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距五厘米:禁忌の三重Planar横评

 迷糊128 2019-08-24

前言与科普

在那个焦距仍用厘米衡量的年代里,因为法兰距比较接近实际焦距以及其他各种原因,30-60mm这一段焦距就成为了比较主流的追捧对象,由此诞生的两种对称结构,最古老的快速平镜(Rapid Rectilinear,衍生出了Angulon和Protar,然后Protar又衍生出了Tessar和Biogon)和不久后到来的双高斯(Double Gauss,本篇Planar的直系祖宗),因为能产生十分平整的像场和不错的全局锐度,一不小心就成为了未来数十年的镜头设计根基

尤其是基于双高斯的Planar由于稍稍改进就能容纳大得可怕的光圈,如各种雷擦f/0.95、观音的传奇EF 50mm F1.0L、上过月球的蔡司50mm f/0.7都是基于类似的结构,一百多年来各家除了在两边时不时多加几片镜片之外对双高斯基础结构的改变可以说约等于零。不像隔壁越长越广的快速平镜和库克三片式(Cooke Triplet,Sonnar和Elmar,以及几乎所有现代变焦结构的爸爸)不挤着眼睛看几乎都看不到它们祖宗的影子了

当然这一部分也确实是因为Planar结构画质确实好——蔡司于2014发布的Loxia 2/50虽然和1896年的先祖们用着一样的四组六片结构,但是面对直逼50MP的现代相机仍然有着足够的底气就很说明问题了

但是任凭Planar本身画质再好也逃不过它的大曲率正镜带来的球差和空心主点带来的彗差像散问题——否则无论是蔡司自己还是各个相机厂家也不会争先恐后的推出复合结构的标头了,而FE Planar T* 50mm F1.4 ZA作为第一枚原厂推出的复合结构旗舰标头*就可谓赚足了眼球

* FE Sonnar T* 55mm F1.8 ZA的规格并算不上 “旗舰” 序列

是的我们的参测选手们就是——

相信咱,这和题图不是同一张
相信咱,这和题图不是同一张

Zeiss Loxia 2/50 (下文简称Loxia)

红色大眼睛,不多见了
红色大眼睛,不多见了

标准得不能更标准的4组6片对称结构,没有使用任何特殊玻璃

不过即使这么说,Loxia与它一百多年前的祖宗用的玻璃材料肯定是不能同日而语的,现在随便最普通的光学玻璃的性能拿回去都是特种玻璃,更别提各种暴力重镧燧、色散能摸到萤石屁股的氟冕;对应的加工工艺更是无法同日而语

这颗头和Planar T* 2/50 ZM结构非常相似但并不完全一致,整体而言基本上还是换了个壳并且光路针对α7的厚CMOS保护玻璃做了些许调整。同系列的Loxia 2/35与Biogon T* 2/35 ZM也是同源设计。与两枚ZM一样Loxia也是由确善能在日本代工。

这家伙用的也是同样古老但十分有效的全组移动对焦设计,最近对焦时会伸出个脖子来。不过比较匪夷所思的是它的最近对焦距离和画质似乎并不比下面两位更出彩

出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对焦环是直接锁定对焦组,没有任何离合结构;光圈环也是机械耦合。光圈叶片是10片直边,在光圈全开时有轻微的冗余光圈设计。镀膜颜色为漂亮的亮红色。

(需要声明的是两枚参与测试的Loxia 2/50样本均来自兰拓相机租赁)

Sony/Zeiss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下文简称50 SSM)

嗯,就是那位A Mount的老革命,镜片里的反射是窗帘不是镀膜
嗯,就是那位A Mount的老革命,镜片里的反射是窗帘不是镀膜

这颗头的出现正好赶上了对称标头在主流市场最后的辉煌——同年晚些时候Otus 1,4/55就以一套魔改过的Distagon逆焦结构杀入市场,随后出现的几乎所有3000块以上的标头均采用了各种各样的复合设计,如同门的FE Sonnar T* 55mm F1.8 ZA,下面那只FE Planar T* 50mm F1.4 ZA,观音的RF 50mm F1.2L,泥坑家的Z 50mm F1.8 S,以及最近刚杀出来的40mm F1.4 DG Art

可能也正因知道对称结构即将覆灭,这颗头的设计在类似规格的对称标头里面也算豪华了,4组8片,其中含有两片模铸非球和一片氟火石玻璃。其中一片非球被安排在了前组后面矫正轴向色差,另外一片则是在比较常规的镜尾位置,用于修正彗差。其余部分50 SSM则没有使用太多的特殊玻璃。如同多数类似结构的镜头,它光圈后的两组胶合被用以修正球差,并且很大程度上宁可容许光圈全开下的球差过矫,也要牺牲一部分焦外换取锐度和细腻度。

值得一提的是50 SSM采用了半组对焦的方式,同时移动整个光圈总成和后部的四枚镜片,而并非不少对称标头喜欢的全组对焦。据称这能在全对焦距离下更好的控制像散和暗角问题,而从我们的评测看来似乎也确实如此。

它的对焦环是机械离合,电传优先但随时可以手动调节,即使断电也可以手动对焦;机身有一个快捷按钮和相应的AF/MF开关

Sony FE Planar T* 50mm F1.4 ZA(下文简称FE 50)

严格来说这玩意并不是标准的Planar,不过管他呢
严格来说这玩意并不是标准的Planar,不过管他呢

老实说,你拿这头给咱命名,咱很可能会给它安一个Apo-Sonnar的名字。因为无论从光路还是基本结构来说,FE 50即使砍掉后面的减焦组也很难和Planar扯上什么关系。鉴于它的结构比较复杂且属于完全的新设计,咱觉得比较有必要多花点篇幅讲一讲。

FE 50光学设计的相关专利公开编号是JP.2017-138250,可以在日本专利办或者知识产权局的相关网站上查询到。由于原文没有指明相应的分享方式,本文将按照非营利性合理使用的原则署名引用相关数据。该专利的发明人是细井正晴,专利所有者为索尼公司。

