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杨再春,以墨会友
01-
为什么写字时总用侧锋?
02-
为什么我一直在用小笔写大字?
03-
行笔速度应该快还是慢?
听听杨先生怎么回答
01
一些看了《墨人说》的朋友问我,为什么写字时总用侧锋?我认为用笔不是千篇一律的一种方法,而是可以根据内容来选择的。写不同的书体用笔也是灵活变化的,不需要拘泥于每一笔都使用中锋。
比如我写隶书的时候大部分用中锋,写出的线条浑圆立体,写行草就中锋侧锋结合使用,在写魏碑的时候,又多使用侧锋。因为魏碑是刀刻的,我一般使用狼毫笔或者石獾笔来写,很少使用羊毫。用侧锋能写出魏碑的方笔与棱角,质朴方严。

杨再春《行草章法》,示例图
有人说写书法使用的毛笔是八面出锋,例如中锋、侧锋、逆锋、裹锋等十六种。其实没有这样复杂,笔法一共四种:藏锋、露锋、中锋和侧锋。藏锋和露锋是起、收笔的笔法,中锋和侧锋则是讲行笔。
在书法中,对用笔有一个这样的总结:中锋取势,侧锋取妍。为什么说侧锋取妍呢?实际上是因为使用侧锋书写容易出现飞白,又显得厚重。如果一幅行草书作品中每一个笔划都是圆笔,就会显得呆板,这时加入一些侧锋的使用就会有灵动的感觉。
02
很多人有疑问,为什么我一直在用小笔写大字?在《墨人说》以及早期的央视讲座中我总使用小笔是因为小字更利于拍摄,所以我用的笔也小。
小笔写大字和大笔写小字是两种不同的运用,笔的大小,要根据纸张和字的大小来选定。一般来说,我还是更主张大笔写小字。

杨再春书,《三国演义》示例图
小笔中墨汁的存量少,蘸墨后能写的字数也就少。小笔写大字一般蘸一次墨写一个字,如果写更大一点的字蘸一次墨一个字还写不完,还要中间再一次蘸墨,这样一幅作品的气韵就断了。而在写有枯有湿的小草书时,就最好用小笔写。小笔干枯到笔根上仍然接着写,就可以写出苍老的感觉。

杨再春书,《逍遥游》局部示例图
大笔的容量很大,可以存储更多的墨汁,既可以写大字也可以写小字,写起来也就更加得心应手。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用大笔写小字更好。
03
有关朋友们问我关于行笔速度应该快还是慢的问题,我给大家解答一下。
行笔速度快慢没有高低之分,书法行笔需要快慢结合,书写的时候要有节奏感。比如写“军”字,(示范照片)写前几个笔画要慢,但最后一笔长竖,就需要行笔快一些。

杨再春书,军魂
相关内容,可点击下面链接看文章
做到这三点,写好一幅字 |
墨人说:漫谈写字(下)
如果是初学写字行笔就一定要慢,绝对不能快,也就是“宜慢不宜快”。有时候写字需要放慢行笔,力求一种滞涩的感觉。比如下面这幅作品:
曾经朋友问我,为什么写细线笔划的时候总显得软、没有力度。这是因为行笔速度不够,速度加上果敢,才能写出挺拔的线条。
碑帖征集活动
小伙伴们,在日常读帖、临帖时,是不是会遇到一些难题呢?不知道该怎么临?把握不住碑帖的风格?临了好久还是不得法?那就把你们想让杨先生讲的碑帖写在留言区吧,小编们会整理后交给杨先生,杨先生来为大家讲解哟~
祝你们不断进步!
想获得杨先生的指点,快关注我们的新栏目
新栏目
“请教杨先生”
你是否在学习书法的路上形单影只,遇到书法问题总是一个人瞎琢磨?有作品不知给谁点评?有心得不知与谁分享?
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墨人小编为好友,找到和你一样热爱书法的朋友,进群交流,相互切磋,更有杨先生和他的小编们为你答疑解惑!
我们将每周精选墨友作品并附上杨先生的点评,在微信公众号中定期推出“请教杨先生”栏目
长按↓此图↓可以扫描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