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孙雨林的意义,远不止一大片森林那么简单 这两天,亚马孙火灾消息铺天盖地席卷而来,蔓延得像这场大火一样轰动一样快。 熊熊燃烧的烈火图、再配上一些动物仓皇出逃的照片,已撩拨人们的情绪;再配上“巴西浩劫:亚马孙大火持续十天十夜,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地球之肺衰竭,媒体集体噤声,政府不闻不问”这类耸人听闻的新闻标题,更是让天灾多添一丝人祸的阴谋味道。 8月21日,莱昂纳多等明星的关注让消息进一步发酵, #PrayForAmazonia# 的话题刷遍了社交网络,亚马孙火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国际新闻。 然而仔细分辨消息,其实刷屏的许多照片都跟此次火灾无关,或是之前亚马孙火灾的照片——是的,大火几乎年年都有。而这次的火灾主要集中在巴西的亚马孙州,原本是多地高频爆发的零星小火,逐渐燃烧汇集在一起,才演变为大火。 8月18日时,大风导致烟雾弥散了至少半个巴西,影响到了大量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比如圣保罗市居民经历了停电,当地时间下午一点,黑烟已经遮天蔽日,整个天空都变暗了,造成大量恐慌,森林火灾消息便逐渐发酵。 据巴西的国家太空研究机构(INPE)发表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周火灾爆发严重,短短七天(8.15-8.22)就有 9500 起森林火灾,滚滚浓烟在卫星照片上都清晰可见。 火灾在 8 月 17 日达到顶峰,18 日以后逐渐递减。截止今日,灾情已慢慢得到控制,考虑接下来亚马孙地方出现降雨的天气预报,这次火灾可以说已经度过了凶险期。 虽然没有某些言论渲染得那么恐慌,但这次的火灾就不值得关注了吗? 不,这背后透露出一个可怕的事实——雨林竟然起火了。 雨和林,缺一不可 现在我们说的“亚马孙”,一般有三层含义。 亚马孙河,它发源于安第斯山北部、穿越南美洲大陆的广大流域,跨越了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等多个国家,最终汇入大西洋。是全世界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流程最长的河流。 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为平原,地理学上叫作亚马孙平原。 整个亚马孙平原基本被茂盛的原始森林覆盖,许多地方还形成了独特的“雨林”现象,也就是俗称的亚马孙雨林了。 “雨林”,顾名思义,就是“雨”和“林”。 亚马孙位于赤道附近,这是地球从太阳吸收最大热量的区域;加上平原上没有太多高山阻挡,东来的信风和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南美洲大陆,给亚马孙全流域带来了全年丰沛的降雨。亚马孙有旱季和雨季之分,但也只能说是相对的——旱季也时常下雨,只是没有雨季那么频繁而已。 雨季到来时,亚马孙很多支流水位大幅度上涨,河面能比旱季上涨 20 米,接近 7 层楼高。上涨的河水漫入森林,有时能达数千米之远。所以在亚马孙的纪录片里,往往有很多划船进入丛林的镜头。 这样上涨的河水更是形成一个独特的现象——季节性水浸森林。雨季来临时,树木就泡在水里。为了生存,这些树生出了长长的根系,固定在地上防止被水冲走。有些树从树枝上垂下新根,便于在水面呼吸和吸收水里的养分。这样的水浸森林,占据了河两岸近 20 公里的土地。 温暖潮湿的环境本非常适合植物生长,这里的树木还生长奇快,如果不在萌发时期快速生长,雨季就会被淹没,很有可能会面临长达数月的“水下生活”;同时,“个子矮”意味着难以晒到太阳,只能生在大树的阴影中,有些树甚至会高达 30 米以上。 反过来说,河川也依赖着树林:树木可以说是亚马孙的水塔,它从土地吸取水分释放到大气层中,水分又以雨水的形态再度落下,而亚马孙河的大部分河水,都来源于降雨。没有来自雨林的雨水,现在的亚马孙河也将不复存在。 天灾还是人祸? 按理来说,全年温暖潮湿的雨林很难起火。但今年亚马孙的森林火灾达到了惊人的 72843起,比去年同期上涨了 83%,已经达到 2013 年以来最高的数据。答案指向很明显了:人为。 现在,每分钟就有6个足球场面积的雨林被砍伐。巴西有80%的电来自水利发电,亚马孙河的支流上也建立了大量的水坝。