实例2,为六个实例中最接近生产型的一个,但还是有不少细节差别
实例2,为六个实例中最接近生产型的一个,但还是有不少细节差别

简单来说,FE 50采用了一个增强前组正镜的半对称结构,类似一些85mm级别的长焦Planar镜头,然后后组额外增加了另外一组正镜聚拢光路达成减焦的效果

注意上面这个说法并不正确

物体側から像面側に向かって順に、正の屈折力を有する第1レンズ群と、負の屈折力を有する第2レンズ群と、正の屈折力を有する第3レンズ群とから構成され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它的前组,GR1和GR2组并非Planar——甚至连双高斯都算不上,光阑两边放正镜的结构扯得再远也应该是快速平镜的后代。更何况GR1的全部任务几乎就是消灭轴向色差和收束入射光,本身并不具备完整的成像功能

其次最重要,也是最具有迷惑性的是GR2镜组并非Lp3(GR1末尾的那片ED)的一部分,而是可以被等效成一片负镜的一组单独存在。在没有标明镜组的结构图上,很容易将GR1和GR2看作一体,也是咱猜测很多人说它是对称组后接减焦修正组的原因

事实上如果把整个GR1等效成正镜,GR2等效成负镜,GR3等效成另一片正镜(关于为何可以等效可以参考薄透镜的定义和正/负透镜的定义),FE 50就是一个标准的不能再标准的库克三片式——或者说,Sonnar的直系后代

如上所述,G1a的全部任务几乎就是消除轴向色差。再一次的,两对互相相反的胶合消色差组也与众多现代Sonnar如出一辙,出卖了FE 50的血统。其中Lp1这片拐点明显的先进非球除了与其余G1a一起修正色差以外同时也担负着摊平像场和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曲率前组产生的球差的任务(是的,这里倒是有着50 SSM的血统)。L11和Lp1之间有一片固定光阑,用于遮挡小入射角下的周边多余光线避免不必要的像差。就是说一下,GR1尾部的Lp3没弄错应该是Hoya的FCD515重氟冕,最近挺多镜头用的,FE 85mm F1.4 GM也在类似位置有一片。

GR2的两片镜片全都是IoR接近2的高折镜片(分别为1.99和1.92),是所有镜片中最高的两片,应该是在试图补偿对焦组片数较少以及中间的ED折射率偏低的两个天生劣势。其余部分并没有太多IoR很高的镜片,基本上都处在1.5到1.8这个相对常见的区间,并且相近的镜组的IoR都非常接近,没有东一片西一片的情况,整体而言应该还是出于对色彩渲染的考虑。

镜尾的GR3基本上就是进一步消除倍率色差,同时肩负着修正高阶球差的任务,不过看起来在全开时FE 50仍然有少量的球差过矫问题,这个后面焦外部分会细讲。GR3末尾的那一片普通非球只能说是很规矩,单纯在镜尾位置消灭残余慧差,这在各个焦距的镜头里都是非常普遍的设计了,也没有太多好说的。

另外最后需要指出的是FE 50采用了一前一后两枚空气正镜,分别是Ln1和Ln2中间和L33和L34之间。与专利图不同的是生产型完全闭合了附近的空气间隙,可能是以图增强空气镜片的效果。类似的空气镜片设计在Biogon和Angulon这种半对称小广角、以及个别大光圈Distagon上经常出现,用作矫正像散用,FE 50很可能也是利用了类似的原理

在专利的开头作者就指出了需要移动大半个甚至整个镜组的设计非常不利于快速对焦,而且还费马达(50 SSM:我做错了什么),因此FE 50选择牺牲了一点近摄能力的代价来换取迅猛的对焦——据官方说法甚至能满足α9的20FPS AE/AF。FE 50的对焦组为GR2,仅有两枚镜片浮动对焦,往远处对焦的时候逐渐往后移动远离GR1,同时浮动修正色散和像散。

不过这里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呼吸效应。所有基于库克三片式的变焦镜头都是通过改变两枚正镜和中间负镜的相对距离实现的变焦,而通过移动中间那枚负镜进行对焦本质上也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变焦效果。不过好在在HRI玻璃和优秀的复合设计加持下,GR2移动的距离实际上并不大,落到使用中FE 50的呼吸确实是要远小于全组对焦的方案的,但仍然肉眼可见。

这里顺便聊一下友商的RF 50mm F1.2L。这东西的双高斯血统要比FE 50纯正太多,前组就是标准的对称结构,无论是片型还是玻璃材料都基本上是互相的镜像。但是佳能很显然选择了移动整个对称前组,为此还十分粗暴的采用了和EF 400mm F2.8L III同款的巨型马达。说起这种移动前组固定后组的设计倒也有些年头了,属于和自动对焦的曙光一起出现的最早的那一批设计之一,即使时至今日该设计对于增强近摄能力和减少成本仍然不是其他方案所能企及的。这里的意思并不是把RF 50mm F1.2L挑出来批判一番,搞个大新闻,倾向于快速对焦和整体轻便而放弃一小部分画质与追求极端画质和舍弃其他只能说是设计倾向不同,很难一句话打死任意一个——更何况RF 50mm F1.2L的画质目前看来确实是逆天的好。

进入E Mount时代后索尼可能是吃了电传的药,FE 50的镜身并没有任何对焦和景深标尺(虽然配合对焦峰值倒真没造成啥不方便)。除此之外对焦环的阻尼调教的非常好,除了没有离合器带来的触底停止之外手感与真-机械耦合完全没有任何区别。至少从这个方面讲,ZA系列的对焦环手感真的比GM的过量滑油烂胶皮好太多。但值得吐槽的地方是它的电传仍然有非常微小但肉眼可见的延迟,不过咱更愿意相信这是机身而非镜头的问题。

它的光圈在最近对焦时会伸出来一点点冗余(大约1/6档的样子),但是在对焦到约2m以后则会完全收回露出圆形通光孔。光圈叶片为11片曲边,在f/4.0以前都能保持不错的圆度。机身只有AF/MF开关和Click/Declick开关。镀膜颜色为浅橘黄色。

