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炉古镇:千年炉火燃续耀瓷文脉

 西安大老刘 2019-08-25

千年炉火燃续耀瓷文脉

祖先的一把炉火,灼灼不息燃烧了一千多年,铸就了“耀州窑”北方名窑地位,也助推陈炉古镇登上“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榜台。

陈炉“历史文化名镇”还是名副其实的。她的名号,蕴藏着陶瓷历史的基因,陈炉,“陶炉陈列”,名如其份;她的出生,历史悠久,可以追究到宋元,也有人说,可以追溯到唐代,不管是元、宋,还是盛唐,历史已经很古老了;她的历史印记,遍布小镇,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窑迹,大大小小,星罗棋布,至今,陈炉的陶工们还在用近似原始的技艺烧制着陶瓷,成为了研究古代陶瓷技艺的活化石。她的风物景致,处处彰显着陶瓷文化的韵律,家家户户都用废弃的筒筒罐罐垒成院墙,风景独特,远远望去,好似一幅优美的油彩画卷,令人赞叹不已,堪称陈炉一绝。

这么好的地方,其实很早就想去看看,去欣赏一下独具特色的古镇风景,感受一下代代相传的原始烧陶艺术,触摸一下中华陶瓷历史的痕迹......。今天,如愿以偿,终于踏进了陈炉古镇的大门。我们一行人,慢慢行走在小镇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左顾右盼,呈现在眼前的,都是坛坛罐罐的墙垣,踩在脚下的,经常是废旧陶瓷铺就的小道,我们仿佛一下子置身于陶瓷的海洋,陶瓷元素无时不刻不在包围着你,吸引着你,令人目不暇接。高高低低,忽上忽下的胡同中,不时会碰到一些明朝的窑址、清朝的门楼、民国的遗迹,瞬间打开了你的历史记忆,延展了历史的空间,切身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文明的延续,文化的征服。

陈炉不但文化深厚,景致也相当迷人,清代就有“陈炉八景”之说(炉山不夜第一景,泥池水镜陶容生,石罅玉柱丰年兆,层洞错杂宛花城,四堡撑天遥相望,周陶宗古迤长兴,古刹密集琼云护,烟霞彩屏话丹青。),时至今日, “陈炉八景”有的烟消云散,有的化为遗迹,有的只能从旁证中窥视,有的依然艳丽如故,当然也有新辟的景点。游历陈炉,需要“功课”,需要以“八景”为牵引,慢慢走,细细瞧,悄悄悟。不过,时过境迁,今天的游历,无论景致的内容,还是景色观览次序都与以往大有不同,到达陈炉,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是“烟霞彩屏话丹青”,废弃的陶瓷罐罐成了各家各户的“砖墙”,遥望过去,好似一幅丹青画卷,美轮美奂。其次能感受到的是“层洞错杂宛花城”,居民窑洞,层层相叠,你在我头顶,他在我脚下,宛如花瓣,似是花城。我曾受邀进入一家陶瓷世家窑洞,袁师傅领着我参观,三层窑洞,一层悬于一层,层层楼梯相连,非常壮观,大开眼界。八景当中,风韵不减当年的,“石罅玉柱丰年兆”算是一个,方泉依旧,天寒地冻,冰垂似玉柱悬挂石罅,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泥池水镜陶容生”指的是当年泥池众多,规模宏伟的景象,现在已经很难见到,不过遗迹犹存,可以窥视当年盛况。“四堡撑天遥相望”、“古刹密集琼云护”,只有遗址可以回顾了。至于“周陶宗古迤长兴”,今天只能到窑神庙、西社窑神遗址中去体味了。排名第一的“炉山不夜第一景”,已经不复存在,成为美好的回忆了。新辟的景点也不少,其中1937年,红二方面军进驻陈炉,留下不少遗迹,当中有贺龙元帅旧居,别忘了去拜访一下。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返程的时间了,坐在车上,突然想起了陈炉当地的一首民谣:“金娃娃,银娃娃,顶不住咱这泥娃娃;金银棍,粮食囤,顶不住咱这搅轮子棍。烧瓮瓮来烧坛坛,又烧碗碗又烧盆,盆盆大得能坐人,碗碗能盛几桶水……”,虽然没有人在唱,但声声似乎始终萦绕耳边,经久不散。

再见了,陈炉古镇!

再见了,耀州瓷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