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养士育材希贤人圣之地 娄底连璧书院题记

 谦谦书生 2019-08-25

养士育材希贤人圣之地 娄底连璧书院题记

娄底连璧书院

据史料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朝延设丽正修书院,十三年改称集贤殿书院,置学士,掌校刊经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贞观元年,李渤隐居,读书于庐山白鹿洞,至南唐时就遗址建学馆,以授生徒,号为白鹿书院。此为书院从宫廷走向民间之始。

宋代书院尤盛,白鹿、嵩阳、睢阳、岳麓号为国内四大书院。元、明、清书院仍盛,各州、府、县皆设书院。古代娄底为名不经传的农村集镇,连璧书院起步较晚,创建于清代中叶。它虽然没有四大名院那么深厚的历史底蕴,那么多名人学者的讲学,那么大的学术思想影响,那么多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没有培养出多少闻名于世的栋梁之材。但是从连璧书院几沉几浮经磨历劫的过程,可以看到娄底先人承袭远久的文化自觉与兴学重教的文化追求。

中国古代的民间书院成千上万,管中窥豹,我们寻觅娄底连璧书院历史踪迹,或许可以发现那庞大队伍里有代表性的冰山一角。

娄底一带历来有兴学重教的传统,明清期间私塾、蒙馆、经馆,五里即有一所,“文教延敷,乃至乡曲里巷莫不有学。”清乾隆年间,眼界渐开的古镇人感觉到娄底兴学,美中不足,没有一所“养士育材希贤入圣”的高等学府。它带来的困难是:娄底、谷水、杨家滩、壶天一带的学子如欲深造,成就功名,就得箪食壶浆往返奔波到百里以外的湘乡、长沙求学,这很不方便。当时古镇人没有教育兴乡、教育救国的现代观念,但在本地创办一所高等学府的好处,他们是知道的。,毋庸置疑方便了本地学子;二,不但为本地培养储备人才,而且能直接参加科考,向国家输送人才;三,书院办好了,可以为本地扬名。

于是清乾隆年间,当湘乡县知事张念斋来考察时,娄底乡绅提出了建连璧书院的请求。办学是件好事,请求不容拒绝。张念斋同意娄底创办连璧书院,经费县里每年拨白银20两,主要由娄底地方乡绅捐资,这就形成了连璧书院民办公助的雏形。早年的连璧书院办在古镇望湘门外,那里有几间乡绅捐助的民房各件就县过样书险苗苗字自不管乍样先把连壁书院的子立起来再说,有总比没有好。草创之初,影响小、经费少、规模小、学子少,于此小打小闹、断断续续、东拆西补、经磨历折,竟从清乾隆十年(1743年)到道光四年824年),维持了80年。这段时间是类底连壁书院的前期。

到道光四年,连璧书院院舍,本是旧房又经80年风雨,日渐倾颓,几成危房,书院在此已办不下去了。娄底以移建连璧书院为名,请求县里增拨款项。县里却以娄底无力办好连璧书院为由要停拨原定的每年20两白银。树怕剥皮,人怕呕气,这种娄底人无能的说法,引起当地乡绅的不满,民众群情激愤,发誓要争一口气,不但要用自己的力量延续连璧书院的香火,而且要把连璧书院越建越好。

在邑绅李东崖、李安轩成锦元等14人的主持下,“上十三里之人捐田捐资,多皆踊跃”。在自愿的原则下,无论贫富,不论多寡,有的捐一面山,有的捐几亩田,有的捐一口水塘,有的捐几块木料,有的捐一窑砖瓦,无钱无物的也争着捐儿日苦力。他们以为连璧书院捐款捐物捐劳力为荣。连璧书院移建成为民众心中类似修桥铺路行善积德的一件大事。娄底民众以公益情怀在从事一项前所未有的文化教育建设。

娄底、谷水、杨家滩有好几户富裕人家,都以连璧书院建到当地为条件,捐出自己的田亩山庄作为书院的地基。李安轩、成锦元等人谨慎从事、组织众首事到各地察看,不但要“择形胜之区,挹山水之秀”,而且要请风水先生“卜吉于斯”。通过比较,首事们共同决定以娄底邑绅李华轩义捐的位于观化门左侧的244亩田地为书院地基。

当年该处确是“形胜之区”,它的背后是茶亭子右山,右山两旁有溪水、水塘对应,山上松茂竹密,地气旺盛,山下是大片平地,平地直通观化井、涟水河。远看似金龙取水,滋润万物,确是#水宝