不过老实说把这三个头放到一起横评其实略有不公平,因为虽然都是非常接近的规格和价格,实际上它们的定位和受众都几乎没啥重叠,而也正因为此,它们在许多细节的实现方式也都刻意的有许多不同,最后的点评会详细说

iiiiiiiiii

1. 外观、做工与操作

Loxia 2/50:

其实别看Loxia这家伙小小的,由于是全金属结构,实际上蛮沉的——它在62×60mm的身体里足足塞了320g的质量,要知道规格类似的FE Sonnar T* 55mm F1.8 ZA不仅比它多将近一半的体积,重量也仅有280g,再加上这货的遮光罩也是铜铸,无论是装上相机还是单拿在手上都感觉非常的压。是的请不要吐槽索尼的铁皮塑料芯结构了,用过这些实心铁棒子你们才知道什么香。

如上面说过的,Loxia是全组移动外对焦结构,在最近对焦时会伸出大约8mm的一截脖子出来。不过因为遮光罩在卡扣后面有一节后延段,实际使用时伸出来的脖子会被遮光罩挡住,单论美观倒也没有太影响,不像Milvus 2/135那样伸出一节光秃秃的脖子出来有碍风化

Loxia的遮光罩内部有植绒吸光结构,值得好评

除此之外Loxia的做工非常的好,各个部件都是严丝合缝,没有任何晃动的空间,即使用力抖动也不能动摇分毫。

镜头尾部有一个很厚实的蓝色密封圈,但是咱对镜筒本身(尤其是外套筒和外对焦部分之间的缝隙处)的密封感觉比较怀疑。去淋点小雨应该不会有什么事,但是不建议把它当成一个有完备天候密封的东西来玩。

尤其值得表扬的是它的无限远就是无限远,不像很多索尼原厂头的真-无限远都存在于无限远标之前的某个位置。

对焦环行程约有180°,手感十分顺滑,个人而言阻尼刚刚好,不至于阻尼太小不方便微操,也不至于太大妨碍大跨度对焦操作。实操的话咱觉得其实行程延长到270°什么的可能会更好,一方面日常使用反正也在5m-∞这个区间其实只是对焦环的很小一部分,另外一方面需要精细移动的场合有更多余地。

光圈环行程约为120°,提供f/2.0-f/22的调节范围,每1/3档一个click,与索尼原厂吻合。个人而言光圈环距离卡口实在有些太近了,要操作的时候还是会显得很拥挤。不过需要说一下取消click限位的时候光圈环会变得非常稀屎,阻尼又低又滑,触觉反馈一塌糊涂。不过咱估摸着实际上也不会有什么脑子没坏的人真的拿这玩意拍视频吧,聊胜于无。

Loxia的最近对焦距离约为45cm,放大倍率0.14×左右,并且三分点以外相对于无限远来说全开像散严重,对于全组对焦来说似乎有些不应该

Sony/Zeiss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不算LA-EA3转接环的话,这玩意实在没啥可说的地方,体积重量与佳能尼康的对应产品相当,对焦窗自定义按钮还要AF/MF开关该有的都有。做工方面也很对得起价格,整体很是结实。

可是问题出也就出在LA-EA3,平白多一截屁股不说,还增加了约有150g重量,把相对于FE 50的唯一那么一些优势也抹去了。而且LA-EA3下面还多了一截带螺口的下巴,而这个下巴好死不死刚好会挡住某些大一点的快装板,结果你换个镜头还得拆板子,就很麻烦。

同样应该LA-EA3背锅的是它在快门启动前收缩光圈的这个前摇显著长于A Mount原生机身,就导致即使对焦时是准确的,这一段延迟也会导致在拍摄移动物体时不可避免的跑焦。而在二代机身上PDAF和CDAF不能同时使用(即,没有对比度确认这个环节)这个问题更是让跑焦雪上加霜,不过好在三代机身貌似改进了这个问题。

单论镜头本身的话,唯一值得吐槽的地方是对焦环有点紧,而且有非常轻微的左右松动问题。咱认为这是因为它实在在柜子里放久了(得有四年多了吧)的原因,而应该并非普遍情况,而且实际上咱这里也没有很影响MF操作。

天候密封不了解,无论是镜头本身还是LA-EA3/4都没有相应的密封环。以咱对其他A Mount镜头的结构了解的话基础的垫圈啥应该都是有的,淋几颗水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不应该过度信任。

50 SSM的遮光罩为塑料制作,普通的环形结构,很短,且里面为普通的糙面处理

光圈叶片是9片曲边叶片,使用拨杆传动,但匪夷所思的是即使有了曲边实际上f/2.0以后都不怎么圆。对焦方面则是整个后组带动光圈一起移动对焦,是对称标头的一个比较标准的设计。镀膜颜色很淡,强光下可以看得出是浅粉紫色。

50 SSM的近摄距离也是45cm,放大倍率0.15×。近摄表现与无限远处没有显著区别。

Sony FE Planar T* 50mm F1.4 ZA

FE 50是这三位中毫无疑问的体重体积第一名,不过实际上因为铁皮塑料芯结构手感倒还算好,上机以后单手手持压力不算很大,整体平衡还算可以接受。

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是这玩意,还有同门的FE Distagon T* 35mm F1.4 ZA都特别容易沾灰,外表面和对焦环上经常很容易沾一大堆细小的灰尘,简直是清洁噩梦。尤其诡异的是采用了相同设计语言 和类似材料的Loxia还有50 SSM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还有就是这个头表面有一部分的刻字很容易掉,不出两个月右边的SONY标就已经被磨掉了一半了,然后咱就索性把它整个抠掉了。不过值得欣慰的是FE 1.4/50型号标识和光圈环上的字因为是结结实实凹进去了的,目前用了将近一年还是完好如新。

它尾部也没有密封圈,这个有点不应该,尤其是几个同门的GM都有了。考虑到FE Distagon T* 35mm F1.4 ZA那厚到变态的密封处理的话FE 50应该也不会差到哪去,如果有人拆过这玩意的话还请告知一下。

