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些城市人口众多,却不怎么堵车? | 主编推荐

 Kwshan 2019-08-25

今天我们来聊聊堵车。

 
我家到公司的距离是5公里,我的上下班时间是错峰的,我的开车时间是30分钟。但每次我要早高峰去开会,5公里就可能要开一个多小时。

每次,在地图APP上看到那些深红的道路,我就开始埋怨杭州城市虽然好,但是发展太快人口流入太多了,导致城市这么堵。


1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城市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肯定越来越堵。
 
但根据、上海交通大学陆铭教授的研究,这个推断却是完全不符合实情的。
 


他如此解释:当大城市人口规模增加的时候,人口密度通常也是增高的,但是也可以通过一些机制,来降低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甚至会缩短人们的通勤时间。
 
陆铭教授和他的团队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城市的人口比另外一个城市的人口多出一倍的话,那么住在更大的城市的人,平均通勤时间仅仅多出两分多钟。而且,不仅中国是这样,美国的数据也佐证了这个结果。
 
原因呢,当然就是之前提到的几个机制了。
 

周边生活服务的建设

人口密度越高,生活服务的密度也就越高,菜场、银行、商超、学校都会越来越多,这会解决很多人的就业,相应的,距离工作地点的平均距离也就更短了。

公共交通

周边生活服务不可能解决所有人的就业问题,有些工作还是要去市中心、产业园之类的地方,那就要坐快速便捷的公共交通,它可以大幅提升人的通勤速度,扩大通勤范围。

人车分流
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香港最核心的地区,道路其实并不宽,但是却可以实现完全封闭,行人去走地上和地下的连廊,车流也就通畅了。
 

2

有朋友会说了,不对啊,我们这儿周边生活设施也有,也建了地铁,为啥还是那么堵呢?

 
陆铭老师说:很多城市越来越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口疏散造成的分离。
 
很多城市觉得市中心越来越堵,就把人口进行疏散,但是这造成了职住分离和公共服务分离。
 
职住分离,指的是居住地和工作地的距离变长了,这样一来,造就了很多“睡城”,就是说人们只有睡觉的时候才回到这里。

公共服务分离,最典型的就是学校的位置问题。很多大城市,优质的中小学都在中心城区。那么,当城市把人都疏散到郊区、疏散到新城的时候,家长还是想享受中心城区的教育资源,那就只能开车接送小孩上学放学了。
 
这两种分离都会增加更多的通勤需求,开车上下班也好,接送小孩也好,都会增加拥堵。这就给我们的政策制定者和城市建设者提了个醒,不要简单地以为疏散人口就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很有可能是适得其反的。


3

适得其反的除了人口疏散,还有道路拓宽。

 
很多人都以为在城市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修更多和更宽的道路就可以了。但实际上却不能够,甚至还有可能导致越来越堵,为什么呢?
 
因为更宽的道路,会导致人们更愿意开车出行。
 
以北京和上海为对比。北京的马路就特别宽,相对来讲,上海的街边店要多一点,那么上海居民的生活圈半径就会短一点,而在北京,你干个啥事都得开车,因为你的生活服务都在相对远的地方。
 


而且,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越依赖开车,马路边的商业和服务就越发展不起来;越发展不起来,就越需要开车出行。


4

那到底得如何解决拥堵问题呢?还是得依靠管理和技术的改进。

 
从管理方面来讲,比如征收拥堵费,甚至刻意在中心城区减少停车位,这些方法在伦敦和新加坡已经得到验证,确实能有效地缓解拥堵;技术方面,则可以通过大数据来规划红绿灯、管理公共交通服务来提升运输效率。

现在国内很多城市有可变车道,也是为了解决上下班潮不一致的问题。我前几年在洛杉矶开车的时候,晚上很晚了,只要没有其他车,当我快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红灯就会变绿。好几次了有一路畅通的感觉,我猜测,应该就是大数据和AI技术的功劳。
 


听完陆教授的分析,我对杭州的堵车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不是因为人越来越多,而是因为上面提到的那些因素没有处理完美,从而导致拥堵。而近年部分地区拥堵情况的好转,也是得益于管理和技术上的进步。
 
陆铭老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城市发展和劳动力问题,曾经写过一本畅销书,叫《大国大城》,我们也邀请他来吴晓波频道APP开了《城市经济学》的课程。

他的讲课案例非常贴近生活,跟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判断城市潜力、买房投资、养老金、通勤等问题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如果你也想厘清城市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或是想破除更多对于城市的错误理解,都可以去深入学习一下这门课。

最后是彩蛋时间,拉到本文最下方,添加我为好友,回复“城市”,即可获取高清版课程思维导图


深入学习陆铭教授《城市经济学》

点击按钮立即加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