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们农民朋友最熟悉不过的一种粮食作物了,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可以说家家户户都要种,玉米的种植管理相对来说非常简单,随着现在机械化农业的普及,各种农机的出现更是从根本上释放了更多的劳动力。而作为一种粮食作物,我认为每一位农民朋友都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亩产量,毕竟产量和最后的收入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大部分农民朋友收到传统农耕思想的影响比较大,虽然知道现在技术很发达,新鲜事物很多,但是主动接受的程度并不高,这就成为了制约产量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平时的种植中,很大一部分种植户都是依靠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各种信息再结合自己多年种植玉米的经验,凭着这些感觉来对玉米从播种到收获进行管理,及时知道了某些没有听说过的技术手段,也大都是丛邻里乡亲那里听来的,而盲目跟风,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朋友可能发现自己种植的玉米不但没有提高产量,反而还有所下降。所以在这里我要提醒广大的种植户朋友想要提高自己家种植的玉米产量,要从思想的源头去进行改变。 首先,在最初选择种植的时候很多朋友就存在误区和错误。为了过于追求最终的种植产量,很多朋友在开始选择种植品种的时候往往更青睐于那些所谓的高产品种,而最终引导自己购买的一个是村民们都选择的传统高产品种,而另一个是铺天盖地宣传的新品种。 在潜意识里好像什么种子宣传的力度最大,知名度最高,价格又比较昂贵,那就是最优质而又高产的种子,殊不知现在整个农资行业竞争力日趋加大,原本都躲在研究室里搞研究的那些博士研究生们都已经纷纷走出来,走向街头,市场和农村为自己的产品做起了宣传。 这里我也不是说所有搞宣传有噱头的品种都有问题,而是说这些所谓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并不是适合所有地方所有人种植的,这本身就是很多农民朋友们的一种认知错误。我的建议是大家在购买种子的时候要根据自己当地的种植条件来考虑。比如土壤是不是能够满足玉米的正常生长,这种玉米的生长周期是不是适合我们当地的气候变化速度,这些玉米品种对于我们当地常见的害虫和玉米疾病抵抗能力如何,如果我们种植户朋友选择在无霜期的时候进行种植能不能够让玉米成熟等等。 而上面这些因素都是制约玉米最终是不是能够高产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大家在播种期准备农资的这段时间都要多考虑一下,在购买的时候不能被别人的思路左右。不要选择最贵的而要选择最为适合自己种植的,否则最后所有的风险和损失都要由大家自己来承担。其次,但凡是蔬菜瓜果的栽种都需要不断的施用各种肥料,玉米的种植也不例外,但是如何施用肥料,很多农民朋友也存在错误的认知。这里我通过几点来说一下。 第一,现在各种专业化肥的大量普及给农民朋友带来了很多实惠和方便的同时也让很多人养成了依赖和懒惰的心理,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在大家的意识里,玉米本身就比较好管理,肥料方面现在什么种类的都有很方便,不用浪费过多精力去辛苦的准备传统土家肥,如果给玉米上肥,花钱买点化肥用就可以了,而且化肥的功效比土家肥的功效更好。我想说这就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土家肥不仅能够预防板结问题的发生还能够起到很好的疏松作用,相比较专业的化肥,土家肥的各种营养成分更加的多元化和均衡,施用土家肥其实是提高玉米产量的一个关键。 第二,很多种植户朋友认为植物的正常生长都少不了肥料,肥料用的越多越好,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由于技术和思想的不够开放,很多地区的农民朋友对于玉米种植过程中的土壤检测方法并不熟悉,更不会根据土壤的状况来合理施用各种肥料,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跟多的是凭借自己的经验和个人想法。要知道玉米在不同的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有些肥料大家施用不当不仅没有作用浪费农资开支,加大成本之外,还有可能让玉米出现各种疾病。 第三,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原本十几天几个月的工作可能短短几天甚至是几个小时就能够很好的完成,虽然农民朋友们在种植玉米的时候不再像以前那么劳累,但是如果对肥料的把控不到位,一样是无法给自己带来高产和好的收益的。 不能过分指望农机的同时在施用肥料的时候也要把握好方法,所有的肥料都只有埋在土里才能够让玉米吸收,而暴露在外的肥料不仅没有一点作用,还会造成对种植区域的生态链大环境造成污染。还有很多农民朋友喜欢一次性提高肥料使用量,再用大量的水进行浇灌,这不仅让肥料的肥力大打折扣,还会因为有些土壤的因素导致地下水的污染,这些都是在施肥过程中农民朋友常常出现的错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