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贾府中庶出的三小姐,又摊上了一个糊涂的亲娘,一个不省事的亲弟弟。所以,她越是精明能干,她越是争强好胜,她就活得越累。
她曾经以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的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然而,让探春万万没想到的是,身为女孩儿家的她,竟然也真的有了一个“可以出的去”的机会——远嫁。 探春的这个结局,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因为关于这一点,在她的判词和判曲中都写的非常清楚。87版《红楼梦》中的《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不知唱哭了多少观众。
那么,远嫁后的探春,究竟怎么样了呢?她是否可以如她自己所言,“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呢?事情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埋下三条线索,暗示了远嫁后的探春,究竟有多凄惨。 第一,蕉叶覆鹿。这是探春起海棠诗社时,因为给自己取了个“蕉下客”的号,被林黛玉如此调侃:“‘蕉叶覆鹿’,你们快牵了她去,炖了脯子吃酒。”蕉叶覆鹿,讲的是一个樵夫,打死了一只鹿,将它盖在蕉叶之下,等着自己忙完了之后,再带回家去。也就是说,“蕉叶覆鹿”,覆的是死鹿!
第二,带刺的玫瑰花。在《红楼梦》中,有两朵带刺的玫瑰花,一个是尤三姐,一个是贾探春。头一朵带刺的玫瑰花,因为婚姻而死在了鸳鸯剑之下,第二朵带刺的玫瑰花呢?曹雪芹为何偏偏给尤三姐和探春完全一样的形容?这无疑也是在用尤三姐的结局,暗示探春的结局。 第三,惜春的出家。惜春的判曲,哀怨无比。“……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见把秋捱过?则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吟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所以,惜春才出了家。 谁是“云中杏蕊多”?探春在“寿怡红的时候,擎的就是一枝杏花签,注云”日边红杏倚云栽“。而这“云中杏蕊”,也终究“谁见把秋捱过”,也就是说,远嫁后的探春,不久之后,也将香消玉殒。 远嫁后的探春,不可能过上幸福的王妃生活,她也只不过是“万艳同悲”中的一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