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不停地...

 昵称32901809 2019-08-24
5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5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青,从蓝草中取得,颜色却比蓝更深。(比喻后生晚辈通过学习和积累,学习超过前辈。)

60.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劣马不停地走十天(也能走很远的距离),他的成功在于不断行走。(比喻先天条件差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61.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水既能托载着船前进,也能使船倾覆。

这句话深刻地指出,凡事都具有两重性,好的事情如不加以适当引导就会造成坏的结果,坏的事情如经合理疏导则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62.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奈何:为什么;惧之:威吓老百姓

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还要用死来威吓他们。(这句话是老子反对用严刑峻法治理天下所提出的。)

63.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老子·道德经》

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

(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

64.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

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6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八十一章》

真实可信的言词是不美的,美的言词是不真实可信的,即美者不真,真者不美。(这里老子把美与真看成是对立的、不相容的。这是对当时社会中存在的那种善用漂亮的言词掩盖虚假本质的欺诈、丑恶现象的揭露和抨击。有着重要的批判意义和价值。)

66.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双手搂得过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是从一堆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旅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发展起来的。这一定的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急成。)

6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生:生命。涯:边际,极限,知:知识。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即感叹有限人生对无限知识的无奈

6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醴,此处意为甜酒。君子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交朋友以利为先,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爽。

69.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仓廪:储存粮食的仓库。

只有国家储存粮食的仓库充足,人民才会懂得繁文礼节,只有丰衣足食,百姓才会懂得光荣和耻辱。(揭示了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精神文明是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


70.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比喻做事之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71.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晏子春秋》

为:实际去做。行:走。至:到达目的地。

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72.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商君书·更法》

行动迟疑不决办不成事,做事犹豫不能成功。

7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天地那么广大,路途那么遥远,我将四处寻找与我志向相同的贤人。是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7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7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7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7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