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霸气侧漏的诗仙李太白,“我可不单单只是天才这么简单”

 江山携手 2019-08-24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著名诗人,古代诗词代表人物等等,反正他就是这么优秀,无论你被他的诗词蹂躏怎样千万遍,但他始终有一首诗或者一段话将你俘虏,让你乖乖的臣服于他的才华之下。李白就是这样,让人不服不行,同样是生长于中华大地上的华夏儿女,偏偏人家就是这么有天赋。下面就来盘点一下他最豪气的几首诗句。

一、“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句话出自李白年轻时所写的《上李邕》,太白年轻时游离四方,仗剑走天涯,不知觉中走到了渝州,也就是今天的重庆,时任渝州刺史的李邕听说李白有大才,所以就想见见这位年轻人,那曾想李白谒见李邕时,自己不拘俗礼,而且谈论之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之气,这使得李邕非常不爽,感觉这个年轻人只会高谈阔论没有实质才能,所以很不喜欢李白。

而李白见李邕对自己爱答不理,为人又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学辈态度颇为矜持。李白心中起了情绪,直接写下这首诗之后扬长而去。乍一看这么一句可能没有什么,但是如果再联系上下文就可以看出,李白直接将自己比作大鹏,只要时来风起,就可直上九万里,就算时运不济,自己也能沧海之水簸干。这样诗句,非绝常自信之人不能做,可谓是代表了青年时期李白心中壮志的代表之作。

二、“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乍一看这句话,会让人感觉心中豪气顿起之余有些小可怕,这分明就是在描写一个刺客,或者是武林高手嘛,但是请不要忽略一点,青年时的李白就是一代剑客。唐人尚武,对于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要不然大唐最初也不会横扫宇内,一统华夏,最后也不会亡于武人之首。对于一代文人,怎么能去耍大刀呢?自然是练剑啊。

李白少年时期就开始练习剑法,“十五好剑术”“剑术自通达”。由此可见他剑术造诣也是非常高的,在唐朝中期有三绝,分别是李白的诗,裴旻的剑,张旭的字。其中裴旻剑法绝伦,曾先后参与对奚人、契丹和吐蕃的战事,据记载官至“左金吾大将军”。而李白剑法就是从这位大将军这学来的。

三、“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李白一生其实很少写沙场诗句,这一首《从军行》可以说是比较难得的一首边疆军旅诗,虽然整首诗读起来没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铁血誓言,也没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豪情壮志,但是李白这首诗同样让人热血沸腾。

这首诗最不同于其他军旅诗的地方,就是在开篇一语道破战争残酷性,但是下一句又将想要表达那股热血挽回,即便战甲已经破碎,我还是斩首敌酋,率兵归来。这样一对比下,从全局上看,虽然是一场败仗,但是败中见出了豪气。从败仗中显出豪气,给人以鼓舞,如果不具备像盛唐诗人那种精神气概是写不出的。

李太白,你果然威武霸气,不愧仙人之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