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食欲里,藏着你所有的关系

 张德芬空间 2020-11-12


“我怎么就是管不住嘴?”身边很多减肥失败的人,都说过这句话,他们认为,是“吃”阻挡了自己变美。

于是,跟自己的食欲作斗争成为他们的日常,对他们来说,“吃”这个行为充满了负罪感。


听说过厌食症吗?不要以为厌食症离你很远,可能你身边就有很多神经性厌食症患者

他们恐惧发胖,对体重和身材极度关注,常伴有营养不良、代谢失调。

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增高,它是指个体通过节食等手段,有意造成并维持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部关于厌食症的电影,也许女主角艾伦的经历,能帮你重新审视自己的身材、身体和食欲——这部电影叫《骨瘦如柴》。

01
你的食欲,你的家庭

20岁的艾伦是个极有天赋的画家,但她又十分叛逆,她的厌食症是全家人的噩梦。

不论吃什么东西,她都能把它的卡路里倒背如流。为了控制体重,她几乎不吃东西,一旦吃了一点,她就会用爬山、跑步、仰卧起坐来消耗热量。

夸张的是,因为在地板上做了太多仰卧起坐,以至于她的后背上全是老茧。

艾伦这么拼命地控制体重,那她的身材怎样呢?她一点都不胖,真的称得上是“骨瘦如柴”。

 

她已经太瘦了,但她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她恐惧吃东西,痴迷于消耗热量,就算已经瘦到皮包骨,一个人的时候也要强迫性地仰卧起坐。


厌食症已经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家人决定送她去看心理医生。

对于她这样的“病人”,医生威廉已经见怪不怪,他跟艾伦聊了之后,邀请了她所有的家庭成员出席一场家庭治疗

果然,和很多厌食症患者一样,艾伦来自一个不和谐的家庭。

她自幼父母离异,父亲再婚后很少回家,继母苏珊则强势啰嗦,从未真正理解过艾伦。

她的亲生母亲朱迪是同性恋,离婚后和女友生活在一起,对这个女儿并不是很关心。艾伦和继母一家生活在一起,但因为厌食症,家人都觉得她是个问题。



在这次家庭治疗里,艾伦的父亲没有出席,而继母、母亲和她的女友三个人一见面,就因为艾伦的问题破口大骂,艾伦在一边听着她们的争执,脸色越来越差。

她说:“很抱歉,我已经不再是一个人了,我是一个问题(problem),都是我的错。语气里全是自责和绝望。
 

艾伦的父母彼此痛恨,互相伤害,后来各自的家庭也都不欢迎她,对年纪轻轻的她来说,这显然太沉重了。
 
当我们承受不住某些压力,或者无法改变现状的时候,总需要一个渠道缓解自己。

艾伦把所有能量都花在减肥上——唯有完全沉浸于这件事,才能让她忘记和忽略家庭给她带来的痛苦。

她无法享受生活,无论怎么做,她都不受欢迎,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存在”……
 
02
你的食欲,你的生命

在心理学中,我们常把食物比作爱。

从出生开始,母亲哺乳,让我们体验到被爱的感觉。食物也是人维持生命的养分来源。如果一个人拒绝食物,某种意义上,就是在拒绝爱,拒绝生命。


正如电影里的威廉医生看来,厌食只是一种“瘾”,和酒精、毒品上瘾没什么差别,人之所以上瘾,是因为想逃避不愿面对的真相或感受。

他对艾伦说:“只有你愿意活着,感受生活的美好,才有可能改变。

他帮助艾伦改了名字,以开始新生活。当艾伦想退缩时,他说:

“别再等着生活变得容易,别再指望会有人来救你。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你才能拥有不可思议的人生。


