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讲堂丨盆景势的形态特征

 村夫w9ajz1l3vh 2019-08-25

势是由量感、动感、力感组成。量感是由重量和体积产生,故大型作品在展场中往往给人一种特别养眼的感觉。动感产生于人们对运动物的观察。运动必有特征,当观看者再次看到相同或类似的运动时就会体会到“动感”。力感伴随动感而生,即通过动感而悟到力感。把量感、动感、力感有机地组合起来就能产生“势”。

势与力的关系

力是势的延伸,势是力的积聚,有势就有力,有力就有势。势发而动,力随动生。好的成功的盆景作品,其外围大势、大效果能激发观赏者的情感,能引起共鸣,具体地讲就是由景而悟到情,达到景与情的交融,象与意的统一,即由作品的表象领悟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主题思想,进而深入作者要表达的情景内涵,再而引发观赏者不同的情感联想,产生意境。

取势与造势

取势是通过反复观赏,比较去发现并利用桩材固有的势态。造势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去营造全新的势态。盆景作为一门艺术一定要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的主观因素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桩景的取势就是充分发现树桩的个性、精华去为构图服务。桩景的造势主要取决于对干身的立位、结顶、留空、枝线和枝势的整体培育。树木盆景的骨架在于枝线的表达,是欣赏的重点之一。中国书画中的线能表现一定的情感,能表达力度、节奏和韵律,更能表达出整体的势。用线去造型是中国的特色。盆景是书画的姐妹艺术,故盆景也能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更能反映特定的时代特征。

代艺术强调要在作品中表现出结构、节奏、韵律的美感因素,盆景作为一门艺术就必须紧跟时代。

画境是盆景艺术的最高层次:就是作者在盆景艺术创作中把对大自然深切的研究理解、个人的思想感情注入其间,使作品风格鲜明,达到景随我出,随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境界,方谓之化境。盆景作者要达到这一层次,就要善于运用取势和造势。



鸣谢:

鸣谢:感谢广东阳江曾宪烨老师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