FE 50的遮光罩是比较大的花瓣形,但是是塑料做的,里面也没有植绒,就是普通的糙面处理

FE 50的光圈环其实也是电传,导致存在的意义很诡异。但是光圈环确实是个好东西啊,用起来比撸机身波轮不知道高到哪去了。与同有光圈环的Loxia相比,这货很明显就是单纯为了讨好视频用户而存在的,可以说一个是面向娱乐,另一个是为了干活而存在的。FE 50的光圈环阻尼比Loxia大些,但仍在一个令人愉悦的范围内。它在f/16与A档之间的挡位和阻尼明显比其他档大且不受Declick影响,大概是为了防止误操作,应该好评。Declick以后它仍然维持了一个较大的阻尼,用起来比Loxia的稀屎手感好了太多。另外是它的无级光圈不是真的无级,匀速扭动光圈环可以看到光圈叶片会偶尔突然跳一小下,当然这其实并不会真的对画面有什么影响但还是值得点出来。

FE 50的近摄距离还也是45cm,放大倍率0.15×。不过由于本身长的最长,FE 50拥有三者之中最小的最近工作距离。专利文件上的图表显示最近对焦时FE 50的像散和畸变会大于无限远,不过单从锐度出发FE 50的近摄表现与无限远处没有肉眼可见的区别。

iiiiiiiiii

2. 空间频域响应分析

2.1 MTF50 锐度分析

测试方法为搭配α7R II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Slanted Edge斜边标版,输出未压缩RAW文件进入Lr消除所有锐化和其他可能的镜头校正,然后使用Imatest 5.1读取MTF50数据。本测试主要读取径向场的锐度数据。对每个测试点位均会在相应位置对焦以尽可能排除低阶场曲带来的误差,并且每个点位都会读取至少两张不同的照片,选择读数较高的一组进行录入。

同时应该声明MTF50存在相当的局限性,它仅能反映镜头的中高频解析力,而不能完整描述镜头的实际高频细腻度和低频对比度,用它来跑分仅仅也是因为它比较方便而已。MTF50很重要——但远不是「解析力」的全部,请勿过度迷信MTF50或其他任意一个单项跑分

具体的测试点位如下图:

对啊它们就不是均匀分布的,你来打咱啊
对啊它们就不是均匀分布的,你来打咱啊

可以认为1000lw/ph以下的分辨率属于完全不能用,1000-2500lw/ph属于开始能用了,2500-4000lw/ph属于很优秀,4000lw/ph以上对于目前的相机而言没有太多意义

请注意由于测试流程和标版本身的差异,咱的结果不一定适用于和其他家的结果进行对比。

2.1.1 Loxia 2/50

无疑Loxia是一颗非常优秀的头,尤其是考虑到它一片特殊玻璃都没有使用的情况,能取得这个成绩非常不容易,甚至因为没有像场分裂,中外围画质还能和下面两位杠一杠

f/2.0和f/2.8整体没有太大差异,属于中心能用边角比较崩仅能维持够用的情况。不过一方面三分点以外一般而言也不会有什么主体,所以倒也不会特别影响(但即便如此也不是你崩边的理由啊)

在f/4.0因为像散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的原因,中心到三分点在此处开始爆发,甚至突破了4000lw/ph大关,不过此时的边角也仅仅是爬到了1840lw/ph这个刚刚够看的地步

Loxia的最佳光圈位于f/5.6。可能这还是有一部分老头的设计思想在里面的,但不确定是否故意所为还是不得已而为之。从实际效果来看,很长一段时间的对称标头都是小光圈战士,隔壁厂家的几个也是如此。

对于一颗光圈不算小的标头来说要收到f/5.6以外才能得到最佳还是有点膈应人的,毕竟这个时候要进光量没进光量要虚化没虚化的,大概也就只能大白天拍拍东西用。

2.1.2 FE Planar T* 50mm F1.4 ZA

身为次世代复合标头的FE 50无疑是三者中的最强,f/1.4的中心锐度能按着楼上那位的f/2.8打啊同学们这件事情太可怕了

可以看得出FE 50在像场中段因为场曲有一些场曲,或者说高阶非球导致的像场分裂,带来的锐度衰减,这点也与官方发布的几何MTF曲线吻合。比较奇怪的是索尼选择了在最边缘处让两个像场重新交会,而不是往内移一点,这样至少可以带来更大的锐度收益

也正因为上面那回事,FE 50的三分点锐度一直都在一个「不错但是明明可以更好」的地步,还是有点可惜,至于由此换来的谜之暴力边缘,怎么说呢,反倒是让这个头似乎也挺适合拿来拍景的

FE 50的最佳光圈位于f/2.8,落在了一个尚算常用的区间。咱甚至怀疑中心锐度可能还不止这个数,因为4420lw/ph已经很接近α7R II的Nyquist Freq了,再往上已经不怎么测得到了。

继续收到f/4.0像场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比较可观的分辨率上升,而中心锐度衰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收到f/4.0实操还是比较有收益的。

f/5.6则比较临界,次中心和三分点开始衰减了但幅度不算大,而f/8.0以后则开始崩盘(但即使崩盘整体还是很锐,,,)

相对而言,对比楼下50 SSM来讲FE 50的小光圈像场分裂还是好很多的,但不论如何像场分裂本身就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现象

2.1.3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50 SSM的崩边情况是三者中最严重的,而且奇怪的是科技树似乎全点到中心锐度上去了(发布时间类似的几个原厂对称标头其实都是这样)。按理说这玩意其实在头两档实际上除了中心是完全竞争不过Loxia的,但是奈何人家不仅光圈比你大整整一档不说,人家还能自动对焦,那还要什么自行车

中心和次中心趋势比较接近FE 50,都是在f/2.8中心达到最佳,然后f/4.0次中心继续追赶。但是它俩的增长速度远大于FE 50,在f/2.0已经紧逼FE 50的4272lw/ph,f/2.8时50 SSM的中心锐度已经达到了4464lw/ph这个相当恐怖的地步,直接把剩下两个头甩在了后面。

但是三分点以外的成像就没有这个待遇了,由于色散、球差还有像散(或者说,再一次的,像场分裂)的全面失控,直到f/5.6都只是在缓慢的往上爬,和中心对比起来可以说是很惨了。整体而言,三分点到近边缘基本也就是维持可用的程度,官方发布的MTF曲线也印证了这一点

