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步天下的“瘦金体”因过分强调笔法,学习者寡,而他却独得神韵

 zlzx0wwpn1b5fx 2019-08-24

提到“瘦金体”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们自然也会想到那位误国误民的皇帝宋徽宗,虽然在治理国家上无能为力,但是他的艺术成就却能够独放异彩,尤其是“瘦金体”,更是独步天下,成为书法中的瑰宝,由于“瘦金体”过分要求笔法,所以在当代没有能够推行开来,很多书家是望之兴叹,不敢轻易触及,而他却不一样,他就是那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士,他就是邱金生,他苦练“瘦金体”三十余载,终得其神韵,一手精湛的“瘦金体”也让他成为独步书坛的人物。

邱金生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闯劲,尤其表现在“瘦金体”上,别人敢不敢想的事情,他却做得有声有色,他从小对书法都有着一种痴迷的态度,都书法有一种挚爱,在三十余载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中,他擅长行草、颜楷,硬笔书法等等,但是对“瘦金体”却情有独钟,不离不弃,终得其神韵,看到他的瘦金体书法,着实让人感到震撼,因为在我们的视野里是很难简单这么精致的书法的,同时也让人感到欣慰,欣慰的是,我们的瑰宝终于可以再现江湖了。

邱金生笔下的“瘦金体”,不但具其形,而且还有其神韵,用笔迅捷灵动,笔迹瘦劲,这一点是最难以掌控的点,而邱金生却能够轻松驾驭,可见他的功夫之深,“瘦金体”对点画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点画犹如兰草,又如竹节,要到达一种“瘦”而不失“肉”的境地,这不仅仅是需要时间的问题,更需要一种悟性,这种悟性也不是一般能够领会的到的,在行笔的过程中运转提顿,笔迹十分清楚,笔法外露,可见一斑。

近几年来,由于邱金生老师不断的探索和研究,他撰写了一系列关于瘦金体的论文论著,帮助热爱瘦金体的朋友解惑答疑,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让很多有这种追求的书家有了方向,对此我们要感谢这位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邱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