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这个古老神秘的医学,在现代科学对比之下,显得很土,很落后,多数人瞧不上、不信任。其实人们往往忽略一个事实:在科技落后时期,人们掌握的方法更为本源、更抓住了分析问题的根本。在现代科技发达的情况下,人们被科技蒙蔽了双眼,误导了思路,忽视了科技的副作用,看不见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而中医却值得继续传承和发掘。 不管你承不承认,传统中医在一些疑难杂症面前,确实比现代医学的治疗效果更行之有效。 治疗脊髓炎——现代医学的主要治疗手段和危害 一般的治疗方案是给患者注射丙种球蛋白的被动免疫疗法,再加上服用一些激素药物进行冲击,激素是激发人体最佳抗病替能的药物,达到延缓病情的目的,它并不能够治病,也不能恢复神经,而且大量的激素使用会导致免疫更为低下,长期服用会有超重、肥胖,身材严重变形、满脸痘痘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包括股骨头坏死、骨质疏松、高血压、向心性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的代谢综合症等等,不胜枚举。而且后期易复发和迟发导致病情加重。 传统中医的发展 现代中医对脊髓炎辨证施治的报道,始见于1962年。嗣后,又有麻疹或带状疱疹并发之脊髓炎的辨治资料,在病机方面提出了“湿热搏结而成疾”的观点。在治疗上,各地治法不尽相同,有的根据病变的程度划分为四个阶段治疗,也有的从肾论治,或以益髓通络疗法为主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渗入,有人主张在急性期,选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黄柏、苍术、黄芩、板蓝根、虎杖、金银花及蒲公英等药,在恢复期加用丹参、川芎、当归等活血药以助神经营养,无疑是为中医治疗开拓了思路。 中医怎么看待脊髓炎 从中医上来说,脊髓炎发病的原因有三种: 1、风寒湿邪的侵袭,风寒湿之邪入注人体,使经络和气血弊阻而致本病。 2、肝肾阴虚,主要表现为肌肤干燥,麻木不仁,头晕耳鸣,盗汗,舌质红,少苔。 气滞瘀,主要症状是面色发黄,易疲劳乏力,舌质淡,苔薄白。 有很多病人反映自己也吃了很多重要,但为什么没有什么效果? 传统中医治疗脊髓炎以脾、肾为根本,肝主筋,主人身运动,且肝肾同源,故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强筋壮骨为主要治则,减少人体组织器官内沉积的、过多的、有害的毒素,排泄掉体内蓄积的毒素,改善机体的代谢平衡,达到了防痿治痿之目的。这样做是没错,但缺少针对性,没有针对清除病灶的特效疗法,而我们将传统中医与特效疗法相结合,初期治疗宜以祛邪为要,治当解表清热,疏风利湿。后期邪毒渐去,治疗则以扶正补虚为主,宜益气健脾,滋补肝肾,佐以活血通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独一治疗方案,真正意义上做到一人一方,对症施治,治疗的过程也会随着患者的病症调理药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效果比很多传统中医效果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