水循环遭到破坏后,大量河道干涸,丛林也从原本湿润的海绵变成了火柴盒,一点即着。而火灾燃烧的烟雾又阻止云朵形成和降雨发生,使旱灾和暖化更为严重。 生物学家、常年在亚马孙领域活动的 Amazon Watch 负责人 Christian Poirier 表示,大多数亚马孙林火都是人类活动所致:“即使是旱季,亚马孙雨林也不会像澳大利亚或者加利福尼亚的干燥灌木林那样容易着火,农场主或者放牧者放火烧林垦荒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了。” 被称为“电锯队长”的巴西新总统 Bolsonaro 在上任后实施环保新政,放松环境法规,向采矿业和农业开放大片森林区域;还大刀阔斧地削减了环保机构预算——巴西主要环保机构的执法行动在 6 个月内减少了近 20%。 “威慑B”卫星系统(Deter B satellite system)最新的监控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7月的森林砍伐量高出278%。森林纵火犯罪更是屡禁不止,每天每分钟就有半个足球场的森林被烧毁。路透社报道,当地一家报纸甚至刊登了“FIRE DAY”(纵火日)的广告,号召农民们通过大面积烧毁森林来向 Bolsonaro 表明自己“工作的决心”。 8月20日时,巴西政府还表示,火灾频发是干旱天气、持续高温和风传播导致的。但 2014-2016 年因为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经历了极度干旱,相比之下今年的火灾发生率仍然更高。 此说法也遭受了 INPE 资深科学家 Alberto Setzer 的反驳:“99%的火灾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的,有些是意外,还有些则是蓄意纵火。大火垦荒可以开拓大片农田,为机械化大农场创造条件。” 总统 Bolsonaro 原本声称,此次严重火灾是环保组织在被削减经费后的报复性纵火。但在亚马孙森林大火消息发酵,国际舆论升温后,Bolsonaro 在8月22日改口,首次承认森林火灾可能是由于农民非法放火垦荒导致。巴西联邦检察官也承诺,将调查雨林破坏,野火肆虐背后是否存在强制性环保措施的执行不当、监管不力。 我们将要失去的是什么? “亚马孙的火灾年年有,烧了就烧了”,当其中的假消息被“辟谣”后,一些声音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亚马孙热带雨林占了全世界雨林总面积的一半,它的意义,远不止一大片森林那么简单。 这里全年温暖潮湿的气候,使得植物的生长不会遭遇季节性延缓。最高层的树木为了争夺阳光而竞争,但在这之下,低矮的植物和多种动物在阴凉、潮湿、昏暗的雨林地表生活着。它们所掉落地表的有机物被迅速分解、变成了肥沃的土壤。 南美洲是一片“孤独”的大陆,它的东面是汹涌的大西洋,西面是浩荡的太平洋,北面有温暖的加勒比海,南面则隔着德雷克海峡与寒冷的南极大陆相望,只有通过狭长的中美地峡与北美大陆相连,却又被巴拿马运河人为地分为南北美洲。在漫长的岁月中,这里的生物得以在较少外界影响的氛围中自由演化,形成了与其他大陆大异其趣的生物群落。 凶险的雨林、血腥的食人鱼、炫丽的金刚鹦鹉、呆萌的亚马孙河豚……我们熟悉的影视作品里的梦幻家园和奇怪生物,很多就源自亚马孙雨林,这片南美洲里最独特的自然生境。 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生活着16000种树、250万种昆虫、2000多种鸟类和哺乳动物。这还不是全部,由于亚马孙雨林还有大量的区域未被涉足,实际的物种数量将远超这些数字。据科学家估算,地球上每10个物种,就有1种生活在亚马孙雨林,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也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雨林,是全球最重要的生物基因库。 砍伐和焚烧森林等行为,毁坏的其实不只是生物栖息地。《亚马孙河》纪录片里,砍伐森林带来了严重的旱灾,严重时“剩余的河水热得仿佛在沸腾,里面充满了死鱼”,河水退得很远,船只都搁浅在河床上,水源和食物都成了问题。被迫搬迁到城市里的原住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传统生活,大部分人失业、酗酒,出现了许多卫生和犯罪问题。 刀耕火种,是人类的传统耕作方法,将林地烧毁后以种植牧草或农作物。