反倒是极端边角因为分裂的径向像场和切向像场重新汇聚的原因,,在f/2.8色散得到有效控制以后一路势不可挡开始爬升,甚至一度超过了三分点和次边缘。而小光圈下像场分裂仍然维持,还是挺伤的

剩下就是f/8.0以后的中心衰减50 SSM也要显著小于另外两位,算是一点福利吧,尽管这好像没什么意义,真的会有什么人把这种头收到f/11以外用么。。。。

肉眼可见的解析力差异,此处为极限边缘
肉眼可见的解析力差异,此处为极限边缘

2.2 频域响应与微反差分析

频域响应/微反差是和色彩一同决定成像风格的重要因素,前者决定成像的细腻度与所谓的「油润」观感,而色彩。。。色彩决定色彩

全频域的响应结果是其他评测机构经常忽略或出于其他莫名其妙的原因咕咕掉的内容,但是这其实很重要

低频响应决定了一个镜头的整体反差,是决定较大细节的整体分辨度的标准

而高频反差,或者有些人会叫做微反差,对于光学系统而言尤为重要。微反差决定了输出图像的「扎实」和「细腻」程度,并且给予了后期进行锐化的空间。缺乏极高频解析力会让图片看起来缺少致密细节,整体看起来会发虚。做CG的可能会比较了解,这就是没有放Displcement/Bump只使用纯色贴图看起来的塑料感;只玩摄影的也可以随便丢一张图去After Effects拖一个直径2px的Bilateral Blur感受一下(很不幸Photoshop原生不提供这个滤镜)

并且更糟糕的是随着MTF50分析逐渐普及,有一些镜头厂商就会去暴力堆MTF50分辨率,然而忽略,甚至说是让解析力在f=50以后断崖式暴跌,不存在任何程度的微反差;而很多人生经验不够丰富的买家就很容易看一两篇评测后就去下单,这样是不行的。类比其他的话,就有点像有些厂家暴力堆SSE性能而忽略AVX性能,让消费者产生一种性价比很高的错觉。一分钱一分货、两毛钱两分货这种事情真的不是吹的,同规格同价位下多出来的MTF50对比度,或者SSE性能,或者任意什么会让跑分好看的东西可不会是天上掉下来的,想想代价是什么

测试方法为统一使用f/2.8的中心数据,读取MTF10-90的频域数据,以及5-160cycles/mm的对比度数据。两者其实是一个东西,但某些人可能会觉得一个比另一个更直观

不同频域的MTF数据也会像MTF50一样随光圈改变,并且整体趋势也很可能不一样,这里选择f/2.8的原因是这个比较接近三个头的最佳光圈,同时也与全开比较接近,另外也不会有什么衍射;加上f/2.8与几个常用的光圈段距离不远,就算带着数据瞎蒙也不会跑太过

免责声明:MTF20及以后、120cycles/mm以外的数据因为频率实在太高,经常已经超过了传感器本身的Nyquist Freq.,很容易受到包括场曲、对焦误差、锐化、乃至标版本身精度等各种误差影响,这次的测试也是一定程度上具有实验性质的,咱只能保证这个读数就是Imatest原生吐出来的真实数据,但不一定保证它的有效性

请注意%MTF(f)的数字越低所对应的频率越高,如MTF10所对应的还原度截至阈值是MTF20的一半,因此在无衍射无锐化无欠采样的理想影像系统中所对应的接近线性的SFR曲线中对应的频率也刚好是两倍。

说人话就是下图图一的左边是高频,右边是低频;图二是左低右高维持不变。两张图的数据都是越高越好。下两张图本质是同一组数据,原则上也可以相互换算,不过在对应不同的解读时可能一种解析会比另一种更直观。

应用了复杂结构和新型镀膜的FE 50在低频区的表现只能再次用恐怖如斯来形容,直到40cy/mm都是顶天花板的98%对比度,远远甩开了另外两位。不过神秘的是它的高频衰减非常迅速,80cy/mm还能保持一下,但是往后开始就跌落得比一片特殊镜片都没用的Loxia坡度还大,甚至在160cy/mm直接跌落到和Loxia相等的水平。唯一可能值得欣慰的就是FE 50本身起点就很高,即使如此暴力跌落也始终能大致保持在一个尚算不错的区间,即使对比其他镜头(包括这次横评中未能测试的)也不算多差

但是这仍然非常不应该。因为FE 50对无论是球差还是像散控制,甚至说像场平整度本身放眼所有标头都可以说是顶尖的,应用着最先进的结构但是却有着最快速的高频衰减,这种事情无论如何咱只能将这个归到设计师偷懒的原因上

FE 50的极高频在f/4.0有少许改善,但是也就是寥寥三四个百分点而已,在所有的光圈段下都没有逆转这个暴跌趋势的任何意思,非常可惜

50 SSM的高频细节衰减是最轻微的,无论是对比度还是MTF上都看得出来。虽然中低频对比度相对偏低,但是80cy/mm以外得表现非常出彩,快速超过了FE 50,并且直到160cy/mm都保持了绝对的领先,甚至一度杀出两三倍的对比度差异来——等效成图片就是四倍的可用像素差距啊

但可惜的是50 SSM这种设计思路在数码时代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MTF50跑分数据,加上维持高频解析力本身很吃成本,这样的优质设计在主流消费市场越来越罕见了,很可能就像AF-S 58mm f/1.4G主打的全光圈点光源还原一样一去不复返了

而Loxia则因为球差实在无力控制,无论是低频还是高频都显得比较凄惨,对比度还是MTF都被上两位按在地上摩擦,虽然MTF20和120cy/mm附近已经拼尽全力维持极高频解析,但是相对于简单的镜组实在无力回天,这也只能说是当属意料之中吧。Loxia的整体曲线虽然要矮一截,但是整体趋势和50 SSM非常相似,不确定是对称镜组结构的天生效果还是设计刻意为之。

