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峰市克腾旗的西北部,有一个约250平方公里的高原碱性内陆湖,它就是被一望无垠的贡格尔草原怀抱着的达里诺尔湖。 在达里诺尔湖畔的东侧还有一片2000多平方公里的火山熔岩,其上有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屹立于广阔的草原上,形成了奇妙的达里诺尔火山群。星罗棋布的火山群,一碧万顷的贡格尔草原与草原明珠达里诺尔湖构成了自然界中最壮美的自然景象。 很久以前,达里诺尔湖区域曾经有一个巨大的火山喷发口,后来随着地壳的升降变迁运动,地面逐渐下降形成洼地,便是今天的达里诺尔。 达里诺尔北岸的砧子山,曾经是达里诺尔的一座湖心岛,湖水长时间地浸泡过火山基座并且在上面沉积下了一层薄薄的石灰岩。这层水垢提醒着我们,在过去的某个时间里,达里诺尔的水域面积和湖水深度都远远超过了今天的尺度,它曾经是一座面积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北方大湖。这样的一座超级达里诺尔是怎么形成的呢? 根据地质学家最近两年的精确调查,在达里诺尔的北岸和西岸,类似砧子山这样的死火山总共有120座。在地质学上,这些死火山所组成的火山群被称做达里诺尔火山群,是中国东北地区火山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 今天,这些死火山在高度上并不引人注目,它们的轮廓,在漫长岁月里风霜雨雪的侵蚀之下也已经变得非常柔和。但这里的确发生惊天动地的火山喷发,炽热的岩浆曾经在我们眼前的这片草原上滚滚流淌。 地质学家的研究表明,达里诺尔火山群大规模喷发的时间,距离今天并不遥远。在晚更新世,也就是距今10万年到1万年前,达里诺尔火山群发生过多次强烈的中心式喷发。 到了大约一万年前,随着能量的耗尽,火山喷发的规模也逐渐减小了,流淌的熔岩填充了附近的河谷,筑起了一道水坝,一座巨大的湖盆诞生了,这座火山堰塞湖就是达里诺尔。 大兴安岭的主峰黄岗峰,海拔只有2029米,严格意义上只是一座平缓的高地。但它是一道重要的分水岭:黄岗峰东侧的河流都是奔向大海的外流河,而西侧的河流都是内流河,湖泊是它们的共同归宿。 黄岗峰与达里诺尔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70多公里,站在黄岗峰上,向西南遥望就可以看到达里诺尔的湖面。 由于受到西风带的影响,黄岗峰附近的降水量比70多公里外的达里诺尔要多出一倍,能达到每年600多毫米。所以这一带的山岭上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一座哺育着众多河流的水塔。从这座水塔里发源的贡格尔河,流量也一直比较稳定。 据推测,那个曾经存在过的超级达里诺尔,很可能就是从大兴安岭得到巨量水源的。当然,现在的贡格尔河,显然不支持我们的设想,因为这样小的流量不可能让达里诺尔的水位抬升到把砧子山变成湖心岛的程度。这其中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贡格尔河的流量曾经极其巨大,而大兴安岭必定在某个时候是一座超级水库。 ![]() 从空中俯瞰,黄岗峰一带,到处是浑圆的山岗和平缓的谷地,柔和起伏的山峦像大海中涌动的波涛。 但在一些山脊上,非常醒目地矗立着几组突兀的石林,坚硬的岩石似乎是被某种自上而下的无形力量细致地雕刻过一番。 当地的蒙古族牧民把这些石林称作“阿斯哈图”,意思是险峻的岩石。传说蒙古民族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曾在此歇马庆贺胜利,这根傲然挺立的巨石就是他当年的栓马桩。 ![]() 这些奇特的石林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关注,他们认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是中国北方一处典型的冰川地质遗迹,是第四纪冰期里最后一次冰川活动所留下的印记。 这种观点认为,大约两万年前,地球上经历过一次特殊的寒冷,平均温度要比今天低10摄氏度左右,冰川的势力范围大大扩展,而大兴安岭一带,也被冰川覆盖了。对于当时大兴安岭冰川的规模,地质学家们还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些专家认为是厚度超过2000公尺的冰盖冰川,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是普通的山地冰川。但目前,对于这里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冰川运动这一点,学术界已经没有争议。 ![]() 冰川是改造地貌的刻刀,尤其是山地冰川,会在山岭上留下刀劈斧砍般的痕迹。冰川学家认为,今天的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实际上就是当年一些大型冰斗的残迹。准确地说,是冰川运动时,已经完成了切割但还没有来得及彻底搬走的一批坚硬的岩石。今天,这些残存的花岗岩石林提醒着我们,大兴安岭曾经是一座固体水库。 这次冰川活动是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结束的,而结束的方式有些特别。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当时气候变暖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可能在几年时间里,地球上的平均温度就恢复到了正常状态。这种猛烈的升温,导致冰川迅速融化。 一时间,大地上河流纵横、水网密布。 ![]() 大兴安岭上的冰川在那段相对短暂的时间里也彻底融化了,冰川洪水倾泻而下,向主峰两侧奔流。而离主峰只有70多公里远的达里诺尔,不仅占据着近水楼台的有利位置,还拥有周围地势最低的巨大湖盆,大量冰川融水汇流到了这里,把整个湖盆灌得满满当当,也使砧子山变成了湖心岛。 按照砧子山水际线的高度计算,当时的古达里诺尔,最大水深超过了80米,面积应该在2000平方公里以上。 达里诺尔东南方向上的姊妹湖岗更诺尔,当时也被包容在了那个超级大湖里。今天,在岗更诺尔东南方向上不到30公里,就是西拉木伦河的河谷。可以推想,当年的古达里诺尔正是从岗更诺尔这个相对较低的缺口,宣泄而出,打开了奔向海洋的通道。 ![]() 那是达里诺尔湖泊生命史上最辉煌的一刻,它是一条大河的源头,是一座拥有浩瀚水域的北方大湖,这座草原深处的大海通过江河与真正的海洋连为一体,生命在江河湖海之间可以自由往返。 但是,这段辉煌的生命史应该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因为爆发式的冰川融水虽然势头凶猛、水量巨大,可它所提供的水源补给是一次性的。一旦冰川消融完毕,水源补给就会大量减少。在干旱的气候背景下,达里诺尔的湖面不断下降,直到失去与辽河水系的联系,变成一座被完全封闭的内陆湖。 ![]() ![]() 我们发现,它比想象的还要薄得多,几乎还不到一张纸的厚度。也许,这样的厚度正是砧子山岩画为什么会如此精致的主要原因。因为对古人来说,他们手中的工具虽然简单,但只要凿穿了这层薄薄的石灰岩,就能留下异常清晰的线条,组合成生动的画面。火山岩与石灰岩的结合,为人类的艺术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平台,造就了砧子山岩画的独一无二。 ![]() 当然,这些证据也提醒着我们,那就是砧子山被湖水浸泡过的时间极其短暂,很可能只有几年或者是十几年的时间。可以说古达里诺尔,只是在一瞬间打开过它的生命之门,而华子鱼和大鲫鱼的祖先,就是在那段短暂的时间里,来到高原深处的。 无论是春夏秋冬,达里诺尔火山群都是摄影的理想之地。绵延起伏数百里的火山群风月安然。草原湖泊、山川丘陵、农耕牧养处处都呈现着迷人的景观;云雾低回、溶石错落、青黄流痕款款都洋溢着醉人的曼妙。 来源:视觉赤峰综合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