为了真正治好艾伦的厌食症,家人决定将她送到威廉医生的康复中心进行治疗。在这个康复中心里,住着七个各有“古怪”的厌食症患者。
 
每天偷偷呕吐把袋子藏在床下的姑娘、酷爱独角兽的怪女孩、因为催吐太用力而流产的准妈妈……

他们每个人都痛恨卡路里,无法正常进食,他们有那么多的痛苦,却无法表达,只能日复一日地自我麻痹。
 
其中有一个叫卢克的男孩,自己厌食,但一直帮艾伦学着更接纳自己。

在一切开始变好的时候,他鼓起勇气对艾伦说了一句“我爱你”,却“吓”得她转身就逃。
 
因为从前极少得到真正的爱,她在绝望之后,便拒绝爱和亲密。
 
因为太少得到真正的滋养,她便干脆让自己一直处在饥饿当中,仿佛只有饥饿,才能让她保持清醒,才能证明自己存在。
 

都说厌食症是走向死亡的道路,而对于对爱和生命失望的他们来说,死亡似乎才是唯一的解脱——没有人爱自己,那自己也就不再爱自己了。

03
你的食欲,你的价值感

除了家庭原因之外,社会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我们对身体的看法。

研究表明,神经性厌食症的患病率大概是0.5%到3.7%,患者中90%以上是女性,主要见于13~20岁之间的年轻人。

他们并非真的“厌食”,而是为了达到所谓的“苗条”,愿意一直忍饥挨饿。


很多女孩在早年社会化的过程中就相信,纤瘦的女人比胖女人更具有吸引力、更成功。
 
不少过度关注自己体重的女性,都曾在外貌方面受过讽刺或打击,这些伤痕在她们的心中从未消散。

豆瓣上一个网友说,她小的时候,总有些男孩子嫌弃她是胖妞,这让她非常自卑,因此她认为只有瘦下来的自己,才是惹人喜爱的。

直到现在,她都用食物秤和儿童餐具吃饭,日常生活里坚决不多吃一口,也从不参加社交饭局。

本以为这样可以换来更多的爱和欣赏,没想到那些当初嫌弃她胖的男生们,长大后竟然都娶了丰腴的“白胖妹”,再次见到她时,又开始嫌弃她太瘦。她气到发抖。

总结起来,神经性厌食患者在患病前通常也有一些相似的性格特征,比如:

  • 低自尊、完美主义、保守欠灵活……

  • 敏感多虑、严谨耿直、内向拘谨……

  • 胆怯逃避、好胜、自我中心……

  • 不合群、爱幻想、经常不能坚持己见……


总之,他们普遍对成功或成就的要求非常高。
 

正是因为他们自我价值感不稳定,同时又非常完美主义,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控制不住地依照别人喜欢的样子改造自己,进而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归根结底,厌食症患者,厌倦的是生活中的痛苦、压力和烦恼,缺的是真正滋养人心的爱和关系。

03
你的出路

就像艾伦一样,一旦开始,厌食症就会把生活弄得一团糟,它就像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让人无法好好生活,似乎这辈子就要跟自己一直斗争下去了。

但电影在结尾,向我们展示了一条通向爱和未来的路。
 
艾伦的母亲朱迪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终于承认,当初她生下艾伦后患上了产后抑郁,没能给她需要的爱、关心和照料——这是她人生最开始的缺失。

朱迪听从了心理咨询师的建议,用大米做成饮料,倒进奶瓶里,问艾伦是否愿意让自己重新喂养她一次。
 
艾伦这个时候已经受够了厌食的折磨,并开始思考自己的内在世界和真正的需要,面对母亲的建议,她说,考虑一下。

朱迪以为女儿在拒绝,她向艾伦道歉,哽咽道:“如果死亡是你想要的,我现在接受了。我接受,但是我爱你。”


这或许是艾伦生平第一次感到自己被母亲真正看见和尊重,她半哭着说:“喂我,妈妈!”

就这样,母女俩仿佛回到了小时候,艾伦蜷缩在妈妈怀中,吮吸着奶瓶中的米汁,感受着久违的母爱。
 

喝完米汁,为了消耗卡路里,艾伦开始爬山。

当她累晕在山顶时,昏迷中产生了幻觉。她看到白衣飘飘的自己,有一副“不再瘦得可怕的”姣好的面容,卢克亲吻她 ,告诉她:你很迷人,你知道吗?


而一边的地上,则躺着另一个因过度节食而死的骨瘦如柴的她。她忽然意识到,活着的和死去的,都可以是她。一切,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母亲的接纳和卢克的包容,都是对她的滋养,艾伦选择了活下来,享受生命——活着的自己,健康的自己,是如此美好啊。
 
正如当初威廉医生的说,只有对生命的热爱,才能战胜“上瘾”。


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

所有的上瘾、强迫和失控,背后都有一份缺失和不接纳,只有看到这些遗憾,去弥补,去修复,我们才能真正开始好好生活。

战胜疾病和困难的,不是与它们对抗的勇气和力量,而是我们活下来的决心,是找到对生命的爱。
 
而这个决定权,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