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如懿传》和《你好,之华》后,2019年的周迅似乎就没什么大动静了。其实不然,在她的计划列表上,还未上映的作品数量多到让你不得不佩服她工作的勤快程度。这个8月上映的《保持沉默》就是其中之一。电影围绕着一起“弑母大案”展开,关于亲情、暴力、孩童成长等等的社会问题成为影片的主题。作为少年的辩护人,周迅饰演的角色在经过一系列抽丝剥茧后将残酷的现实赤裸地摆放在人们眼前。 自从参演了去年的《你好,之华》,周迅对于接的作品更有想法了,想要更多的接触有关真实生活的题材。 这个今年已经45岁的女人,脸上满是淡然与安稳。只有当她聊到喜欢的话题,抑或是开心大笑时,才看到闪着光的眼神中灵气依旧,那份清澈可以穿透空气直击你的内心,她还是我们心中的周公子。 周迅属于很纯粹的“镜头脸”。当年《大明宫词》试镜,上镜前导演扫了一眼觉得她太普通,演个丫鬟差不离。等试了镜却被彻底惊艳到了,镜头里的周迅简直就是个精灵。当年的少年“太平”如今依然可以在我们的脑海中被栩栩如生的还原出来,那时她已26岁,但这面容看上去16岁正正好。 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但演戏于她而言,仿佛是信手拈来,更像是一种本能、一种天赋。
 戏里戏外,自然是不同的周公子,黄觉说他第一次见到周迅,是一个手里拎着一塑料袋矿泉水就过来的小女孩,天真懵懂。 16岁出道,在演员这条路上走了29年,这份不世俗与不纷争从始至终未曾改变过。 周迅身上的魅力如同处于长久的黑暗后见到的那一丝光亮,让你毫不犹豫的想靠近,这也是为何就连窦靖童都愿意与她亲近的原因。身边的朋友是这样评价周迅的:“她的魅力,宽泛的来说就是比一般人的真实还真实吧”、“她是我认识的人中最接近透明的,有时连最基本的生物保护色都不具备”。 可老天终究是公平的,在周公子身上唯一的缺失,是她对爱的执拗与不可得。每一段感情她都爱的炙热,死心塌地,在伤痛后继续相信爱情,哪怕依然是伤害。 甚至在拍摄《如果·爱》时,她与导演陈可辛的分歧也在于她不认同自己饰演的角色孙纳的爱情观,她始终认为角色中的那个女人还爱着金城武饰演的林建东。 对于多年后的周迅,黄觉初识的小女孩已经变得内敛而稳重—— “她现在特别成熟,死过的她,该得到的都得到了。” 对此,周迅自己也给出了看法:“人就是各种各样的啊,这世界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但是我也接受了。” 这句话出现在周迅2018年写的《自在生活》中。明星出书,第一印象必定是噱头,但你看过后必定会庆幸周公子出了书! 周迅说自己向来嘴笨,所以这本书是为了感谢这么多年来陪伴在她身边,摄录下许多真实状态下的她的朋友们。 在书的开头,她写道:“学习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结巴,接受自己的坏脾气,接受自己的怪癖……以前太年轻,会忍不住纠正自己,但是现在,慢慢开始接受自己”。 书中近300张私藏照片都是我们未曾见过的,甚至还有独生子女证。
 在书中,她也愿意让我们看见她内心的脆弱。原来她也会因为自己在意的事而长时间的流泪,也是一个很容易深陷忧虑中的女子。她说“最痛的时候是最好的时候,你能看清很多东西”。
 “人生来就是孤单的,我倒不怕,就是不愿意”,这样的话,如同她的喃喃自语一般。 书中除了周公子真实的内心独白,当然也少不了她欢脱的一面,比如分享了在她去非洲肯尼亚的旅途中,有一个土著愿意用50头牛作为彩礼迎娶她的故事。非洲兄弟如此实诚,周公子的妈妈在一旁笑到不能自已。 周迅踏上肯尼亚的土地次数并不少。正如她在书中写的那样:“越长大的时候,能让人在内心真正感到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少了,这个时候我能够帮助别人,也算是一种自救。” 所以,对于做公益这件事,周迅是很用力的。她带着自己的公益项目与肯尼亚的副总理穆西约卡见面、去那里的平民窟为孩子们捐款、喂小象喝水,在那里种树提倡环保等等。 她说:“在肯尼亚,我们经常看到斑马、牛、羊在路边的草地上,慢悠悠的走着,人们从中间经过,一点都不觉得突兀。事实上,人和动物最初就是这样和谐共存的。” 肯尼亚能满足你对非洲的一切想象,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结队的动物,都是大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到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随处可见的非洲五霸,漫山遍野的斑马羚羊,斜靠夕阳的长颈鹿群,在这里,你将领略到无法比拟的游猎体验。赞那度此次就为你带来了肯尼亚8天6晚趣意盎然之旅!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长颈鹿庄园(Giraffe Manor),是此次行程一开始最亮眼的环节。长颈鹿庄园被称为世界十大特色假日酒店之一。作为内罗毕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庄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
 大约有20只罗斯柴尔德长颈鹿,会在庄园里自由行走。它们已经习惯了与人们交往,因此会对你非常友好。
 撒个娇,让你给它们喂食是常态,看着它们从你手上吃掉食物,那种喜悦感,非得要亲自去体验才有趣。
 在这个庄园,与长颈鹿的互动是每天都值得期待的环节。可能在你享用早餐的时候,它们会好奇地穿过前门把长长的脖子伸进来。
 会在你卧室的窗户边徘徊,甚至等待你醒来的是它们的亲吻!
