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乡芦茨 过《小森林》同款日子 - 桐庐 原乡芦茨 - NO.1 | 壹 在原乡芦茨的日子,总让人想起电影《小森林》中的画面。 沉睡在蒸汽下的小森、田野劳作、应季收获……小山村里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像日记一样娓娓道来,治愈了无数困守的都市人。 △截取自电影《小森林 夏/秋篇》 还有利用田野各种食材做出的美食,冰镇酿酸米酒、胡颓子果酱、配核桃饭团、从水里捞出的西红柿大口咬下,一脸的满足…… 乡下的生活,在食物和时间的发酵中,宁静淡然,意犹未尽。 △截取自电影《小森林 夏/秋篇》 在桐庐的富春江边却有现实版的《小森林》。 用山里的野菜打开一个新鲜的春天;夏天的枇杷、秋天的板栗、冬天就坐在火炉边烤红薯……还有柿子、杨梅、青梅、覆盆子一年四季轮番轰炸人的味蕾。 果子没熟的时候挂在枝头好看的很,这是属于自然的“繁华”盛景。 客人来了,赶上什么吃什么,吃不完就给城里的朋友送去,比收到什么礼物都开心。 还有些做成果酱、酿成酒,封存下一个季节的记忆。 NO.2 | 贰 一年四季,四时风物各不同,但“芦茨”的夏天,一如既往的宁静。 窗外是浓绿的树荫,山顶上起着雾,江水清且静,如果赶上下雨那就是最热闹的时候,好像演奏起了交响乐。 一阵阵雨过后,混合着青草与花香的空气从四面八方涌来,植物被雨水洗过后,像是又加了一层滤镜。 太阳出来了就跳进院子里那座蓝色泳池,伴着尖叫与打闹,夏天就是要理所当然的自由和放纵。 夏天是橘子汽水、柠檬雪糕,也是一座蓝色泳池,随手一拍就是一副清新壁纸的画面。 院子里,泳池边,呼朋唤友来一场泳池趴,饭后纳凉,来一场露天电影,说说笑笑,是难忘的“仲夏夜之梦”。 不过瘾?那就去林间寻一清凉的小溪,摸鱼、抓螺蛳,过最野的夏天。 带上鱼具,带上饵料去钓鱼,或者跟着渔民去江上撒网捕鱼,运气好的话正好晚上可以加个餐。 半山腰上还建了一个茅草茶寮,坐在这里望得见江水和村庄,在阴凉下坐一坐,喝喝茶,吹吹风,也十分惬意,暑气自然全消了。 “山林隐居”才不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除了静坐喝茶,年轻人总能发现太多乐趣,上山下水玩的不亦乐乎。 NO.3 | 叁 民宿就建在桐庐芦茨湾边的芦茨村,连名字也真情流露,就叫——原乡芦茨,丝毫不掩饰对这片风景的钟爱。 2015年,那时候原乡芦茨刚刚建成就引起了一阵骚动,用现在的话说,也算是“网红”级别了。 大海和它的民宿倒始终沉得住气,安安静静的做自己,每日在山里烹茶待客,和渔民一起江上泛舟,房间里家具残了、旧了便修修补补或者换一批…… 4年过去了,原乡有了生活和岁月的质感,反而更舒适更温暖。 最近,原乡的二期竟也悄悄地落成了,就在一期的边上,同样的背靠青山,下傍绿水。 如果说,一期是原木与自然地温暖乡愁,那么二期就是简约时尚的青春之歌。 走进大厅就忍不住直呼:“舒服呀,舒服!” 这种舒服首先是视觉上的,简洁清爽,陈列简单但妙在恰到好处,设计看起来像是不着痕迹,其实处处是巧思。 大到选择什么品牌的家具,小到一盏灯灯光照下来的角度。 现代的年轻人形容好看不高兴找太多矫情的形容词,“好拍”就是最大的赞美,不信,到了这里你肯定也忍不住先掏出手机。 当然,“舒服”最终还是落在体感上,随便挑一张沙发坐下,即便不知道品牌,也能明白质感,它才不只是好看的“花架子”。 捡靠窗的位置坐下,晒太阳、听落雨都是极好的;也可在吧台跟人小酌一杯,轻松的聊聊天;如果一群人,那就围桌而坐,山里的夜变得不再寂寥;等到了冬天还可以在燃起的壁炉旁烤烤火、谈谈人生和理想。 9间房,其中一间是主楼旁边的独户小院,篱笆院落、老木房梁,还有一方私密汤池,享受一段静谧悠闲的山居岁月。 其他房间分布在主楼的2、3楼,房间内没有多余装饰,墙面是一种特别的颜色,比清水泥温柔,比纯白多了层想象,搭配简单的绿植或窗外的树影就很好看。 房型各不相同,也有榻榻米和loft,三楼的房间开了天窗,还能看到夜空中的星星。 每间房都有阳台,二楼还有一个宽敞的露台,面对着芦茨湾的美景,凭栏远眺,怡然自得。 当然,对山里的印象,不只是“好美”,从此还要多上一条“好好吃”~除了野果野菜,还有竹笋、土鸡……当然最让人欲罢不能的,是富春江里的江鲜啊! 有了好食材,还要有好手艺,原乡芦茨为了请到合适的大厨试过好几轮菜才确定 就连早餐也不含糊,每天都能吃到当地最有名的毕浦小笼包,都是提前预定送到店里。 在这里,有乡野的自由也有舒适的生活,能感受到处处被照顾的妥帖。 富春江边,大海在这里找到了他的精神“原乡”,也希望分享给你,这一逍遥去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