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十来岁的人有多少存款才不会焦虑?

 尤氏慧薮 2019-08-24

50岁左右的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支柱,这是公司中的中坚力量。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物价升高,“焦虑”已经成为了这部分人群的普遍状态。

从心理学角度看,焦虑是一种由未知事件引发的负面情绪,使得当下难以内心平静的享受生活、投入工作,并伴随着对未来强烈的担忧。那么,对于五十岁左右的人而言,有多少存款才不会感到焦虑呢?

最高赞评论

对于这个问题,某知识分享平台上最高赞评论的观点是:倘若一个50岁的人半年不工作,而他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降低,一切都正常运转,包括房贷、日常生活开销与子女的学费等,那么,目前的他已经能彻底远离焦虑了。相反,如果一段时间内不工作,自己房贷、车贷的还款都受到影响,生活变得吃力起来。 那么,这个人的经济能力还是相当有限的,往往无法应对生活中任何一件突如其来的风险,焦虑情绪也是经常性出现。

所以,五十岁左右的人有多少存款才不焦虑这个问题,对于不同家庭情况、社会地位的人来说答案是各不相同的,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后续,我和一些心理学同行探讨后认为,对一个50来岁的人而言,只要自己能够满足家庭日常开销、应对突发事故,便没有必要感到焦虑了。

经济条件与家庭幸福程度

作为家庭支柱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经济条件会直接与家庭幸福程度挂钩,所以,不论做任何决定,都要为整个家庭考虑的。倘若一个突然事件(例如重大疾病或突发事故)以轻易破坏他原有的生活规律,那么他无疑是焦虑的。

这也提醒这个年龄段的人积攒的重要性,毕竟钱不是刚刚够用就好,还要预留一些出来,应付可能发生的生活事件,做到传统与未然。为自己的财务留有一定弹性,才能更好对事件作出反应,避免焦虑。

当然,存款的多少不仅与客观的物质需要直接相关,也会受到人的主观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心理因素的影响。对于有的人来说,家人的快乐和幸福是最重要的,因此,他们会花更多钱在休闲娱乐上,觉得没有必要把所钱都攒着,适当的享乐没什么不好。

有的人喜好投资,尽量减少日常生活的额外开销,把钱用到不动产上,准备更长远的收益;而有的人比较容易感到满足,认为攒钱适度就好,和家人在一起就足够幸福,即使未来可能有需要花钱的地方,也愿意去不杞人忧天、拼命攒钱。所以,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攒钱策略,即便有的人没有那么多钱,也不会感到焦虑、担忧。

建议

另一方面,进化心理学观点认为,适度的焦虑能帮助我们认清现实,更好地保障自己的生活与后代的发展,焦虑是具有适应性意义的。所以,50岁左右的人也要学会理财,对未来做打算。

细化来说,可以把子女结婚、买房的首付钱攒出来,按照自己的风险偏好调整股票与固定收益的比例,买点养老保险与疾病保险,并为自己未来的养老留出足够的资金后盾。

总的来说,五十岁的人不应该再被焦虑感所困,应该有足够的存款来应对多变的生活,寻找内心的平静和真正的自己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人生任务,为子女操劳了这么久,是时候为自己的人生和终极意义寻找答案了,经济富足后,精神层次的需求将成为重心。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社会心理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