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名著

 窦建利 2019-08-26

针对名著死活读不进去,提个建议。

名著分世界名著和中国名著。世界名著古今中外大致约124部,其中包括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水浒传》 《西游记》 《三国演义》 《红楼梦》。

题主讲,针对名著死活读不进去,这给人的感觉,首先会不会是有什么压力在迫使题主做自己很不情愿的事。

无论是读名著或是其它类型的读书,这本就是一件需要用心、用时、开动脑筋,全身心去领悟感受的事。若自己本身没有翻开书本去享受里面精妙文字的意念,就是用枪指着你,那也真的是“死活”读不进去。

故而,读书,首先读者要有对读书的正确认识。

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对读书有着精妙的叙述,他讲: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裁。

这里,培根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个论点,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经过“修剪移裁”才能够花繁叶茂。

而求知,读书是其一项犹其重要的手段。他在论读书中讲: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培根把读书的妙处,用形象简练的文字描述出来,闲暇独处时读书可怡情,与朋高谈阔论得益于读书,生活中遇大小凡事,能否先见高明,这一切均得益于读书。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可见,这养成读书的习惯,那可是受益无穷。

当然,人们读书必须还应有其选择。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还要择其所用,培根说:有的书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一些好书,则要反复地读。

若论好书,这世界名著可谓是当之无愧。因为,能称之为名著的作品,应该是具有以下特点的:

这一,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

这二,有经典的人物形象或具有永恒的主题;

这三,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给人们以警示和深远影响,以及对世人生存环境的感悟。

读名著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开阔眼界,可以增强自身文学修养知识,可以在经典的名著里去探索、去挖掘那些潜在的文学风格.....

故而,当今现在眼目下,针对望子成龙的心理,漫天飞舞着各种《名家推荐的必读著作》,其中免不了主推那些名著作品。然而,由于部分人并没有养成系统读书学习的习惯,当压力迫使必须读多少名著时,也真还难免出现'针对名著死活读不进去"的窘境。

真若如此,给个建议,如果读名著只是为了暂时"完成任务"的话,也无须手捧名著一章一节的读下去,网上搜下故事梗概也能"蒙混过关"的。

但这只可是权宜之计,应该以此为契机,静下心来,当我们在认识上真正了解了读书的好处,深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滋味后,读书对我们就不会是一种负担。

当阅读养成了习惯,犹如我们每天的一日三餐一样,一顿不吃饿得慌,那吗,我们也不会再有“针对名著死活读不进去的感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