 庄园里的房间一共只有10间,最多可容纳25位看客人。
 每一间都用庄园里的长颈鹿来命名。分别是Arlene、Betty、Daisy、Finch、Helen、Jock、Karen、、Kelly、Lynn、Marlon。其实这些名字也是工作人员按照它们各自的性格来取的,其中的 Karen 是以作家凯伦·布里克森(Karen Blixen)的名字命名的。她的同名小说《走出非洲》被改编成电影,不但经典了电影界,还成就了梅姨。虽然是个奢侈的庄园,但压根没有健身中心和游泳池这类的标配。取而代之的是:你将置身于老式苏格兰狩猎屋,屋子的外墙爬满交织的藤蔓,屋子前则是一大片草坪。 四周被森林所环抱,因为房子地势较高,站在门口,就可以看到远处壮丽的恩贡山。 下午还能来一个很有特色的下午茶,享用饼干、烤饼、蛋糕以及茶或冷酒,若有长颈鹿把脑袋伸进屋子,你可以一边喂食,一边欣赏远方恩贡山的美景。
 长颈鹿的庄园体验,将为你带来一次无与伦比的非洲之旅。 如果说肯尼亚是非洲野生动物之王,那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就是皇冠上的明珠。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多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草原、丛林和河流不仅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更描绘出一幅惊为天人的风景画。  在这片土地上,每年有超过100万头角马、15万头斑马和35万头瞪羚,从原本散居的塞伦盖蒂草原,不约而同地辗转来到马赛马拉草原寻觅水草。规模宏大的动物群一路奔袭而至,气势恢弘。 其中最惊心动魄的要数七八月时横渡水流湍急的马拉河,就连汹涌的水流与遍布河中的尼罗河鳄鱼都不能阻挡它们的脚步,一场生与死的自然界史诗就此谱写。 在马赛马拉,赞那度为你安排了超奢华的入住体验——萨拉氏营地(Sala's Camp)。 萨拉氏营地是一个结合了传统与舒适的帐篷营地,同时也是低调、私密、奢华的典范。 于2004年首次接待客人,以其真正的狩猎体验,热情好客和独特的美食而闻名。 营地位于肯尼亚壮观的马赛马拉野生动物保护区的南部,周围有着田园诗般的环境,而且更靠近沙滩和 Kee korok 河的汇合处,正因为此,这里也是动物们经常出现的地方。
 不仅如此,营地还靠近坦桑尼亚,让你有机会欣赏到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美景。
 也因为绝佳的地理位置,你将能见证富有传奇色彩的动物大迁徙。
 如果说马赛马拉是一望无际的,那么桑布鲁国家保护区(Samburu NationalReserve)则是地貌多样,有高低起伏、有山丘、有灌木、有河流、也有平原。
 伊瓦索尼罗河(Ewaso Nyiro)的流入,则带动了更多生命的繁衍,被当地人称为“桑布鲁之水”(Water Samburu),又因为水的颜色呈棕色,所以也被称之为棕色的水(Brown Water)。

 大量的大象和花豹及一些稀有野生动物生活在这里,同时这里也是 BBC 拍摄花豹的固定地点。 拯救大象的组织常年追踪和监测生活在这片区域的象群。你也可能发现一只母狮就藏在灌木丛里乘凉,与你近在咫尺。 多达380余种的鸟类,吸引着鸟类学家和“打鸟爱好者”的追捧。还有鳄鱼在泥水里懒洋洋的享受着日光浴,成群的河马匍匐在河中,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位于肯尼亚桑布鲁国家保护区的萨沙卜草屋(Sasaab),是一座摩洛哥和斯瓦西里风格相结合的野奢营地,也是肯尼亚酒店TOP 20。 营地周围是一个拥有丰富独特自然景观的地方,拥有数量惊人的动物。
 此处拥有9间超过100平方米的摩洛哥风格客房,每间客房都设有巨大的露天浴室和小型泳池。
 从阳台上,还可以远眺桑布鲁国家保护区的独特景色和肯尼亚山的山峰。
 因为毗邻桑布鲁的伊瓦索尼罗河河畔,在这里,你还能看到憨态可掬的大象沐浴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