2.3 色散测试

因为色散测试始终不肯吐出任何看起来正常的数据而且每次吐出来的还不一样,故此处只好忽略不做,就说几个肉眼观察结果

不许笑。

肉眼观察的话50 SSM不知为何倍率色差是最糟糕的,上面的极限边缘对比图也能看出,估计是因为后组全都使用的是普通玻璃的缘故。但是很可能也是正式因为特殊料子都被堆到了前组,50 SSM的轴向色差倒是被矫正的好不少,但高反差边缘附近仍然肉眼可见

FE 50全光圈全像场观察不到任何倍率色差,轴向色差宽度肉眼可见但是出于未知的原因颜色非常淡,实际倒也不会怎么影响使用,遇到高反差焦外也不会影响画面。这回事说好听点就权当德味,说难听点就是只Apo掉了错位光束的饱和度而根本没有太怎么收束错位的光束本身,而且尤为可惜的是这个明明能通过在G1a镜组使用更强劲的料子来解决,可能FE 50也是吃了FE Distagon T* 35mm F1.4 ZA还有50 SSM的宁可狂堆胶合也迷之不肯多用低色散玻璃遗毒吧

Loxia同样几乎观察不到倍率色差,对于一颗只有六枚镜片的小标头来说十分优秀。但是轴向就比较翻车,遇到高对比度的焦外边缘很可能会遇到见光死的情况,如果后期修的比较暴力便很容易翻车。单就色散而言,三者之中只有Loxia的表现是最对得起它本身的定位和结构的,给它颁一个优胜好了。

iiiiiiiiii

3. 通光量与边缘失光

3.1 像场中心通光量

这两个是啥应该不需要太多讲解,实在不懂的搜索相关关键词就行了

测试方法时对焦至无限远拍摄近景平场,以不插镜头出图视为18mm f/0.4为白场基准读取像场中心通光量数据。考虑到Loxia 2/50存在天生光圈劣势,此处额外将另外两枚镜头标化至f/2.0计算第二次通光量数据

暗角则是将对焦至无限远拍摄的近景平场解除任何可选的校正后输入Imatest,选区四角各一个50×50px的区间平均明度后对比中心计算全场最大失光,同时输出绘制等亮线的原图供参考

一般认为通光量T-Stop越小越好,暗角也是越小越好,因为即使需要那个氛围,实在不行你还可以后期免费加

T*镀膜生而平等,但是有些T*比其他T*镀膜更平等(笑

这里FE 50先进的镀膜再次展现出了优异得甚至有些恐怖的结果,无论是全开还是f/2.0标化都与少一半镜片和空气表面的50 SSM完全打平

反过来50 SSM这边的结果非常不应该,三枚镜头的发布时间其实大差不差,镀膜工艺按理说不存在显性的技术代沟,吃光吃成这样就不合适了

Loxia这边除了先天性的光圈小一档这个劣势以外通光量中规中矩,镜片少搭配强效镀膜打出T/2.12的成绩应该也算众望所归

3.2 边缘失光

从上到下依次是f/1.4,f/2.0,f/2.8,f/4.0,f/5.6,等亮线每根为0.8EV差距
从上到下依次是f/1.4,f/2.0,f/2.8,f/4.0,f/5.6,等亮线每根为0.8EV差距

暗角方面FE 50很可能是吃了远心设计的锅,f/2.8以后暗角便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减少,而且接近极限边缘处失光尤其严重,相对于像场其他部分几乎是暴跌。考虑到f/4.0以外入瞳相对于视场角能完整的被前组所容纳,这明显不是前组开口太小的问题(虽然FE 50的开口确实太小了,大光圈下暗角和口径蚀非常明显),因此只能归结到出瞳光线被遮挡的问题上

50 SSM和Loxia则比较中规中矩,且两者的趋势都很接近,相对于各自的最大光圈缩小两档以后则没有什么肉眼可见的暗角了。

尤其奇怪的是50 SSM,不仅原生就是为单反系统设计的远心结构,而且后面还插了一个带有收口设计的LA-EA3,反而在全光圈段的边缘失光表现是最优秀的,上锤原生为小卡口短法兰设计的FE 50,下踢全组对焦光圈还原生小一档的Loxia

iiiiiiiiii

4. 像场平整度与偏轴

首先,需要解释清楚一件事,平整的像场会跑分出来很好看,但是没有什么卵用。尤其是垂轴放大率偏低的广角到标准焦段,适度引入场曲让径向场与切向场重合不仅能提供更优秀的细腻度,还能在全像场范围内极大的压制彗差和像散。或者换句话说,只要像场本身的走位足够蛇皮,能及时的弯回来甚至弯回来几次,而不是像某些旁轴广角一样一曲不复返,就没有问题。

光轴这种东西则必然是越正越好。过分复杂的光学元素、变焦设计,以及广角焦段投影模式的先天问题,以及非球镜片的使用(尤其是压铸),都会增加光轴不正的概率。

测试方法为大光圈低角度拍摄致密平面后提取局部微反差并绘图

与不少近代的日产镜头一样,FE 50的像场平整的可怕,而且即使相对于所有日产镜头来说也很少见到FE 50这么平整的像场。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FE 50仍然有像场分裂

50 SSM由于本身全开解析力低下的问题,后期提取微反差极其困难,所以只能这样了。像场很失控,尤其是边缘近乎是起飞的状态,也估计是它为什么崩边严重的原因

Loxia虽然像场并不平,但是分离中轴后仍然控制的很好,没有满地乱飞,并且有明显的收整倾向,也是为什么它能高效的将像散和彗差压制在极限边缘的原因

四枚参与测试的镜头(其中Loxia 2/50测试了两枚)均未见明显偏轴问题。

iiiiiiiiii

5. 点光源还原与星芒

5.1 点光源还原

彗差和像散除了会对解析力有影响之外最直观的就是点光源还原不成点,同时还会导致焦外弥散斑的弯曲,导致旋焦效果。这个好像也不需要怎么解释,反正彗差和像散肯定越少越好就是了

使用高阶非球可以有效地矫正彗差和像散,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像场分裂的问题,所以如何在尽可能只使用低球面镜片打造出尽可能平坦且重合的径向与切线场就成了众多制造商的追逐目标之一

