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医学源流论》 古代脉学 古代针灸学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9-08-25

 古代脉学

   脉学原起亦甚古,近人多诋其术之不足恃。然古言四诊,切本居末,后世医论,遇有证脉相违者,亦多主舍脉从证,间有主舍证从脉者,则必逆知此证将有变动,不当徒泥目前之证以施治,而此证究竟将有变动与否,则借脉象以参之,非徒恃切脉遂可治病也。故切脉者,诊察之一术,而未足语于诊察之全也。然世之知医者少,皆视医为神妙不测之事,以证为人人所共见,脉为医家所独知,遂谓医之于脉,别有不可言传之妙,而医家亦藉此自炫,以欺愚昧,其流末几谓专凭脉象,便可治病,甚至所谓太素脉者,可以决人生休咎,是皆惑世之谈,非学人之论也。夫诊察之术,望闻问切,四者岂足尽之?然今之医家,于望闻问三者,讲求尚罕,遑论其他,此诚中医之过。然谓脉不足尽诊察之术则可,谓其并非诊察之一术则不可,且中医数千年来,以他种实验之术均不讲求,故乃独致力于脉,其凭虚臆度,谬妄可笑之论诚极多,亦间有辨析精微足资参证者,固未可一笔抹煞也。

    古代脉学蒐辑之功,首推王叔和《脉经》一书,包孕弘富,后世言脉学者,卒莫能越其范围,且所引古籍,多与今本不同,《内》、《难》、《伤寒》,皆资参证,诚医学之至宝矣。(此书《隋》、《唐志》皆著录,五代时仅有传本,且讹夺特甚。宋熙宁中,出内府藏本,令林亿等校婵刊板行世,然其传不广。嘉定间,陈孔硕以所得福建本刊之广西漕司。元泰定四年,柳赟、谢缙荪复刻陈本于江西宗濂书院。明吴勉学《古今医统》,亦有刻本,颇多谬误。万历三年,福建参政徐中行,属袁表校刻,校雠少精,而又有以意删改处。清《四库》未著录。道光时,嘉定王鋐始以所藏旧钞本,与元泰定本、明童文举重刻袁表本及赵府居敬堂本,互校刊行。同时金山钱熙祚亦得是书,刻入《守山阁丛书》中。光绪辛卯,建德周学海又合校钱、黄二本,刻入所刊《医学丛书》中焉。盖此书若存若亡者,几二千年,几亡而幸存者数矣。中国医家皆好言脉,而卒莫肯研讨是书,俗陋之脉学则纷纷而起,亦可见医家真能治学问读古书者之少也。)《伤寒》中之平脉、辨脉,亦当出于叔和。

古代针灸经

    针灸家之书,为晋以后人所辑者,当以《甲乙经》为最古。此书自言本于《针经》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则《内经》十八卷中《针经》九卷之遗,实于此书见之。且针灸之术,通者较少,故其传书,讹夺尤甚。当谧时,此三书者,既已错互非一,而谧实为之校正,则读古代针灸书者,尤当以此为据。此外《隋》、《唐志》所载诸书多亡佚,惟汉窦汉卿之《针经指南》存。

    《黄帝虾蟆经》一卷,日本人所刻,论月中逐日虾蟆兔之生长及人气所在,与之相应,不可针灸等说。原有识语,谓《隋志》有《黄帝虾蟆忌》一卷,当即此书。又《太平御览》引《抱朴子》:黄帝经有虾蟆图,言月生始二日,虾蟆始生,人亦不可针灸其处。《隋志》又有《明堂虾蟆图》一卷、徐悦《孔穴虾蟆图》三卷,则似晋宋间其说已行于世。《史记·龟筴列传》,有月见食于虾蟆之语,则其书似出于汉人云云。案:日本人所云中国古籍, 亦有不可尽信者,然此书则似非伪造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