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 石钟山记

 古稀老人赵 2019-08-24

《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 石钟山记

石钟山①记

《水经》②云:彭蠡③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④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⑤始访其遗踪⑥,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⑦,北音清越⑧,桴止响腾⑨,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鸣,何哉?

元丰⑩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⑪舟行适临汝⑫,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⑬,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⑭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仞,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⑮。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⑯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⑰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眩⑱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⑲,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⑳而为此㉑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㉒之声,与向之噌哝者相应,如乐作焉。

因笑谓迈曰:“汝识㉓之乎?噌吆者,周景王之无射㉔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㉕也。古之人不余欺也㉖。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题解】

本文是苏轼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游记,写作时间为元丰七年(1084)。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做到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就必须进行深入认真的实地调查,而不能仅仅靠主观猜想和“道听途说”来推断。

【注释】

①石钟山:位处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

②《水经》:地理著作,汉桑钦撰。

③彭蠡(lǐ):鄱阳湖别称。

④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作者。

⑤李渤:唐朝人,曾写《辩石钟山记》。

⑥遗踪:旧址,指石钟山所在地。

⑦南声函胡:指南边石山的声音浊重模糊。

⑧北音清越:指北边石山的声音清脆响亮。

⑨桴止响腾:指鼓槌停止敲击,声音却还在传播。

⑩元丰:宋神宗年号。

⑪齐安:今湖北黄州。

⑫临汝:今河南临汝。

⑬湖口:今江西湖口。

⑭硿硿(kōng):敲击石块发出的声音。

⑮森然欲搏人:阴森恐怖,像要抓人。

⑯磔磔(zhé):鸟叫声。

⑰心动:指害怕心惊的样子。

⑱噌(chēng)吰(hóng):形容钟声洪亮。

⑲罅(xià):裂缝。

⑳涵澹澎湃:波浪激荡。涵澹,水波动荡之状。

㉑为此:就这样形成了声音。

㉒窾(kuǎn)坎镗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㉓识(zhì):明白,记住。

㉔周景王之无射(yì):指周景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铸成“无射”钟。

㉕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㉖古人之不余欺也:古人称此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即“不欺余”。

【赏析】

苏轼是一个大文豪、诗词大家,但追究起事物的真相来却具有一个考证家严密周全的思维能力和逻辑精神,在文人堆里,这是难能可贵的。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苏轼除其才华的横溢外,其学问之博广深厚亦自有其根底。

文章主要分三层。第一层道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这两种说法的疑点,且分别对这两种说法提出自己的质疑,即郦之“简”而李之“陋”。第二层记叙苏轼实地考察石钟山的详细经过,文中观察仔细,描绘生动,证据确凿,指明了石钟山之为石钟山的真正原因。第三层以议论说理结束这篇游记,表明写作意图乃是告诉后人,对于事物的判断推定必须深入调查观察,以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为依据,不能只凭主观臆想和“道听途说”来下断语。即作者所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 石钟山记

RECOMMEND

《苏轼诗词文赋一百篇》| 石钟山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