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沈周 崇山修竹图(纸本 112.5x27.4cm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崇山修竹图》是由明代沈周创作的一幅中国古画,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馆。 画山树皆取细笔中锋,与晚年之相比,该幅笔法显得疏秀清朗。皴山石用短披麻居多,山顶参以矾头杂於其间,取法与四十一岁作「庐山图」气息相通,并皆出自王蒙,细致绵密的作风尤与被誉为“天下第一王叔明”《青卞隐居图》最为接近。 该幅据沈周于诗塘自题云(沈题於辛酉,1501,75岁),知原为马抑之作此图,旋归刘珏(1410—1472)。1470年(成化六年)春仲其弟刘竑春试入京,珏因其弟“角艺南宫,以期其远大。”而题此幅为赠以壮其行,1472(壬辰)春刘珏逝去,仲秋刘竑持此图求吴宽、文林题,时三人同在京邸。从三人之题可知沈周此幅当成于1470年前后,与从画风比对和1467年画之《庐山高》正可相诠证。 该幅图中有茅屋数椽,竹丛山色,所绘颇似沈周之别业“有竹居”。1471(成化辛卯)沈周有竹居既结,其时文士好友若吴宽、刘珏等多人皆过往并贻之诗,李东阳云:「幽人住在竹深处,种有青山濯有川。」黎扩云:「新居僻地城东地,高竹千竿水一川。」优雅辞句描述与画中幽深景致实有若干契合之处。而沈周坐卧有竹居中多年,亦有写景作品传世及为诗文歌咏。董其昌跋王蒙青卞隐居图语。 局部 局部 局部 局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