暂时没有找到有效的标准来量化这个,未来可能会引入宽度计算,现在就在同样的缩放比下肉眼看看就好了

当光圈收到够小的时候点光源会变成星芒,因此一起测试。

测试方法就是在相应位置对焦然后拍摄点光源,没了。具体测试点位对应的名称请参照解析力测试一开始的附图。

FE 50在三分点处有很轻微的彗差,但是没有像散,且越往边缘彗差越小,直到极限边缘又几乎收束回完整的星点,算是像场分裂的另外一种体现吧。

总体而言压制的非常优秀,全开即完美可用

f/2.0以后全场的彗差像散不可见。

50 SSM的情况就要糟糕很多,不仅像散十分严重,而且有谜之羽状眩光,还是越往边缘越严重的那种。具体成因不明,可能是胶合镜组或者某种咱不了解的衍射的问题。别人都是在地上拍出星星,这下倒好,能在屋子里拍到深空天体了

彗差倒一直不是很严重,解析力测试中也能很明显的看到径向分辨率远高于切向,极限边缘出也是仅有切向的涂抹。像场大部分区域的星点约于f/2.8收束成可用的效果,f/4.0以外彗差像散不可见。

Loxia的像散和彗差问题是最严重的,但是不同于以上两位,Loxia一直死死的把像散压制在极限边缘,像场其余部分的点光源还原是意外的好。

基本上全开其实就可用了,收到f/2.8以后极限边缘的像散得到极大压制但彗差仍然可见,像场其余部分十分优秀;收到f/4.0以后全场无彗差像散。

5.2 星芒

测试方法为统一收到f/8.0拍摄点光源,这应该没啥好讲的,只要星芒比较干净具体喜欢哪一种应该是比较主观的事情

虽然估计很少有人会拿这种大光圈标头来拍景啥的,但有了总比没有好是不是

FE 50在光圈圆度与星芒之间的取舍中选择了后者,因此直到f/4.0才会有非常微小的星芒出现,f/5.6以外才开始变得明显。不过即便如此FE 50的星芒叶片很直而且很均匀干净,除了比别人小一圈之外真要用起来的话也是毫不含糊。FE 50由于近摄下光圈有冗余,因此全开反而还会有一点星芒,不过不如小光圈下规整干净。由于是11片叶片的关系,FE 50会产出22芒星。个人而言其实10叶曲边对于光圈圆度来说已经够用了,而产生出的星芒还能或多或少的大一点点

50 SSM因为光圈叶片曲度明显不如FE 50的关系,在f/2.8就有星芒出现。9片叶片产出的是18芒星。不过50 SSM有个问题,正面怼高强度光源的时候会出现可怕的雾状眩光,还伴有严重的衍射彩虹环,这个在抗眩光那里会细讲。

Loxia的10片直叶产出的10瓣星芒个人而言是最好看的。星芒叶片很直,整体平整干净,且几乎没有衍射雾。Loxia全开下也有轻微的光圈冗余且与对焦距离无关,全开能拍出少量星芒。

iiiiiiiiii

6. 色彩与灰阶反馈

咱觉得这俩也不太需要太多解释,反正知道不是玄学就好

6.1 色彩倾向

测试方法是在显色性较高的光源下拍摄X-Rite ColorChecker Passport,统一针对第四个灰阶方块(即原则上的中性灰)校正白平衡后使用Imatest读取相应的数据

一般而言饱和度偏高一点的镜头多少好一些(意味着更少的光谱被过滤掉了),色相倾向方面客观来讲越接近标准色块越好,主观方面则见仁见智。

咱唯一能说的就是高IoR镜片普遍对于短波光谱透过率偏差,因此普遍会使用镀膜矫正偏色,这样带来的两个后果就是饱和度低和整体色彩偏黄,而这很明显不是什么好事情

整体倾向非常接近,Loxia和50 SSM几乎重合,剩下上图你们看到的飘出来的那个全都是FE 50。三者都有比较明显的蓝色过饱和倾向,这并不是坏事。

Loxia的黄色区(16、12号色块)要比50 SSM稍微偏品红一点,但是实在太小可以认为肉眼不可察觉

FE 50的整体倾向是饱和度都要低一截(虽然也没有低很多),很可能是复杂镜组结构和对应的镀膜造成的结果,尤其是考虑到FE 50对IoR≥1.80的玻璃材料使用的并不算少。

其中FE 50蓝色和紫色区(18、8、13、3、5、10号色块)相对于其他部分欠饱和得最少,而且相对于标准色块都有过饱和趋势,很可能是许多人觉得FE 50复现出的蓝色更纯净的原因。

另外就是黄绿(11号)的色相有比较明显的往蓝偏移,黄色和橘色区(16、12、7号)有不少往品红便宜的趋势,基本上两边都是在避开黄色。就这方面而言很可能是针对人像方面做出的优化,再说拍出一个屎黄色倾向的图片是谁都不愿意见到的结果是吧

6.2 灰阶Gamma反馈

目前由于条件限制只能测试六阶灰阶,过几个月大灰阶标版进来以后会有更细致的灰阶反馈数据,但是原则上即使只有六阶Gamma值也不应该有过多偏差

灰阶方面标准的结果应该是0.45-0.46之间,大多数镜头的灰阶Gamma都分布在0.5-0.75之间。一般而言Gamma较高的镜头能呈现出更大的反差,一方面直出观感更讨喜,另一方面能容许更多的层次(也就是会有更少的信息被压进同一个灰阶编码中,不过因为现代相机的采样精度已经很高,所以即使稍微偏低后期校正也不会损失太多),所以较高的Gamma是比较好的。

注意这张表格有0.45截底,最下面并不是0
注意这张表格有0.45截底,最下面并不是0

这里的结果仍然是Loxia和50 SSM大差不差,然后FE 50比较异类。实际上0.03的Gamma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实际上后期修下基本上也差不太多,看看就好。

iiiiiiiiii

7. 焦外成像

测试方法为拍摄单色光源(实际光源为红色,以下例图都是单纯是为了好看而后期调成浅橘黄的。为什么?不知道)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和之后各拍摄一张

7.1 FE Planar T* 50mm F1.4 ZA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后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后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