但这种做法已经不适合原始森林了,焚烧后再生长出来的森林,看起来郁郁葱葱,其实却是一个了无生气的“空林”,原本生长着好几个层次的植物和其上附着的生物都不复存在,整个生态系统都已死掉。 更可怕的是,河流、气候、生态之间有着太复杂的关系,这种影响会蔓延至整个南美洲甚至整个地球,这种变化并没有一个临界值,什么时候、会影响到什么程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亚马孙河对人类来说,可能没有那么美好,它在雨季时会泛滥涨水,甚至有可能会突然改道,一座村庄很可能突然坐落于新河道的低洼处,从而被整个淹没。 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泛滥的河水又把悬浮在河水中的淤泥带到各处,形成了冲击平原和肥沃的土地。《生命与河流:亚马孙河》纪录片里,居住在当地的里柏雷诺人,住在一楼中空的房子里,涨水时房子就浮在水面上,靠船只出行。 “今年河川补充了泥巴,所以我的稻米种在了那里”,为了维持土壤的肥沃,同时也是为了应对泛滥无常的亚马孙河,里柏雷诺人一次只清出小块土地,在同一区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作物。 河水泛滥时,两旁的“季节性水浸森林”生长出了大量果实,这成了河里鱼类的口粮,鱼将果实吃到肚子里,将种子排泄出来随着水流散播开去,也促进了树木的生长。河川的鱼,又是住在普拉纳保育区的里柏雷诺人的重要食物来源。 当地生活的原住民,对亚马孙河透彻了解,接受了河流全然掌握他们命运的事实,并摸索出了与河流共存的智慧。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很多时候矛盾也并非那么的不可调和。来到这里的生物研究学者,给予了里柏雷诺人经济和医学等援助,作为回报,当地人会给研究者分享当地的知识,协助他们追踪鱼群的移栖路线,以及辨识新品种的鱼。 对于亚马孙河,这个还有大量野生动物没有被科学界记录的地方而言,这已经是非常珍贵的资讯。这样与当地人合作的研究计划,光是鱼类新品种每年都能发现50余个。而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到的知识,也有助于当地人利用和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在人类已经暂时与自然的达成了共识的状态下,放火烧林也许能够获得短暂的利益。但我们或许永远不知道,亚马孙雨林能承受的临界点在哪,而到达临界点之后的状态,又是不是全人类可以接受的。 参考资料、消息来源 《美丽的地球:南美洲》 《地球之美》 《河流与生命: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的眼泪》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brazil-politics/as-amazon-burns-brazils-bolsonaro-tells-rest-of-world-not-to-interfere-idUSKCN1VC1AT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brazil-environment-wildfires/the-sky-never-goes-dark-while-the-amazon-burns-idUSKCN1VC16U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brazil-environment-wildfires/amazon-burning-brazil-reports-record-forest-fires-idUSKCN1VA1UK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aug/02/brazil-space-institute-director-sacked-in-amazon-deforestation-row https://www.cnet.com/how-to/the-amazon-rainforest-is-on-fire-what-we-know-so-far-and-how-you-can-help |
|
来自: 青木森森 > 《旅游、地理、历史、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