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吸牛马血的虫,破血逐瘀之功,与水蛭相似,且性尤峻猛

 太极本草888 2019-08-24

  

  虻虫

  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江夏川谷,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此即今啖牛马血者,伺其腹满掩取干之,方家皆呼为虻虫矣。

  《中药大辞典》

  为虻科昆虫复带虻或其他同属昆虫的雌性全虫。6~8月间捕捉。用蝇拍轻轻拍取,用线穿起,晒干或阴干。

  平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产广西、四川、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山西、河南、辽宁等地。

  

  性味功效

  《神农本草经》

  味苦,微寒。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微寒,有毒。主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痞,癥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女子月水不通,积聚,除贼血在胸腹五脏者,及喉痹结塞。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甘,微寒。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能化宿癥。

  归经

  《长沙药解》

  归肝经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

  虻虫 (《本经》)

  【性味归经】苦,微寒;有小毒。归肝经。

  【功效】破血逐瘀。

  【应用】用于血滞经闭、癥瘕积聚,以及跌打损伤等证。本品破血逐瘀之功,与水蛭相似,而性尤峻猛,服后可能引起腹泻。对月经不通,瘀结成块,常配水蛭、蛰虫、桃仁等同用,如大黄蛰虫丸;对跌打损伤,瘀滞疼痛之证,可与大黄、水蛭、乳香、没药等配伍,如化瘀回生丹。

  【用量用法】115g;焙干研末吞服,每次0.3g。

  【使用注意】孕妇忌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