即使使用了两片压铸非球,FE 50的焦外也没有任何洋葱圈,甚至比当年把XA高精度非球吹上天的FE 70-200mm F2.8 GM OSS的洋葱圈还少(笑)

因为近摄缩光圈问题,FE 50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有一定的多边形焦外问题,但是不严重

弥散圆内部平整度很好,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即,背景焦外)也几乎没有任何球差过矫带来的亮边,观察边缘部分球差衍射也很轻微

唯一的问题就是全开有不少的口径蚀

个人认为焦外能打败它的也就只有FE 85mm F1.4 GM和RF 50mm F1.2L两个了(当然目前尚未发布的FE 135mm F1.8 GM如果正常发挥应该也是有力的竞争对手,但是实际用途都不一样)

事焦外之鉴
事焦外之鉴

7.2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后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后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

有严重的洋葱圈和球差过矫带来的焦外亮边(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那张尤其明显)

球差过矫在f/1.7以后会消失不可见

口径蚀和FE 50差不太多

不过除此之外弥散圆内部还算得上平整,又不是不能用

惨不忍睹
惨不忍睹
亮边翻车实例
亮边翻车实例

7.3 Loxia 2/50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后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后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
焦平面位于被摄物之前

Loxia因为没有使用任何非球所以焦外自然平整度是坠吼的

另外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设计不同也可能是因为光圈天生小一档的原因,Loxia的球差过矫问题要好很多,大部分情况下不可见

口径蚀很轻微

即使打到f/2.0全开,对焦段全程有少量的光圈冗余,有不是太明显的多边形轮廓

iiiiiiiiii

8. 抗眩光

测试方法为不带遮光罩和UV滤镜,1/40s,f/8.0,ISO 640正面拍摄高强度点光源

根据曝光指示至少过曝了4EV,实际上一般不会有这么严重

再一次的,因为暴力镀膜,FE 50并没有什么眩光

即使曝光参数完全相同,50 SSM仍然展现出了非常奇特的眩光和相应的衍射彩虹环

如果再继续过曝两三档的话能看到有轻微的传感器反光,不过仍然没什么鬼影

咱最好的猜测是要么是某种奇异的衍射行为要么是胶合镜组的问题

Loxia其实也。。。没什么眩光

在光源刚刚偏离到画面外时能看到一束羽状漏光,不过这个插遮光罩可以避免

同50 SSM,再继续过曝两三档的话也能看到有轻微的传感器反光

iiiiiiiiii

9. 点评与总结

Loxia 2/50:

性能极致的玩具看似高昂的价格和仅提供手动对焦两个条件似乎从一开始就决定了Loxia只是一个适合小众人群的niche产品。而且似乎从ZM系列直接借鉴而来的结构也在说明Loxia是一个操作仪式感大于成像这一点。从这个角度出发,Loxia的确是非常成功的,顺滑的手感和精致的做工构成即使没有AF也能沉浸在摄影中的必要条件。

各种细节方面Loxia也处处流露着蔡司的纯正血统。如当今罕见的利用蛇皮像场高效压制像散,全力保留的高频解析,比隔壁Batis混tie血pai和某些只管MTF50的厂商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即使从光学方面出发Loxia仍然毫不逊色——甚至可以说是毫不妥协。千万不要被似乎简单的结构迷惑住,Loxia将四组六片的性能可以说是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倍率色散、锐度还是像差都是同规格的前列,甚至超越了一部分低端复合标头,所以即使想认真的拍图,Loxia也能完美胜任。

是的,如果能吃下Loxia的价格又不介意手动对焦的话,Loxia 2/50绝对是FE系统中一个非常香的选择。小光圈标头中绝对前列的性能和绝对前列的体积,还有纯血德味加成,有什么理由不去玩一下呢。退一万步说,对于想要体验一下老镜头仪式感的α7用户,而又限种种原因不方便用旁轴等真-老相机的,Loxia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入口,更别谈相对于转接ZM和Contax C来说Loxia还附赠EXIF和校正文件加成。

FE Planar T* 50mm F1.4 ZA:

新时代的辉煌。作为很可能是最后一支索蔡可换镜头,FE 50作为压轴产品,为这十年的旅程画上了一个令人满意的休止符。无论是世界前列的焦内锐度还是无可挑剔的焦外,无论是堪比变焦的体积重量还是复杂的堆料,都在侧面证明它当之无愧的镜皇位置。

白璧微瑕的是,FE 50仍然有一众日产镜头的通病,三分点以外的像场分裂、以及似乎非常不应该的极高频解析力衰减似乎都是减分项。

不过这并不影响FE 50成为咱个人最喜欢的镜头。因为说真的,对于FE系统而言FE 50是一次性打包最多功能的镜头了。MF有MF的玩法,但是真要干起活来,迅猛的AF仍然是必要条件之一;更何况FE 50还附赠了一个真正能用的、可以用来干活的光圈环。

总的来说,FE 50提供了最完备的操作和玩法,搭配绝对顶尖的性能,甚至放眼整个标头序列评个世界前三也不是问题。尤其是相对于无论是成像还是操作都有着各种小毛病的FE Sonnar T* 55mm F1.8 ZA,还有堆了非球还是无比弱鸡的FE 50mm F1.8,FE 50不仅是最强,还很可能是最香。。

Planar T* 50mm F1.4 ZA SSM:

未完成的实验品。从每个角度讲,50 SSM都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日徳混血。一些光学细节的实现,比如极致的高频解析力以及结构设计都有着不少蔡司的味道,但是同时具体的实现又很日本

尤其是考虑到50 SSM的发布年代以及后续一些传承了细节的E Mount产品,50 SSM或许更像一个实验品,而非完备的产品。它遗留了许多看起来低级得匪夷所思的错误和明显可以轻易矫正的光学缺陷,如可怕的边缘色散与奇怪的眩光表现,也让它的实用性大打折扣

或许相对于Loxia来说,50 SSM反而才更像一个「玩具」——它在某些特异的地方提供了绝对优异的闪光点,但是整体成像却不咋地。而且考虑到都9102年了,答应咱,真的就别折腾A Mount了好么,这个卡口的未来如何上且不提,单单是折腾LA-EA3/4的这个转接就有够蛋疼了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