕奕,虽然即将离开罗氏首席医学官的岗位,但是我们相信,在与癌症战斗的“战场”上还会看到她的身影。

参考资料:

[1] RETIREMENT OF DR. SANDRA HORNING & APPOINTMENT OF DR. LEVI GARRAWAY TO CHIEF MEDICAL OFFICER, ROCHE AND GENENTECH. Retrieved August 19, 2019, from https://www./media/statements/ps_081919

[2] Horning et al., (2013). Developing Standards for Breakthrough Therapy Designation in Oncology.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DOI: 10.1158/1078-0432.CCR-13-0523

[3] A PATIENT, AN ACADEMIC AND A LEADER. Retrieved August 22, 2019, from https://www./stories/a-patient-an-academic-and-a-leader

[4] At the Helm: Oncologists With Cancer, https://www./2005/05/24/health/policy/at-the-helm-oncologists-with-cancer.html

[5] Lymphoma Expert and Industry Leader Sandra J. Horning, MD, Pushes the Frontiers of Drug Development and Oncology Research. Retrieved August 22, 2019, from https://www./issues/june-10-2015-supplement/lymphoma-expert-and-industry-leader-sandra-j-horning-md-pushes-the-frontiers-of-drug-development-and-oncology-research/

[6] Why Genentech's chief medical officer says now is a good time to leave. Retrieved August 22, 2019, from https://www./sanfrancisco/news/2019/08/21/genentech-sandra-horning-chief-medical-officer.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