李安轩、成锦元等首事“协力同心,引为已任”,仿长沙岳麓、城南书院精心设计,精心选择各种建筑材料,请境内技术最好的艺匠施遂阅一寒暑”主体建筑建成,它的规模比前期扩大了十倍。接着,又“扩学田、立经营、增東修”,建成各项配套设备。史料记载,书院有孔庙一栋、读书楼两栋、住房39间、藏书楼一栋。到同治三年1869),书院有学田242亩、竹山1亩、柴山3亩、旱土8亩、鱼塘4口.其规模与长沙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相差无几。

连璧书院移建告成,娄底人总算争了口气。

清嘉庆举人谢琇被聘为连璧书院第一任山长,他撰写的《移建连璧书院记》给现代人提供了移建时的真实史料。连璧书院移建告成是件大事,湘乡知县前来巡视也大为惊叹,他不仅补发了停拨的款项还欣然提笔书写“连璧书院”四个大字。娄底学人嫌他的题字劲道不够,竟未悬挂。自此,连璧书院走上了养士育材的正常轨道。

自道光四年(1824)到同治三年(1864),这40年应该算连璧书院的中期,即发展期。连璧书院仿照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的型制建成,同时,岳麓书院的管理体制、教学方法、课程门类等也成为连璧书院自我完善的参照系数与教学典范。

首先,连璧书院也实行“山长负责制”

青山内是书院,书院外是青山,山长这一充满野趣的称呼,说明山长是院内院外一切事务之主。娄底对于山长的择定十分严格,第一他必须是举人,而且必须是在岳麓书院或城南书院学习通过科举考试中的举人。这一点似乎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辩双方,各持已见,难免脸红耳赤。对生员理解上的谬误与极端,山长因时施教加以修正与引导。书院按月课考,一为官课,由府县轮流命题阅卷,一为师课,由山长命题阅卷。无论是官考,还是师考,都是写八股文。八股文写作枯燥乏味,艰深难懂,又束缚了人的思想,应当废除。但是曾国藩那手漂亮的情真意切的文字功夫,就是写八股文练出来的。可见,严格的文字训练,只要能运用得当,并非一无是处。“童生官课,岁凡八次,童卷六本取一,生卷四本取一,童生第一名奖钱一千六百文,第二名以下各奖一千文。”(《同治湘乡县志·书院》)

书院实行奖励机制,激励学子奋发读书。

书院办得红火,吸引了不少学子,谷水、棋子桥、杨家滩一带的生员都到娄底连璧书院求学。书院学子多则一百余人,少则也有40多人。在经济落后的清代后期,连璧书院在众多的民间书院中算是佼佼者了。连璧书院声誉雀起,当然会传入刘蓉的耳里。刘蓉是因其弟在湖北战死,送丧回茶园山的。他知道曾国藩在荷叶塘守父丧心情不大好,便邀曾国藩到茶园山小住。小住期间,刘蓉陪曾国藩访问了连璧书院。曾国藩见连璧书院似曾相识,其建筑规模,院舍结构,院训堂规,教学方法都酷似他的母校——岳麓书院,甚为高兴。便欣然提笔写下“连璧书院”四个大字,并赠门联一副曰:“湘水湘山诸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旨归。”曾国藩的赠联,对连璧书院作了极高的评价:娄底山水与湘山湘水一脉相承,在这种钟灵秀气的熏陶下,必然会产生英哲豪杰;自古圣贤豪杰不是与生俱来,这里培养的儒生都要有远大的抱负与志向。时任连璧书院山长的颜大登,视曾国藩所赠的匾联为瑰宝,请石匠雕刻将其悬镶在书院的门楣上,连璧书院锦上添花。

连璧书院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造成一定的社会声望,除了审上述管理操作上的成功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种人格力量的贯注书院所订的学规、学则、堂训、条规等等,几乎都是从道德修养出发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要求,最终着眼于如何做一个品行端正的文化人朱熹说:“唯学能变化气质耳”(《答王子会》)又说“若不读书便不知如何能养身、如何能齐家、治国。”(《语论》)连璧书院的历届山长,既是书院的管理者、学术主讲者,又是学术带头人。他们都清楚明白这一点,只有通过读书,修身养性,成为一个品行端正的文化人,才能齐家治国,成为一个品行端正处事有方的政府官员,纯正的文化人格成为成就功名入仕为官的基础。连璧书院的学子从私塾、族学、团学中的佼佼者中选拔。每天清晨是晨读。晨读前由堂长率全体学子到孔庙朝拜,朝拜之后,“诸生百人,列屋而居,读书声响彻户外。”学子研修以儒家经籍为主,教经史,经世致用,治国之策。《诗》、《书》、《易》、《礼记》、《春秋》、《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是必读书,兼修《大清律》等。学研以课长讲学,学子个别钻研,山长主持师生互答,解疑解难,求同存异的方法。

连璧书院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对学子有一种人格力量的贯注,是师生们在学问道德上的相攀共比,是校园风气与社会风气的共同提升。这是值得当下及后世借鉴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